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求而不得之苦。想要,却得不到,所以痛苦。得不到,却不甘心,所以更痛苦。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很多人希望自己的伴侣能有点责任心,能成熟,能专一,能不做巨婴,得到的却是一次次对方的情绪化与无法沟通。还有许多人希望自己能被爱,被关心,被重视,被尊重,被体贴,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伤害。
有人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想要一种关于工作的热爱和激情,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人想要在这个城市有套房,安个家,却无奈于没有财力而不得不一次次流浪。
有了房和家的人,也想证明自己,想变得优秀,所以他们一次逼自己,希望克服拖延和懦弱,所以会对自己感觉到焦虑和愤怒。
每个人的痛苦都不相同,然而痛苦之下,却又那么相同。他们都有一个想要,却不知道如何得到。
如何减少痛苦:
1、利益众生,断除自利
痛苦的来源是我执,也就是自私自利的欲望,而要斩断它的来源就是要去做利他的事情,将钱财、智慧、给他人安慰、爱、微笑等布施给别人,原来的痛苦不知不觉也就消失了。
举个实例:新西兰的一家巧克力工厂每年会在鲍德温大街举办“巧克力豆奔跑大赛”,得胜者可获得奖品,而筹集得来的资金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可以说这是一个既给人们带去欢乐又帮助别人的活动,但因为办这种比赛工厂是亏本的。
所以经历了15年后工厂最终资不抵债申请破产无法再办下去了,小镇的居民听说了此事后纷纷捐款,最终450万人自发捐款,捐款金额达到了1500万救活了工厂,这就是利他终利己的真实写照。
2、苦乐皆转为道用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本身是一种痛苦,但只要往从中能得到什么学到什么方面来想就可以不把它当成痛苦,而把它利用起来。
其实,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经历痛苦是必须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会畏惧痛苦,反而将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都转化成通往解脱的基石,试问哪一个企业家、 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不是在经历了重大苦难后方才成长起来的,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人生为什么这么痛苦?因为我们区分不了我们生命本身的需求和欲望。生命本身的需求无非有个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有着简单的一日三餐,或许更进一步,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欲望则不同,欲望源于攀比,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如果能力所及,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非能力所及,这就成了我们的痛苦之源。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就会无比痛苦。
哲学家希德嘉曾在一本著作中列举了35种恶及相对应的美德。其中无节制——既缺乏对欲望的节制——就是一种恶,和它对应的美德就是明辨而自制——让事物合乎各自的分寸。她是这样描述无节制的恶的:
她像一匹狼。她狡诈而残暴,肆无忌惮地追求一切形式的恶。她屈着腿潜伏在地面上,游目四顾,她要把任何触手可及之物吞噬殆尽,她对一切低下的东西都怀有好感,因为她心灵扭曲,品味恶劣。任何空洞、无价值的东西都令她着迷。
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下,有的人奋发图强,通过提升自己能力将欲望变成了现实;也有的只关注自己的欲望而没关注自身能力,无限膨胀的欲望将其人生吞噬了,之前微博热门的少女网贷不堪高利贷的压力而自杀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当然还有些人可能努力了但方法不对能力不行,就对生活无望了,重新退回到麻木而平庸的状态下;或许还有些心愿未遂的人通过悟透这件事成了一个哲学家,自然也就不纠结这些了。
大部分痛苦的人说实话,不是因为没钱,没有钱生活压力大,或者工资不高,有结婚买房买车的压力,或者没有太多创造财富的能力。毕竟现在的社会,白手起家很难,因为竞争力大,什么都有,人都不缺。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平均素质的提高,人们辨别产品好坏的能力也在提高,也就是货比三家。他们要做生意,要创业,在很多方面都要做到极致。越长大越觉得自己的人生理想是那一天边缘的浮云。可以当饭吃吗?说白了,就是不想上班,可以拿很多钱。最好什么都不做,整天吃吃喝喝。但是仔细想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公平,哪怕是一个出身,基本上也注定了平庸或者辉煌的一生。也许你可以靠学历改变不好的局面,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人。有些事情是对的。这是一个为父亲而战的时代。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中国就是贫富差距大。先富起来后富起来的想法说实话是不现实的。人心都是自私的,又不是亲戚朋友,凭什么飞你。
这就是为什么人活的这么惨,因为现实因素太多了,不仅仅是来自家庭,还有生存的压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面对生活,好好生活,体会做人的道理,因为逃避是没有用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