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心脏病的艾灸治疗方法
针对疾病:各种心脏病。
艾灸工具:单眼艾灸盒,双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和双罐艾灸罐(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使用艾灸盒来艾灸,如果寒冷就使用艾灸罐艾灸)。
治疗方法:
(1)一般选取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穴和局部施灸。腹部和背部的穴位灸30~60分钟,肢体灸10~20分钟。也可以每天选其中的几个穴位艾灸。(2)“九日循环艾灸法”,就是每天艾灸不同的穴位,连续艾灸9天为1个疗程。由于心脏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可以不必局限疗程的次数。每个穴位各灸30分钟。9天后循环灸,最好利用温和灸的方法,每日加灸脐部(肚脐)30分钟。
我是在网上看到老师的文章,之后开始学习艾灸的。我在刚开始艾灸的时候,由于找不准穴位,因此自己把整个胸腹部通通灸了一遍,再加上老师经常提到的一些保健穴位。
当天艾灸过后,没出现什么反应。第二天再次艾灸过后,发现尿量很大,我特别高兴,我感觉自己再也不用依赖利尿药了。于是逐渐就把利尿药停了。直到现在,已经艾灸3个多月了,我完全不用吃利尿药了。现在我的脸肿、腿肿的问题减轻了,整个人看起来也精神多了。现在我每天都将艾灸当做一项必修课。我把我的经历写下来,也希望能提供给病友们借鉴。”
这位患者的心脏病的确很重,但是在3个月的时间内,自己用艾灸治疗减轻了病痛,并在博客上与大家交流分享,真的很感谢她。
这样的反馈不仅仅会使自己受益,而且还会让更多的人对艾灸坚定信心。其实艾灸很简单,有时候简单到不用寻找具体的穴位。直接在局部施灸,哪里有问题艾灸哪里。正如这位心脏类疾病的患者说的:“自己把整个胸腹部通通灸了一遍,再加上经常提到的一些保健穴位。”结果她的病情就减轻了,这就属于局部艾灸的方法。
有很多病人问我如何简单地寻找穴位,其实找穴位并不复杂。 我在艾灸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求孔穴,但求方寸” ,这句话是讲可以不知道如何取穴,但是必须要知道你患病的位置,那么这里就是施灸的重点。
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穴位,你的痛点、不适点、麻胀的部位就可以作为艾灸的施灸部位。我的一个邻居,是一位冠心病病人,每次发病心绞痛都很严重,有几次发病时很吓人。
自从用我给他介绍的艾灸疗法后,每次他就用一个双罐艾灸罐扣在感觉疼痛的地方。经过半个月的艾灸,心绞痛的发病概率降低了很多,面色也红润了 。这也说明气血在艾灸的推动下,已经运行得很通畅了。
心绞痛多数是由于心肌耗氧量减少或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尤其在寒冷季节容易复发。劳累、生气、寒冷,可使血管收缩、小动脉阻力增大、血压增高,这些也是诱发心绞痛的因素。
患处艾灸,艾灸的热度可以渗透到血管里面,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心肌供氧量,扩张血管的流量,清除血管内的油垢,起到血管“清道夫”的作用。
一般艾灸治疗心脏疾患,我是建议选择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穴和局部施灸。
腹部和背部的穴位灸30~60分钟,肢体灸10~20分钟。一天灸不完,可以每天选其中的几个穴位艾灸。在施灸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所以在施灸的时间上也要自己掌握,不要太机械。
如果你感觉艾灸某个部位很舒服,那么你可以在这个部位多灸一会儿,如果你感觉艾灸某个部位有点难受,那么你就移动一下。
尤其是艾灸治疗心脏疾患,往往开始会有心脏部位的隐隐不适,这时你要常移动艾灸盒,从周围开始逐渐往不适点靠拢,渐渐让不适点达到适应的程度。
取穴位置我再给大家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九日循环艾灸法”。这套穴位艾灸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的心脏疾患,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九日循环艾灸法”顾名思义,就是每天艾灸不同的穴位,连续艾灸9天为1个疗程。由于心脏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可以不必局限疗程的次数。
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天选择中脘、足三里穴;
第二天选择下脘、气海、天枢穴;
第三天选择关元、曲骨、三阴交穴;
第四天选择期门、太冲穴;
第五天选择心俞、神门穴;
第六天选择隔俞、膻中、巨阙;
第七天选择厥阴俞、少海穴;
第八天选择天池、间使穴;
第九天选择肾俞、照海穴。以上穴位各灸30分钟。
9天后循环灸,最好要每日加灸脐部30分钟。我提供的艾灸方法比较简单,方便百姓寻找治疗。如果艾灸时间长了,自然可以学会如何变通。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选穴和艾灸时间的长短,都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验来治疗。如果你有时间艾灸,那么我建议你腰腹部和背部要多下工夫,不一定拘泥于具体艾灸的时间。一般我的临床体验是,肢体对热比较敏感,可以艾灸15~20分钟。
而腹部、背部和腰部,对热的敏感度相对较差,尤其是背部督脉,因此可以多灸一会儿。因为我较胖,以前爱吃肉,所以有的时候也会有心绞痛的症状,这么多年,我常常使用艾灸罐在患处施灸。
同时我每天散步一个多小时,散步的时候,我会用手拍心前区的位置,每天不低于100下,用这样的自我治疗方法,我也体会到胸闷的感觉在逐渐减少。
只要你认真参与艾灸了,你自己也会慢慢找到诀窍,无论多么严重的疾病,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灵活运用、持之以恒,那么就一定能使身体有所好转,甚至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1、气海穴
气海穴主要是位于肚脐的正下方,大概往下1厘米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生津益气,对于一些脾胃比较虚寒的人,艾灸此处能够缓解病情,增补气血。如果经常感觉自己十分疲惫、没精力,还常常口渴,上厕所还脱肛等现象,那么可以在此处常艾灸。
2、太溪穴
太溪穴主要是位于我们的脚踝偏内的一侧,再稍微往上挪一点就是这个穴位的位置。在此处艾灸能够补血养阴,特别是一些女性气血不足、虚弱,可常艾灸此处,对于一些痛经的女性,可以将艾灸贴贴于腹部,能够更快缓解疼痛,类似于艾格格之类的艾灸贴效果都是不错的。
3、合阳穴
合阳穴主要是在我们的小腿中间,位于膝盖正对的后面再往下一点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帮助缓解颈部、腿部、腰部等地方的酸软疼痛。
4、大陵穴
大陵穴主要是位于我们手腕横纹的中心处,在此处艾灸能够促进心脏血液流通,从而带动血液促进肠胃功能的发挥,可以达到健脾的效果。
5、商丘穴和太渊穴
商丘穴位于我们脚踝前面的凹陷处,太渊穴位于我们手腕掌侧,将这两个穴位联合起来进行艾灸,对于肺部、脾胃都有很好调节作用,一些经常肠胃不适、腹泻的人也可以多艾灸这两个部位。
这五个穴位都是比较有用的,对于一些想自己亲手进行艾灸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些穴位,对于没时间、没精力、没技术的人想享受艾灸的,也可以采用贴艾灸贴的方式,即使是上班、出差、做家务等等,只需花一分钟的时间贴上,就可以在避免干扰正常的工作时间还能够享受艾灸带来的调理效果。
艾灸是一种治疗疾病的传统中医方法,那么做艾灸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禁忌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欢迎阅览。
一、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二、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