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胡过江龙蟒皮是用水生蟒蛇皮做的。过江龙是一种水生蟒,二胡其中琴身有音箱部分,它是由一个竹筒蒙上蛇皮构成,更结实耐用,所以好。
2、二胡过江龙蟒皮的皮膜外观要求色泽鲜明,黄黑清晰,富于光泽。皮鳞大小均匀方正,大小适中,所以好。
黑眉锦蛇,脾气暴躁,颜色华丽,极具危险感
黑眉锦蛇,这是一条华南亚种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为游蛇科锦蛇属里面的一个种类,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无毒蛇,其得名来由是它的眼睛后面有一道黑色的斑纹,就像一道黑色的眉毛,故名。黑眉锦蛇别名有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家蛇﹑广蛇、三索蛇﹑秤星蛇等。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该蛇不惧怕人畜,常进入居民住宅捕捉家鼠,偶尔会偷吃鸡蛋,而且性情温顺,除非受到威胁,否则不会与人类发生冲突。但由于该蛇具有较大药用价值,常被人类捕杀,近年数量正在锐减。另外黑眉锦蛇有8个亚种分化。科学分类界:动物界 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爬行纲Reptilia目:有鳞目 Squamata亚目:蛇亚目 Serpentes科:游蛇科 Colubridae属:锦蛇属 Elaphe种:黑眉锦蛇 E. taeniura
外形特征
这是一条黑眉锦蛇印尼亚种
黑眉锦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上唇鳞9(4-2-3)或8,10,7;颊鳞1;眶后鳞2;中央9-17行微棱;腹鳞222-267;肛鳞2片;尾下鳞76-122对。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 该蛇的尾巴与身体的斑纹会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身上有斑纹,到尾部的时候这些斑纹会消失,有的身体没有斑纹,但尾部却又出现不同的斑纹和颜色,具体要看亚种分化来区分。但无论怎样,它的眼睛后面都会有一道黑色的斑纹,而且斑纹明显,很像眉毛。
地理分布
分布于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以及中国的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台湾等地,一般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区以及常栖居于房屋及其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宁波、泰国。
生活习性
黑眉锦蛇捕食鼠、鸟、鸟卵、蜥蜴、小蛇、蛙、昆虫等。山地、丘陵、竹林和农舍附近是黑眉锦蛇栖身的场所,它们的食欲强,胃口好,食量大,一条长1米多、重615克的成蛇需要吞吃3~4只小家鼠或体重为120克的沟鼠才能填饱肚子,确实起到了为民灭除鼠害的有益作用。有时,它们也会沿着树干爬上树去,伺机偷袭飞鸟和盗吞窝内的鸟蛋。黑眉金蛇是无毒蛇,性情温顺,与人类友好相处,常进入人类住宅捕食家鼠。卵生,幼蛇生长速度较快。
种群现状
黑眉锦蛇是制备药蛇酒和五蛇胆的原料之一,皮张可供轻工业生产加工成多种优质的蛇产品,因此在人们食蛇之风长盛不衰和蛇类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大量捕捉目标。近年来,该蛇的数量已经显著减少,而蛇体的大小也远远不及从前。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亚种分化
黑眉锦蛇已确立的亚种有8个。分布在中国的亚种有4个,分别为:
黑眉锦蛇指名亚种
Elaphe taeniura taeniura 黑眉锦蛇指名亚种 (Cope,1861)Elaphe taeniura mocquardi 黑眉锦蛇华南亚种 (Moquard,1905)Elaphe taeniura yunnanensis 黑眉锦蛇云南亚种 (Anderson,1879)Elaphe taeniura friesi 黑眉锦蛇台湾亚种 (Werner,1926)分布在东南亚的亚种有4个,分别为:Elaphe taeniura schmackeri 黑眉锦蛇先岛亚种 (Boettger,1895)
黑眉锦蛇先岛亚种
Elaphe taeniura grabowskyi 黑眉锦蛇印尼亚种 (Fischer,1885)Elaphe taeniura ridleyi 黑眉锦蛇马来西亚洞穴亚种 (Butler,1899)Elaphe taeniura vaillanti 黑眉锦蛇越南亚种其他未确立亚种的产地种有:泰国北部、缅甸等。
过江龙,别名:过塘龙(海丰)、水胶播(潮安、南澳、澄海)、水金枚(潮安、澄海)、水箭(湖州)、穿半石(惠来)、拖水娱蚣、大号白花老鼠耳(揭阳)、过江蛇(陆丰)、过搪蛇、蚕茧草(广州)。形状:本品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水龙。生于池塘水田沟渠中。多年生草本。茎叶作浮水状或匍匐状斜出水面,茎叶平滑,水中部分节上生白色囊状浮器,借使枝条漂浮水面。时倒卵形,长寸许,先揣钝尖,基部渐细,全绿。夏日叶腋抽出长花梗,伸出水面开白色花,花冠五数整齐,花瓣白色而基部淡黄,萼片披针形。 性味:昧甘淡微辛,性凉,无毒。
功效:内服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外用拔毒退肿。入脾肺经。
主治:暑热痢疾,伤暑发热,小便不利,风火牙痛,小儿麻疹;外治皮肤疮疡热毒,丹毒,飞疡疮,飞蛇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