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有痰一般可以通过食疗、口服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将冰糖和雪梨一起炖煮,煮熟后食用可以达到润喉、润肺等效果,适合治疗痰气。
还可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金嗓利咽丸、止咳祛痰胶囊、肺宁颗粒等,来缓解咳嗽、有痰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无法缓解,建议去医院及时就诊,通常结合血常规、胸片以及其他相应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病因,对症进行下一步治疗。
咳嗽有痰时可适当使用祛痰药物进行祛痰,常用的祛痰药物有沐舒坦、对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物。
咳嗽时有痰需根据痰液的具体性状来使用不同的药物,具体如下:
1、黄黏痰:在中医理论中黄黏痰属于痰热性病邪,可以使用清热化痰的中成药,比如能够清肺的化橘红等中成药。如果黄黏痰量较多,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是否为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2、稀白痰:稀白痰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寒湿或寒饮的病邪,可以使用温肺散寒化饮的中成药,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小青龙、二陈汤、二陈丸等。
如果痰液清稀且量不多,则为浆液性痰,此时无需使用抗生素。
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脯看村寥诙览打莹弹皮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蛇胆川贝液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鲜竹沥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消咳喘药性偏热,
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另外,百日咳糖浆
药性都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还有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止咳药———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要掌握好剂量。
清肺药
前胡:4.5~9克。微寒,适用于外感初起,风热咳嗽,有降气祛痰之功。
牛蒡子:4.5~9克。微寒,虽止咳化痰、疏散风热、消除咽痒痛效甚佳,但便溏者不宜用。
贝母:4.5~9克。微寒,象贝母宜于外感咳嗽,川贝母宜于内伤咳嗽,有润肺清火、化燥痰的功效。但川贝母不宜于外感咳嗽早期,恐抑遏排痰。
蝉衣:3~6克。微寒,用于风热咳嗽,对音哑有效。
白前:4.5~9克。微寒,用于痰多,肺气壅塞不利的咳嗽。
桑白皮:4.5~9克。甘寒,用于肺热咳嗽。因其可泻肺利水,故亦可用于利尿消肿。
枇杷叶:6~12克。苦平,用于清肃肺胃之热而治热咳喘急,清胃热而止呕。须刷毛包煎。
温肺药
杏仁:4.~9克。微温,苦杏仁化痰,润肠,并可平喘,用以治实证咳嗽。甜杏仁偏于滋养,多用于虚证咳嗽。
紫菀:4.5~9克。微温,祛痰,兼用于肺虚久咳,有清肺之功。
款冬花:4.5~9克。微温,降气平喘,常与紫菀合用。
旋复花:4.5~9克。微温,降气,化痰,平喘,兼能平噫气呕逆。须包煎。
化痰药
苏子:4.5~9克。微温,化痰,定喘。
莱菔子:4.5~9克。微温,一切咳嗽因痰属实者都可用,并可宽中消食。
半夏:4.5~9克。性温,专治湿痰,并能镇咳止呕,和胃安神,用途甚广。
桔梗:2.4~6克。微温,清咽祛痰排脓,并能载药上行,宣利肺气。
天竹黄:3~9克。微寒,为凉性化痰药,常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镇咳药
百部:4.5~9克。微寒,润肺止咳,若用于外感新咳者,须配以宣肺解表药,且有杀虫作用。
五味子:1.5~4.5克。微温,因为它的酸性有收涩之功,对表里无邪,属肺肾虚寒的病人更宜,还可敛汗、止泻、治遗精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