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是热带的吃草动物,粗粗看去,犀牛的样子确实有点像牛,身躯魁伟而庞大,大大的脖子,四肢粗短。犀牛虽然有点牛相而且带个牛字,但它与牛无缘,而和马却是亲戚。当今世界上犀牛只有五种,非洲产的黑犀和白犀,亚洲产的苏门答腊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前三种犀牛的鼻子上有两只角,后两种犀牛的鼻子上只有一只角,不管是哪一种犀牛,都有不少奇怪之处。
犀牛的角最为奇特,它不长在头顶上,而是长在鼻子上,两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并不对称。犀牛角与牛角、鹿角不同,不是骨质的,而是额上的毛的特化产物。但是,它的角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它们自卫和进攻的武器。当它发怒用角来顶撞时,猛兽狮子也会退让三分呢!任何猛兽被它顶上一下,性命也难保。
犀牛的皮肤也颇为特别,皮厚2.5厘米,可与象皮媲美,其坚韧程度,真是弹打不穿,刀砍不透,所以,古时候的人们,把这粗厚的毛皮做成衣甲,供勇士披着上战场。因为皮肤的皱襞多,襞缝里的皮膜娇嫩异常,神经血管密布其间,这里容易藏污纳垢,滋生各种寄生虫,寄生虫叮咬它的嫩肉,使犀牛痛痒难忍!
犀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让全身沾满污泥,穿上厚厚的泥衣。这样既凉快,又可以防蚊蝇叮咬,还可以闷死皱襞里的寄生虫,真是一举多得。犀牛行动笨拙,细小的眼睛没有一点神气,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这对于它们的生存竞争是非常不利的。幸好它们的鼻子灵,能分辨出多种气味,那长大的耳朵就像一副灵敏的窃听器,能听到异常细小的声音,用这些来弥补视觉的不足。犀牛还有知心的小朋友——犀牛鸟,是它的义务警卫员。当犀牛休息时,成群的犀牛鸟聚集在犀牛背上歇息,一边为它们啄食藏在皱襞里的寄生虫,一边替它们放哨,一有敌人袭来,犀牛鸟马上飞起来鸣叫,报告犀牛敌人来了。犀牛接到报告,立刻警觉起来,做好迎战准备,这是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一个生动景象。
犀牛喜欢单独生活,或者两三只在一起,悠闲地游逛或休息,犀牛有一定的领地范围,它们用自己的粪尿做防线,如果有哪个冒失鬼胆敢越过其防线,那将会引起一场激烈的搏斗,赶走入侵者。到了繁殖季节,为了争雌犀牛,雄犀牛之间经常展开肉搏,胜者留下,败者逃跑。
犀牛具黄金般昂贵的身价。犀牛皮、肉、内脏、骨和血等,都可以做药材,但最珍贵的还是犀牛角。犀牛角有消热、解毒、凉血、定惊的作用。据说,有毒的酒,注入犀角制成的杯子里,立即就起泡沫,被人发现。正因为犀牛角在医药上有如此巨大的药用价值,所以犀牛一直被人滥捕滥杀,野生数量锐减。现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已集中力量抢救犀牛,非洲各国政府,对犀牛严加保护,禁止无计划捕捉,限制出口,所以犀牛的身价比黄金还要贵。
我国古代也是盛产犀牛的,这可以从地层里发掘出的犀牛化石,以及出土的古铜器、古陶器中的犀牛图案得以证明;据说,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里,至今还有野生的犀牛。但现在广州动物园里展出的犀牛是非洲白犀牛,它是犀牛中的巨人,是现今陆地上仅次于象的巨兽。白犀牛的体色只是相对于黑犀牛的黑来说,略微白一点,实际上名不符实,体色灰白带黑,和大象颜色差不多,并非纯白色。它性情温顺,行动较迟钝,因为视觉差,走路时不得不低头,鼻子差不多碰到了地面。黑犀牛的皮肤灰黑,头较小,嗅觉和听觉比其他犀牛好,但脾气暴躁,好斗,有时无缘无故向别的兽类挑衅。
那些表情丰富,善于表现的人,连眉毛都是戏,甚至是他们的耳朵也会动。在武侠电视剧上,为了表现那些失明的人练就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听力,那些演员经常会侧着头动动耳朵,就能听声辨位。
动耳听声辨位这其实不是神话,而是科学。但要想拍摄以上的戏码,就需要找那些耳朵能动的人来完成,而那些耳朵不能动的人始终都无法get到这个技能。
我也一样,耳朵虽然长在我的头上,离大脑最近,但是我感觉耳朵好像跟我没啥关系,根本无法控制。
先不说那些耳朵能动的人,我们放眼整个哺乳动物圈,所有的动物都有一双灵活的耳朵,能够全方位旋转,就算转180°也不是问题。
想想我们家里的阿猫、阿狗,它们趴着不动,仅靠旋转耳朵就能就能收集到各个方位传来的动静,高兴的时候还能做个飞机耳,相当的可爱。
在自然界甚至有些动物的耳朵还能够煽动起来,拍打苍蝇、飞虫。例如大象、犀牛的耳朵,河马的耳朵虽然小,但也能快速的抖动。
在自然界哺乳动物动耳朵可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不管是食草还是食肉,因为动耳能以最小的动作去捕捉猎物、以及捕食者的动向,不会暴露自己。
所以说电视剧上的动耳朵也是有科学道理的,是在模仿大自然最基本的技能。
现在我们说说人类,耳朵能动的人真的是少数,不能动的占了大多数,这是为什么?我们都是哺乳动物啊,难道我们人类的骨骼不够惊奇?这么神奇的技能竟然没有学会?
其实我们人类的祖先是可以动耳朵的,只不过最进化的过程中我们抛弃了这个技能。因为它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被其他的身体机能所取代,最后变成了鸡肋,直至完全退化。
耳朵能不能动,跟耳朵周围的动耳机有很大的关系,这些肌肉目前还存在与人类的耳廓周围,但是基本上已经萎缩到只能起到固定耳廓的作用。
甚至是控制这部分肌肉的神经已经退化,让我们无法感觉到这部分肌肉的存在。所以很多人无法动耳朵,也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耳朵是否存在。
为什么人类会逐渐失去这个炫酷的技能呢?毕竟随意改变耳廓方位、形状能够更好的捕捉声音,提高生存几率和捕食的成功率。
原因在于我们祖先从树上走下来,进入干旱的大草原以后最近进化出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当人类直立行走以后,转动头部的方式就改变了。
以前我们趴在地上的时候,想要转动头部看到后面,往往视线会被自己身躯遮挡,你可以趴着试下。所以要想看到后面,就需要摆动身躯,为视线腾出角度。
你可以拿你家的狗子做个实验,它要想看到后面,屁股必须摆一下,不然它的头根本转不过来。后方视线受到影响,摆动身躯又会引起非常大的动静,所以进化出一个能够转动的耳朵,就可以弥补视线的缺失。
动物们经常长久的经验总结,仅仅靠听声音就能知道后方发生了啥事,对自己有没有威胁,来判断自己用不用专门转过身体去看。
而人类在直立行走以后,头顶到了肩膀上,不仅颈椎的转动更加灵活了,而且你的头在转过去看后方的时候,你的肩膀、身躯并不会阻挡你的视线,所以人类的直立行走让我们对后方的情况有了更充分地掌握。
趴下四足行走和站起来两足行走,对头部转动,以及后方视线的影响,你们可以自己亲身感受下。效果真的不一样。
所以当人类能够更加方便的看到后方的时候,转动耳朵听就成为鸡肋,毕竟你听来的,没有看来的信息更加准确。
所以动耳朵这项技能就被进化出来的更加先进的直立行走,转动颈部、腰部取代了。
虽然用进废退不能影响生物的进化,但是长期不使用势必会导致某项功能的退化,最终导致这项功能在有些人的身上还残留了一点,在有些人的身上却找不到了。
相信随着人类的进化,未来会动耳朵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少,最终成为江湖绝技。因为这项技能在人类的生存表现上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了,所以会慢慢的消失。
所以你的耳朵不能动,是很正常的的,这是进化完全的结果,而那些耳朵能动的人,则是进化上残留的特征。也可以说他们进化不够彻底,还有待进化。
还有人类在失去耳动肌的同时,在我们的耳朵上还留下了一个进化残留的特征,就是达尔文结节。位于上耳廓内侧边缘的一个小突起。
你可以自己摸一下,很多人都有,但也有人已经完全退化掉了。
除了达尔文结节这个进化的残留物,在人的身上还有很多的进化残余,例如我们身体上的汗毛,没有一点作用,但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智齿不仅没有用,要是长起来能疼死人,最终只能拔掉,但也有很多人不会长智齿。和智齿配套的一个器官是阑尾,它是专门消化粗纤维的器官,但是人类已经不吃草了,这个东西已经退化,但依旧保留在人类的身上,发炎疼起来也要命,只有割掉。
还有尾巴骨、起鸡皮疙瘩,这些都是进化上残留的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