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位 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其他部位较少。
2、数目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偶见2~3个。
3、大小 肿块大小不一。以往因就诊较晚,肿块多较大。此外,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也是常见但不被重视的重要休征,有报道一组触不到 肿块的To乳癌中以此为主要表现者占40%。
4、肿块形态、表面及边界 肿块形状多样,一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肥胖者或肿块位于乳房后方部位较深者,肿块常呈 扁片状或局限性腺体增厚,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但应注意的是,肿块越小(小于1.0cm),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此外,有些特 殊癌,因浸润较轻,即使较大的肿块,也可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及活动度较好,如髓样癌、粘液癌、高分化腺癌等。
5、肿块质地 其质地并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甚至为石样硬。但富含细胞的髓样癌及小叶癌常较软,粘液癌质地韧,囊性乳头 状癌则量状有波动感。少数发生在脂肪型乳房(多见于老年)的小型癌,因被脂肪包绕,触诊时给人以表面柔软的感觉。
6、活动度 与良性肿块相比,其活动度较差。如侵犯胸大肌筋膜,在双手用力叉腰使胸大肌收缩时,活动度更小,如累及胸肌,则活动性 消失,晚期肿瘤累及胸壁(肋间肌)时,则完全固定。但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肿块常与周围软组织一起活动是其特点。肿块越小上述特 征越不明显,有时很难与良性肿块相鉴别。
乳腺囊肿分为单纯囊肿(又称为乳腺囊性增生)及积乳囊肿。两者均为良性病变,被覆薄层上皮组织,囊内容物多为液体,B超表现为无回声结节。乳腺单纯囊肿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良性病变。乳腺囊肿是由于患者卵巢功能紊乱,体内黄体酮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乳腺上皮增生与脱落,引起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乳腺导管高度扩张与囊性变而形成的。临床上,乳腺单纯囊肿可有自限性,经过3年或更长时间后病变可以停止,但有时亦可继续进行,最终导致癌变,但几率很小。
病因
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较单纯囊肿少见,主要是由于泌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积而形成囊肿。
临床表现
1.单纯囊肿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单纯的乳腺囊肿好发于中年女性,以圆形或卵圆形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囊肿可单发,亦可多发。
单发者肿块常迅速生长,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囊肿常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并伴有经前乳房胀痛。为明确诊断,可行钼靶X线摄片、超声及针吸细胞学检查。如果经多次穿刺后仍无效,或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有上皮增生或乳头状瘤病者,则宜手术治疗。
2.积乳囊肿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较单纯囊肿少见,主要是由于哺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积而形成囊肿。积乳囊肿可见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以发生于乳房深部者最为常见,常发生于妊娠哺乳期或哺乳期过后。
积乳囊肿临床上以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无粘连。继发感染时,可见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同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囊肿较大,病史较长,反复发生感染者,宜手术将囊肿切除。
治疗
1.一般治疗多数乳腺囊肿无需手术治疗,临床以随诊观察为主。此外,部分恶性肿瘤,如乳腺黏液癌以囊肿为主要表现,因此乳腺囊肿如出现囊壁增厚、囊壁赘生物等表现,可考虑切除,活检以明确诊断。
2.手术治疗需行切除时,应注意完整切除乳腺囊肿。如为恶性病变,应按照乳腺癌原则治疗。
预防
针对乳腺积乳囊肿,哺乳期应促进乳汁排出,避免急性乳腺炎发生,减少积乳囊肿发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