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仅21岁的“小化学家”戴维正在托马斯·贝尔兹医生的医用气体研究所里工作。主要研究各种气体能否应用在医疗上。戴维首先研究的是一氧化二氮气体,他很快制得了这种气体,是用硝酸和金属反应制得的,并将一氧化二氮装在集气瓶里备用。
一天,贝尔兹来到实验室,看到戴维制得那么多瓶一氧化二氮的气体,十分高兴:“干得不错,小伙子!”但是,他一转身,一不小心,用手将一只盛有一氧化二氮气体的集气瓶打碎了。玻璃片划破了他的手指头。
“不要紧吧?贝尔兹先生。”戴维急忙问。
“不要紧!您看……哈哈哈哈……”贝尔兹话还没说完,却大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您看,我的手指头一点也不痛,只是玻璃瓶被碰碎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刚才还被贝尔兹医生的反常表情弄得惊慌失措的戴维,这时也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
一阵狂笑之后,戴维认识到,刚才这一切,都是一氧化二氮在作怪。
戴维到医院去拔牙,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医生把牙拔下来之后,疼得戴维直冒汗,他急忙到实验室,拿出一瓶一氧化二氮的气体,连吸了几口,果然,他的牙齿不痛了,但又哈哈大笑了一番。
后来经过许多实验,一氧化二氮逐渐被外科医生们用做麻醉药,来解除做手术病人的痛苦,刺耳的叫喊声不见了,听到的全是笑声。
后来,人们把一氧化二氮俗称为笑气。
很多年前,吸食“笑气”就在国外流行起来,人们将其从封装的金属罐输到气球内再吸入,这种行为俗称“打气球”。“笑气”,化学名称一氧化二氮,原本是一种用于医疗麻醉和甜品加工的气体。近期随着多人过量吸食后上瘾、瘫痪的案例曝光,让它备受公众关注。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易于买到,且吸食简单的气体,已在国内一些地方悄然流行。
很多年前,吸食“笑气”就在国外流行起来,人们将其从封装的金属罐输到气球内再吸入,这种行为俗称“打气球”。
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化学式N2O。 又称笑气,无色有甜味气体,是一种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同氧气,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则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型,N2O为极性分子。外传入中国,在一些年轻人中悄然流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