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除致病因素:如劳损原因为工作姿势关系,应针对原因改变条件和改善劳动体位。
(2)加强锻炼:增加有针对性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保健体操等。
(3)休息与固定:腰骶部慢性劳损病人有剧痛时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围腰制动,或用宽腰带加以保护。工作时可配围腰,以减少腰肌牵拉,但每天必须解除腰围,作腰背肌及腰肌锻炼。
(4)改善血液循环:利用按摩、牵引、局部透热、离子导入、超短波、音频等方法,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5)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手法治疗的目的在于舒筋活血,温经通络。取穴为肾俞、大肠俞、秩边。
病人俯卧位,医生站于一侧,沿病人腰部两侧膀胱经用较重刺激的攘法上下往返治疗5~6遍,然后用较重刺激按揉大肠俞、秩边等穴,再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最后拍击腰背部两侧骶棘肌,以皮肤微红为度。酸痛较重者可再在患部加热敷。
(6)止痛:对有局限性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1作痛点注射,5~7天一次,3~4次为一疗程。
(7)自我保健:慢性腰肌劳损病人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
腰部两侧凹陷处轻轻叩击,力量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每次叩击2分钟。双手叉在腰部,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放松,呼吸均匀,做前后左右旋转摇动,开始旋转幅度要小,逐渐加大,一般旋转80~100次。弹拨痛点10~20次,然后轻轻揉按1~2分钟。
(8)运动疗法:慢性腰肌劳损病人可进行以下运动疗法,以提高疗效,缓解病痛。
①转胯运腰;②转腰捶背;③双手攀足。以上3种方法,可每天早晚各活动一次。
(9)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4)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干身体双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20-40次。
【预防和康复】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困难,重在预防。
(1)保持良好的姿势并矫正各种畸形。正确的姿势应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在儿童和青年发育期,尤其是学龄儿童保持良好姿势最重要。对于姿势不良者应及时纠正。当下肢或骨盆出现畸形或活动障碍时应纠正。
(2)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的状态。肌力强、韧带弹性大者,发生劳损的机会少。
(3)劳动中注意体位。避免在不良的体位下劳动时间过长,改善体力劳动条件,对单一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或采用围腰保护腰部。注意技术革新,改进操作方法。
(4)注意劳逸结合。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加强治疗,病后初愈、妊娠期、分娩后、月经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急性腰扭伤病人应彻底治疗。
慢性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所以功能性锻炼非常关键。要防治慢性腰肌劳损,应保持良好的姿势、矫正各种畸形、加强体育锻炼,并坚持下去。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