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和保健的方法。推拿分为保健和治疗两种,都说推拿可以治疗儿童疾病,这是真的吗?小儿推拿的作用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下面是有关小儿推拿的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1、保健四大手法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2、固表止汗四大手法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
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3、通便四大手法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摩腹(同上)。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4、治外感四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温馨提示: 如果是小儿积食,主要推拿脾经、胃经孩子若拉肚子,同积食所用方法差不多,只是手法有所不同:顺经为补,逆经为泄,轻柔为补,重手法为泄,积食、便秘要用泄法,拉肚子需要补法。小儿疾病特点
小儿脏腑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容易感受外邪,出现无汗、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饮食不知饥饱,容易饮食积滞,出现拒食、腹胀、腹泻、尿少等。
小儿不会言说自己的痛苦,全靠父母观察和医生分析判断,所以儿科又称哑科;小儿不通道理,行为全凭天性,小儿不愿吃药,所以需要强制施行灌药或打针输液,药物治疗比较困难。
鉴于以上特点,老师李少波教授在非药物疗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擅长用推拿法治疗小儿常见的外感发热、泄泻等疾病,这些方法简便易学,疗效迅速。
经穴选择特色
1.小儿腹中疾病,症见腹胀、腹痛拒按、呕吐、泄泻、厌食,可取足阳明胃经穴位足三里、内庭,配合针刺治疗,快针,不留针。
2.小儿胸腹疾病可选择上肢手部的三阴三阳经穴位,尤其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推拿。
3.发热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推拿。
真气运行小儿推拿操作方法
李少波教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将他精心创立的真气运行小儿推拿法传授于我们,经过真气堂二十余年不断的实践与锤炼,数万病例的总结,形成了成熟、安全、见效迅速的治疗规范,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
真气运行小儿推拿法对小儿脾虚、疳积、纳差、厌食、偏食、挑食及各种急慢性腹泻、便秘、体虚反复感冒者,疗效迅速持久,治疗三周左右,或佐以中药配合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或彻底治愈,使小儿纳食增加、抵抗力提高,身体状况明显改善。
第一步,推五指经
施术者双手相叠,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夹持患者手指,两手拇指立轮旋转成一圆形,从患者指腹的近心端向指尖方向交错轮推小儿指腹。先从患者左手开始,依次轮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每一指立轮推300次,约1分钟10秒。
第二步,旋推手掌大小鱼际
大鱼际属脾土,小鱼际属水,施术者双手端持患者手部,以右手拇指腹从小鱼际旋推至大鱼际一圈,称为运水入土,反之,施术者左手大拇指腹从大鱼际旋推至小鱼际一圈,称为运土入水。
纳呆脾弱、消化不良者,平补水土,左右各30~50圈;若腹泻需运土入水,旋推50圈;若大便干则运水入土,旋推50圈。约需两分钟,80~100圈即可。
第三步,运八卦
先推运左手心,施术者左手托住患者手背,以右手大拇指腹顺时针旋推一圈为泻法;反之,施术者以右手托患者手背,左手大拇指腹逆时针旋推一圈为补法。
若脾虚纳呆、形单体薄、消化不良者,则平补平泻,顺时针逆时针各推五十圈;若腹泻者,则逆时针推五十圈,顺时针推二十五圈;若便秘、便干者,则顺时针推五十圈,逆时针推二十五圈。
第四步,推三关,泻六腑
施术者左手托持患者小鱼际内侧,右手握拳,大拇指外展,用大拇指内侧缘,快速推手阳明大肠经,从列缺至曲池,谓之推三关。右手展开,右手食、中指快速摩刮前臂内侧尺部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海至阳谷,谓之泻六腑。腹泻,推三关50次;便秘,泻六腑50次;平补平泻各25次。
第五步,捏脊通经
从尾骨旁开一寸五开始,两手食指相对平置,拇指挟持背部膀胱经皮部经筋,均匀捏提,捏提至大椎穴旁开一寸五便止,一共七遍,至第五遍时,到达脾胃腧穴时,将经筋捏提弹开一次,令发出「啪」的响声,六七遍均如此,对腹泻、腹胀、急性腹痛,效果绝妙。
以上治疗总约25分钟或半小时即可。
.张汉臣简介 张汉臣(1910年4月-1978年11月),男,汉族,山东蓬莱人,1957年正式进入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1962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认定为省内名老中医, 其手法被誉为“张汉臣推拿法”,曾被全国中医学院收为录相教材, 并被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收入“齐鲁推拿术”科教片。田常英教授是张汉臣先生最有成就的徒弟之一,于1961年进入山大医院儿科推拿室直至退休,更好的发扬了张汉臣派小儿推拿。传播到以山东半岛为中心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及东南亚地区,
张汉臣小儿推拿特点 (1)“张汉臣派小儿推拿”以补为主,远期疗效稳定;注重望诊,尤其面诊,能快速诊断病情、得病的大概时间和患儿的先天体质与后天喂养情况;以术组为基本组方单元,推拿病种广泛且易于推广,长期保健能增强孩子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采用穴位推拿、艾灸、拔罐、穴位点刺、穴位贴敷等手法方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咳嗽、鼻炎、口疮、喘证、便秘、腹泻、厌食、多动、盗汗、湿疹、发育迟缓、舌苔厚腻、手足心热等。并开展小儿保健推拿、体质调理等。
(2)张氏根据临床经验作了发挥,如《小儿推拿学概要 》曰:“医生以拇指端在选定部位向下先用缓力压之。少停再用缓力,以后慢慢将手指抬起,则称之为按”。临床常用于按百会、按天门, 前者有升提功用,“治疗脱肛、慢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但在患儿有呕吐、 恶心及痢疾有里急后重时应用此穴,能使病情加重,故须注意”;后者有发汗解表作用,“如感冒高烧无汗,或身上有汗而头部无汗者,以拇指按本穴1-2次,可以立见汗出,屡收奇效”。此乃经验之谈,笔者深有同感。又如揉法, 多“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转”操作,而张氏尚有上下揉法, 用于揉黄蜂入洞、揉二扇门、揉精宁和揉乙窝风,其中精宁穴定位在“第四、 五指的指蹼背侧处”,并指出“单用本穴时间较长,患儿多见形容消瘦、短气无力等现象”,实为经验所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氏用揉二马操作时讲究“手印”, 《小儿推拿学概要》中说:“取本穴时,医者左手持患儿左手, 食指垫于患儿小横纹处穴,医者第3-5指并拢,插入患儿无名指及小指中间,拇指按住患儿第2-4 指根节。然后医者以右手中指微侧放在本穴上进行操作”。“手印”是佛家、 道教的修持方法之一,它用不同姿态的手姿表现不同的情感、思想、境界及修持的阶段、功力。佛家密宗认为手的各种姿势和站、坐、 卧各种身体形态与“气”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不同的手势配以特定的声音和观想(即身密、口密、 意密)就有不同的内涵及功效。 中医认为:手印气功的不同作用是由于手印中不同姿势刺激了人体三阴三阳的不同部位及经络,调节了人体的气血变化, 使阴阳重归于平衡的结果。[5]张氏揉二马之“手印”主要刺激了二马穴和小横纹穴,前者有“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之功,后者有“开胸散结,消郁热, 化痰涎”之效,故揉二马“对肺部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用之最效”,且“治小便闭塞, 疗效明显”。
(3)用补泻,合诸法一体,善补泻兼备 儿科推拿疗法的补泻有二种含义:一是指补泻手法,常用的有方向补泻、轻重补泻和徐疾补泻。 张氏善于将诸法合于一体,达到补中有泻。 如《小儿推拿学概要》中说:“遇到正气衰弱的患儿感受外邪,虽有高热,亦可采用补脾土、推上三关,以扶正祛邪。 操作手法速度要微快和微用力,虽患儿兼有热邪,但在补法中经微用力和速度微快, 乃为补中有泻之意,则是标本兼治之法”。儿科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攻则愈虚, 补则有闭门留寇之患,而张氏活用补泻手法,补中有泻,标本可以兼治, 实在妙不可言,余临证亦常用之,效如桴鼓。另外,张氏也善用平补平泻法, 其中来回推法称为清法,常用于治实证时取脾土、肺金穴,有泻中寓补之意, 符合小儿肺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二是指治法,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张氏对素体虚弱儿出现邪实之证,常补泻同用,达到相辅相成之效。如散收同用,《小儿推拿学概要》曰:“二扇门为发汗效穴……如体虚患儿须用本穴时,必须先固表, 而后再用汗法(固表以补脾、肾,揉肾顶为主,时间各穴1-2分钟即可)”。又如攻补并用,《小儿推拿学概要》中说:精宁穴“善能消坚破积,克削气分,故虚者慎用。 如必须应用时,多与补穴同用(补脾、肾、三关、小天心等),以免元气受损”。 再如治虚人感冒,除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外,《小儿推拿学概要》认为:“体素弱, 高烧不退者,可多推清板门并补肾水,操作时间可长”。盖热久不退必伤阴津, 多用汗法则出现气阴两虚证,故用性平微凉的清板门以清内热,退体温, 配补肾水以益气养阴而固本。笔者对气虚明显者,常加用补脾土、推三关, 但手法微用力和速度微快。曾推治一夏季感冒儿,发热、微咳、流清涕,虽自汗、 多汗,两便通畅,而低热绵绵,整日乏力欲睡、不思饮食。考虑到患儿素体虚弱, 前医反复用退热药发汗,又时值夏季,易出现汗出伤津、气随津脱之气阴两虚证。随在疏风宣肺方的基础上加清板门并补肾水、补脾土和推三关, 后二者手法微用力和速度微快,一次即效。
(4)治病证,重辨证论治,善配伍施术 《小儿推拿学概要》所列病证共四十二个,从病因、症状、治疗、方义浅解和加减法五方面叙述。 方义浅解和加减法既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又能昭示来许,可为后学法程。 张氏临证十分重视标本夹杂证的处理,《小儿推拿学概要》中说:“遇标本夹杂, 在不同情况下要结合病情的缓急、轻重作出处理方案,分别采用先治、后治、兼治等。 在诊治中要有一定程序,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另外, 张氏将推拿操作仿药物治疗的八法原则配伍应用,如《小儿推拿学概要》所言:“表实无汗者,应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可采用汗法,揉二扇门和乙窝风二穴发汗最为适宜。又如痰涎壅结, 或误食毒物尚未到肠时,可速用吐法,点天突、推板门二穴催吐最快……”。 并注重辨证分型论治,如麻疹分初起、顺症、逆症三型论治; 咳嗽分外感与内伤两型论治;哮喘分实喘与虚喘论治,等等。执简驭繁,治理分明。 特别是临证处方讲究配伍施术(张氏称配穴),善于将推拿操作二个或三个按序配伍在一起, 类似中药的药对或药组,在此称之为术对或术组。
《概要》中常用术对或术组
─────────────────────────────
术组术对 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形成的组合,两个称术对,两个以上称术组。
术对或术组 功效
─────────────────────────────
补肾水-揉外劳(揉二马) 温补命门,益火补土(加揉二马 则补而不腻)
补脾土-推三关 补气活血,温通经络
清肺经-退六腑 润燥通便,凉血顺气
清板门-推天河水 清热保津,除烦解渴
揉外劳-推三关 回阳救逆,温中祛寒
揉乙窝风-揉小天心 宣通表里,疏风泄邪
揉乙窝风-逆运内八卦 温胃和中,增进食欲
推四横纹-顺运外八卦 降气通滞,行气消胀
黄蜂入洞-清板门 通鼻息,除鼻塞
揉肾纹-合阴阳-清天河水 行痰散结
补脾土-逆运内八卦 健脾和中,增进食欲
清板门-逆运内八卦 凉膈和中,清胃热并止呕吐
逆运内八卦-点气海 引痰下行
逆运内八卦-揉膊阳池 降气通便
揉小横纹-逆运内八卦 肃肺平喘,调气畅中
──────────────────────────────
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是中医药项目第一次进入“公卫”项目,是进入“公卫”项目的、仅有的2个中医药项目之一。小儿推拿是目前育儿教育与儿童健康领域最耀眼的亮点。小儿推拿具有丰富的经络、穴位以及手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恢复方式。效果好、适应范围广,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作用
2、张汉臣派《小儿推拿学》,在全国都流传甚广,曾被誉为“齐鲁三大流派之一”,。“张汉臣派小儿推拿 注重望诊,尤其面诊,能快速诊断病情、得病的时间和患儿的先天体质与后天喂养情况。
3、望诊的意义:快速诊断,利于沟通
4、望诊的依据:百脉汇于面,色脏相应、色证相应
5、望诊方法:整体望诊(望神、望泽、望色、望形)分部望诊(望额、望鼻、望唇口、望颌、望耳、望目)
6、望诊的运用:望诊定治则、望诊与术组的结合应用、望诊知预后、望诊知未病、望诊知疗效。
7、望诊的临床结合应用练习《穴位的定位与推拿方法》
8、穴位的定位,穴位的操作方法
9、术组,术对的定义
10、常用术组术对在临床的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