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任务就是保持人体全身气机疏通畅达,让身体之气畅通而不淤滞。肝的生理特点就是“主升、主动、主散”,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养肝重要穴位:肝俞、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
清明前养生保健可灸以下三组
第一组:期门,行间、太冲、大敦。此组穴位可以疏肝理气预防肝气旺上火
第二组:大椎、命门、神阙,足三里。此组穴位可以温中扶阳强筋骨
第三组:大椎、风府,合谷、风池。此组穴位可以疏风祛湿排寒湿
肝火旺症状可灸以下三组
第一组:期门,行间、太冲、大敦。此组穴位可以疏肝理气预防肝气旺上火
第二组: 颊车、迎香,合谷,太冲 。此组穴位可通经活络宣肺利窍,特别对因上火导致的头疼,牙痛有很好的疗效
第三组: 陶道,阴郄、复溜 。这组配穴可以滋阴降火,对阴虚导致的身体发热有很好的疗效
我导读
肝俞穴为肝脏的背俞穴,肝与胆互为表里,两者相辅相成。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病。我为大家具体介绍。
慢性乙肝病位在肝,选用俞穴治疗肝脏相关疾病,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局部选穴原则。临床上,艾灸肝俞穴、期门穴不仅可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还能改善肝功能。
【腧穴定位】
正坐或俯卧,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第9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肝病的反应点】
肝俞为肝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由于俞穴与其相应的脏腑有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其相应的俞穴出现异常现象,如压痛、敏感点、硬结等,故肝俞穴也可以作为肝病的反应点来帮助 诊断疾病 。
肝,指肝脏;俞同输。因 肝俞穴 内应肝脏,是肝气输注之处,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
【特别注意】
如果正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疾病本身不宜按压,抑或是腧穴所在的局部存在感染、结核、肿瘤、骨折等情况,就不宜按摩肝俞穴。
手法技巧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肝俞穴 5 秒钟后放松,重复 5 次。
【功效解析】
按摩肝俞穴有疏肝利胆、降火、止痉、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功效,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现代常用本穴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
其他功用:艾灸肝俞穴、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有效腧穴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肝俞、期门、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太冲、章门、阳陵泉、肾俞、膈俞、中脘等。肝俞为肝的背俞穴,有疏肝利胆之功;期门穴为肝的募穴,有疏肝理气之功。慢性乙肝病位在肝,选用俞募配穴法治疗肝脏相关疾病,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局部选穴原则。艾灸这两个腧穴时,艾条温灸 10 15 分钟,艾炷灸 5 7 壮。
内容介绍
本书是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针灸配穴的“五纲二十五则”,并逐一论述“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的配穴体系,讲解通俗生动,见解深刻独到。单老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与针灸学造诣,联系历代前贤宝贵的配穴经验,结合六十年的医疗、教学实践,全面论述单老一贯的脏腑、经络、气化三者合一的学术思想,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展示出丰富的配穴思路与针刺手法。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养生 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治则:饮食停滞、肝郁气滞者调气化滞,只针不灸,泻法:寒邪内阻者温中散寒,针灸并用,泻法;脾阳不振者温补脾阳,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
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
方义:中脘在脐上,是胃募、腑会,天枢在脐旁,为大肠募穴,关元在脐下,为小肠募穴,故不论何种腹痛,均可在局部选用上穴疏调胃肠气机;“肚腹三里留”,腹痛应首选足三里。诸穴合用,相得益彰。
加减:饮食停滞加里内庭消食导滞;肝郁气滞加太冲疏肝理气;寒邪内阻加气海温中散寒;脾阳不振加脾俞健脾温中。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寒邪内阻和脾阳不振者可用灸法或温针灸;神阙隔盐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