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多人分不清腔梗和脑梗的区别,其实,腔梗就是脑梗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能占到所有脑梗病例的20%~30%,算得上相当常见了,不过,一般来说,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都非常小,而且其发病区域多为基底节、内囊等处,所以很少会出现运动、感觉或语言障碍等方面的症状,甚至有一部分患者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感;
即使因腔梗而出现一些症状,一般情况下也是比较轻微的,比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等,偶尔还可能会有言语不利的情况;当然,即使腔梗的病灶非常小,也有累及重要神经通路或神经结构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常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或轻微的中枢性面瘫。
腔隙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多为高血压所致的小动脉硬化,具体来说就是长时间的高血压引起脑动脉终末支的血管壁发生变性,继而导致其管腔狭窄,当血液成分或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时就可能会导致这些小动脉发生堵塞,进而诱发腔梗;因为这些脑动脉的终末支都是一些非常细小的血管,其供血区域非常局限,大多数梗死灶也仅比堵塞血管的直径稍大一点而已,所以即使它们发生堵塞也很难影响到大脑的一些功能区域,所以腔梗的症状比较轻微。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腔隙性脑梗死不会引起太严重的症状,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如果诱发腔梗的因素不能被清除,接下来还有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梗死性疾病,所以,一旦出现了腔梗,我们就应该按照更严重的级别进行防治,药物应用及生活干预必不可少。
建议:若无禁忌症,可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对于有着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还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另外,生活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按时作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稳定的情绪等等!
一、指代不同
1、脑梗: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腔梗:发生在大脑深部某些缺血性微梗死。
二、特征不同
1、脑梗: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2、腔梗: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三、影响不同
1、脑梗: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2、腔梗:涉及到的脑细胞范围也就很小,出现的症状比较单纯,常常为单纯的感觉丧失、单纯的偏瘫、共济失调,即走路摇晃、手脚不听使唤;单纯的言语困难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腔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脑梗塞
腔隙性梗死,简称”腔梗”,是指颅内直径0.1-0.2毫米小动脉硬化、闭塞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微梗死,缺血、梗死的脑组织液化后被吞噬细胞清除,形成小的腔隙。腔隙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梗死面积较小,临床症状较轻,如一侧面部和上下肢的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行动笨拙、头晕、呛咳等,部分患者可无不适症状,仅在影像检查时发现异常。一般说腔梗患者预后良好,但必须注意复发。反复发作,就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如血管性痴呆、假性延髓麻痹、类帕金森综合症、尿便失禁等。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黏度、吸烟等都被认为是腔梗的危险因素。
定期“通血管”防病有害
一般来说,如果症状明显,可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以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如果没有症状,只是作头颅CT偶然发现有陈旧的病灶,就无需特殊治疗,更不需要住院。
病人中误传的每半年输一次丹参,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任何药物都有半衰期,静脉输丹参数十小时后就被机体排泄掉。活血化瘀也好,扩张血管也罢,都不能去除引起中风的其他因素,如动脉硬化本身的内膜斑块,血液成分的改变和血压随时的变化等等。何况有时静脉输液还会引起心脏衰竭、输液反应等各种意外。
中老年以上人群坚持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是很重要的。发现高血压的,坚持服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要做系统治疗;高血脂、肥胖的患者要减少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减轻体重,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同时,戒酒戒烟,有规律的生活,尽可能去除紧张因素,心情愉快,适量运动,这才是预防“腔梗”逐步增多的最好办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