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人们为了抗寒,便开始进补了,但是补也要因时而异。冬天属水,而人体的肾亦属水,到了冬季,肾较易受到伤害,故而冬季应以补肾为宜。五味中咸是入肾的,而甘是克肾的,能够了解这个理论,在冬季进补时就可以有一些选择。
冬季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
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全家上下齐进补。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二、出“点”汗
冬季属阴,养生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其不能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这样“暖”是达到了,但是“暖”过头了,反而容易引发病症。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
特别是现代人冬季频频沐浴,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较合适的,南方冬季3天洗澡一次较合适。至于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三、喝“点”粥
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常吃此类粥具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
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此外,还可常食可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
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等。
四、调“点”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感到压抑。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动,当然要因人而异,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冬季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五、早“点”睡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要注意保暖,多晒太阳,外出
注意防寒,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
六、通“点”风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要严重数十倍,人们应注意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也应开小气窗通风。
七、护“点”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有条件的话最好同时按摩和刺
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护
“点”脚,冬季养生才能事半功倍。
八、饮“点”茶
茶是人的最佳饮料之一,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绿茶还能防癌抗癌,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更应常饮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
九、多“点”水
众所周知,夏天活动大、出汗多、排尿勤,为了防止脱水和中暑,人们要及时补充水分。有些人可能认为,冬天人的活动减
少,而且一般来说也不会感到口渴,因此不太需要喝水,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仍然需要水分滋
养,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十、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
等病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
道疾病发生。
冬季的五行风水养生之道
冬季的五行风水养生之道,想要养生就首先要知道自己家的风水好不好,家的风水不仅指的是大门的方向还跟厨房有关,对于好的风水不仅能让家庭兴旺还能养生,以下是冬季的五行风水养生之道相关文章。
冬季的五行风水养生之道1
冬季的风水养生之道
中医讲究五行,五行关系对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
比如,水生木,肾属水,肝属木,肝血不足时可采用补阴的方法达到恢复肝血的目的;
木克土,肝属木,脾属土,肝有病会延及脾,所以肝有病时要注意保养脾,以免脾脏被累;
土生金,脾属土,肺属金,对于慢性虚弱性肺部疾病,可以采用补益脾气的方法达到养肺气的目的。
酸、苦、甘、辛、咸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的五味,分别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之气相合。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肾喜咸;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若五味不均,偏嗜太过,则会引起脏腑气血失和,导致各种疾病。
比如,过食咸味会令血管硬,气血流行滞涩不畅;
过食苦味,会耗伤肺津以致皮肤枯燥,毛发枯槁;
过食辛味会耗损肝血而引起筋肪拘急,爪甲枯槁;
过食酸味会伤脾而使皮肉增厚,失去弹性;
过食甜味会伤肾而使骨节疼痛,头发脱落。
绿、红、黄、白、黑食物的五色也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颜色的食物,养生保健的功效是不尽相同的。不同颜色的食物,属性也是不相同的,归经也不同。
现已进入了冬季,冬天寒天冻地,是四季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季节,人体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阴长阳消,代谢相对缓慢。水是冬季的五行属性,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即是滋润、向下、寒凉,具有滋润、寒凉、向下运行的作用。水对应肾,肾脏是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与膀胱互为表里,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因此冬季应当以补肾为最根本,民谚常说,“三九进补、春天打虎”。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之为肾阳。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则应选择羊肉、鹿茸等补之。冬季日短夜长,人也当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还应增加进食,多食温性食物以增加热量对应严寒,少食生冷,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应该懂得一些养生之道,而不要不以为然,传说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一眼就看出蔡桓公有隐患,而蔡桓公自己尚懵然不知,以为自己健康无恙,无视扁鹊的警告,最后病入膏肓,不治身亡。所以,我们不要做蔡桓公。根据体质和现时的身体情况,选择进补方案,坚持虚则补之,适可而止,因时补益,因人补益,做到“因人施补,辩证养生”。
冬季的五行风水养生之道2风水与养生的关系
一、风的涵义
狭义的风,指四季风及各种形态的风,即吹拂而来能感知的流动气体。如春夏秋冬风、东南西北风、霜雪飓风。
广义的风,还包涵地域、地理、环境、风貌、格局、形态、方位、风向、风力、风的质量变化,甚至虫害、细菌、病毒,以及风俗、风气都概括其中。风字当中是个虫字。比如:地势的高低、形态、朝向,阴阳的差异、相互的结构对应以及随季节变化更替而形成的运动状态,和以风为载体、随风而至的各种利弊兼有的物质等等。因此,风是上述高度集中的概括。
风的特点是经常流动而变化多端,其性质分寒热,风能生益万物,亦可损害万物,具双重性。例如:风能传播花粉种子、风车斗转、发电、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拂面使人愉悦,夏风使人凉快,秋风令人畅爽,冬风却令人抖缩。至于狂暴肆虐之风无疑是人类的灾难,有益的风在文人笔下是清、轻、春、和、柔、香等风。
风这个字中为什么有一个虫字呢?这是智慧的符号。古代医书中用的最多就是风字,如:中风、惊风、肠风、风湿……。用风字命名的疾病达百余种,因为这类病发病快、病情急,有风多动的特性。古代没有显微镜和化验,但知道一定有很厉害的小东西归属于虫,有毒能害人,而且随风传染流行,又称瘟疫。如现代的流感、伤寒、结核、非典等,其实都在古典医书里纳入与风有关的论述。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写了本书叫《难经》,其中有“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明淫心疾,晦淫澁疾”的论述。他说风吹久了,容易得头和四肢的病;雨下多了,多肠胃病;过份明亮耀眼的环境能影响人的精神情绪;久居阴暗,可导致经络气血不通畅,一些明星吸毒跳楼自杀与常处荧光聚光之下有相对的诱因关系。淫,是不正常、太过的意思,老幼体虚和产妇最易受到风的侵袭。他所生活的'风水环境必须选择,当然不能选风口,比如产妇(即月母子)忌风,非正常的风称为邪气、贼风。“虚邪贼风,避之以时”,它是乘虚而入,应即时避开。
随四季转换而变化的春、夏、秋、冬风,各有风格特点。通常春风徐来拂树稍而过;夏风由下而上,漫蒸山野之间;秋风由上而下,凉燥收敛山野;冬风刮地而行,寒凝沁藏。东西南北是风向,东南为木火之气,西北为金水之气。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山势有向阳偏阴之分,这些在风水中比较讲究,人的根本保养离不开这些因素。
好的风水就是好的风貌格局,古人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形容山势地形的状态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比喻不神秘而美妙,气象万千,归纳为一个风字。风是灵动的,描述自然景观、集中浓缩,代表山水总体意识的一个总纲。
二、水的涵义
天一生水,水生万物,是生命之本源。水属阴,主润下而滋上,水无常形,它因地势而改变。上善若水,因为水柔和滋润养育生物的品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泛滥之水、汹涌之水、湍急之水、恶臭之水,对人类生存便是威胁。有益之水是和缓、平静、洁浄、清澈、甘甜之水,这是水的质量。
水的形态走势与山脉地貌密切相关,因此,风水便连在一起了。一动一静形成相对变化的生态环境,人居其风水之间,须臾不离,风水无处不在,直接影响人的一生,人与自然的利弊便成为风水学长期认识再认识的课题。只要自然科学没有停止思考,风水与养生便不可忽视。历代风水学家精妙的智慧为炎黄子孙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玄学的、形而上的部分应当继续考究认证。
饮食的性质属于水的范围,人居应该选择江河少污染、溪渠清洁、甘泉深井之水。凡过于低洼阴湿之下的水、盐碱之水、腐物浸渍之水皆有毒害。水是饮食的基本元素和媒介。饮食有五味之别,五味太过必伤人五脏,酸、苦、甘、辛、咸相应归属人体内肝、心、脾、胃、肺、肾。西方人偏甜点多肥胖,沿海人多腥咸,人黑肤燥多心脑血管病,天天吃辛辣燥烈的人,筋脉松驰,神气耗散,不耐疲劳。味过于酸,会伤及脾胃的消化功能。味过于苦也会伤胃,微苦有益,如茶、苦瓜、黄瓜等,好在人们一般不喜欢吃苦,导致缺乏苦味,生病后吃几副中草药,大多是苦味以补救其偏,苦口良药利于病。
三、风水宝地典范、最佳宜居环境—阆中
鸟筑巢,兽居穴,动物皆能选择安全少风险、水食丰富、利于繁衍后代的地方。人乃万物之灵,更能选择秀水沃土,山势秀丽、座北朝南、背风向阳、负阴抱阳、开合藏皆备,安全舒适、水质好而物产丰的居住环境,如此便能避灾害而增福添寿。具有如此优越条件的阆中,从秦建郡迄今2300多年,城廓依然如丹青,环山抱水,北靠蟠龙山脉,呈卧龙欲行之态,称为镇山,十分壮观。唐代奇人,大风水家袁天罡步王气至阆中,派人将蟠龙的颈部挖断,以免蜀地再出帝王,现在的锯山垭可为鉴证。嘉陵江南岸的锦屏山,是天工开物时的精巧设计。秀丽如马鞍,宛如一座美雕的屏风,称为朱雀案山。历代许多名人登临此山,留存许多赞誉诗文,如杜甫、陆游、吕洞宾、吴道子等,袁天罡曾说:“此山磨灭,英灵乃绝!”足见此山的份量。东面白塔山似一条青龙,郁郁葱葱,为佛教胜地,石刻立佛年岁长于乐山大佛。白塔高矗,与东升之阳相辉映,肃穆而吉祥。城西面隔江的西山逶迤如伏卧之白虎,金气收敛,无克伐之象,而古城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畅便,开合藏皆备。水洁美而土沃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此风水宝地,地灵人杰,历代多出状元进士,名人不乏,青史有载。清初四川省府设此达17年之久,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袁大师来游此地不知还,选择天宫乡九龙捧圣的吉地安息。无独有偶,唐太史令李淳风于14年后追随袁大师足迹至阆,死后亦葬于天宫乡,所选墓穴毗邻与袁大师仅五里之遥。二位大师是大学问家,曾是唐太宗的高级顾问,他们的慧眼高见,极具权威性,后世当明鉴学习。中国地大物博,好的风水,各见其优。但阆中在佼佼者中别具一格,特色奇秀、聚气祥和,堪称自然秀美桃花源、最佳宜居胜地。是旅游度假、鉴古酌今、赏心悦目、怡情添福、见习风水格局的人间仙境。
四、四季风水养生概要
人们谈起养生,多说体育运动、营养保健品,但深究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互动,天人相参相应、阴平阳秘,往往轻忽缺失。曾国藩才智超人,近乎圣人,养尊处优,但只活了六十一岁。他讲如何做人做学问、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研究人,不重视风水自然、阴阳关系平衡,甚至有违天道(残酷杀伐),故半百而衰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什么有的地方患病的人多,死亡率高?而有的地方叫长寿村、长寿县?风水无处不在,人生处处皆风水。违自然风水则灾害生,顺应则苛疾不起,人与自然维持相对动态平衡,你挖坑,水就蓄;你栽树,便成荫保水,这是心态与生态的因果关系。人善待呵护风水,自然得善报。人贪婪破坏自然,泥石流、水旱灾、融冰、风暴、地震等便是报复。四季风水养生着重强调情绪、心态、心境、心相如何适应尊重利用季节气候变化,达到天、地、人的和谐,改善生存优势,享受福康佳境。
1、春季风水与养生
春三月,为发陈。万物复苏,生命荫发,推陈出新,生气蓬勃,欣欣向荣。当此时令,不可做违背春生之气的事情,不然会伤肝,夏天会续发寒热病,影响人体对夏天的适应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夜卧早起、衣帽宽松、形体舒缓、散步活动于庭院,不宜过份运动,也不要过早减脱衣裤(春捂),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能贪睡。
(2)、胸怀开畅、心情愉悦、戒抑郁生气,这样使人体清阳之气得以升发。
(3)、不可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惩罚、多奖励、少敛夺、多播种、少捕杀。古代死刑一般不在春季执行,多在秋季(秋后问斩)。
(4)、勿伤露风、汗出避风、预防温热病。
(5)、饮食以微甘微辛为主,少食酸味和苦味。
(6)、不湿、不酸、不冻、不静、不怒、不妄。
2、风水与夏季养生
夏三月为蕃秀,天地之气交汇,升降快速、万物繁茂充实,一派苍翠秀丽景象。要夜卧早起,不要对强烈的日光感到厌烦。外动内静、勿暴躁、使华英成秀,让心志与大自然一样欣荣。少睡常动,使气血得到宣泄。也不可暴晒中暑,出汗适度、免耗精气。若所爱在外,好像外面有美好喜欢的事情在等待你,这叫应夏气以养长(zhang),不然则伤心,到秋天易发寒热病。夏天收获生长的少,冬天可收起气血不足的疾病,应当留意几点:
(1)、不贪睡、不厌烦、不暴晒出大汗。
(2)、畅快、保持激情活力,喜好户外活动,但不是马拉松式。
(3)、饮食微酸微苦、少盐糖、燥辣、冷饮,夏天阳浮于外、中气偏阴、冰雪糕不宜、冷饮不宜多、洗热水澡能散热气。
(4)、勿过份贪凉和长时间使用空调。不可坐卧于湿地,因毛孔常开,易盛发湿热病,症状多端。
(5)、常交往、开放活跃、勿求静闭塞、例如像宅男宅女自闭。
(6)、注意清洁卫生、不受蝇蚊虫蛇之害。
3、风水与秋季养生
秋三月为容平,是收获归库的时令。天气收敛、金风阵阵、地气逐渐平爽。要夜卧早起,大约在鸡叫开始活动觅食的时间,保持安和宁静的情绪,以缓和外界肃杀之气。常收敛精气神,心平气顺,做好自己内部的事务。不张扬、不浮躁、少外向,这样人体肺气清爽肃降。否则伤肺气引起燥咳不止、肩背痛,秋冬会得拉肚子的病,人体精气神积蓄收获会减少,为此做到如下:
(1)、精神情绪安宁内敛,以应秋气。
(2)、避免发泄向外扩展的意念。
(3)、在形体感觉凉或者冷的时候,不宜喝冷饮,这样会伤肺。
(4)、逐渐加衣、勿贸然穿的太厚。
(5)、饮食常进滋润甘甜多汁微酸微辛的东西,如过食酒辣等物,人体筋脉会感到松弛无力。
(6)、适时关闭西北方的门窗,回避风邪袭人。
(7)、秋伤于湿,会导致下肢虚弱。
(8)、多活动、少运动、少出汗、出微汗。
4、风水与冬季养生
冬三月为闭藏,水冰地冻,阴寒之气当令,阴气伏于内。应夜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太阳光照到进门窗的时候,使情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即精神要内向内守,与冬气相应,要时时避免风寒邪气、亲近温暖、少出汗外泄。但不可长时期在热空调屋子里生活,这会违反自然规律、降低抵抗力、常发外感咳喘,诱发头风及腰腿痛病、冬季讲求养藏之道,须节嗜欲的养精。古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不懂藏精,到了春天易得传染热病,或发生四肢软弱麻木,春季阳气不能生长。水不生木,则木不荣,人感到特别困惑疲乏,故冬季善藏之术在于:
(1)、心志内守,藏养精神,不可欲如运枢像车轮子不停转动。
(2)、少出汗、避贼风(西北寒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如冬泳、晨练大汗淋漓是反其道。
(3)、饮食宜微辛、微苦、微咸为主,不宜过甜。
大道自然、大道至简。道,就是自然规律。天人合一观很高明。四季风水养生重点是调精神、情绪、心态、心境,就是心志与自然界相配合、相一致,主张活动适度。广成子曰:“勿劳尔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至矣哉!”。稽康说:“守之以一、养之以和”,这个一,是指阴阳平衡。和,就是自然和谐、不伤七情、不伤五味,这就是和。
综上所述,核心是天人顺应、阴阳和平,人的生活与四季的生、长、化、收、藏同步,不要画蛇添足、节外生枝、倒行逆施。如此,不但失去生命的乐趣,还会受到惩罚。
五、结 语
1、风水与养生之大忌
(1)、地貌凶、险、危、怪、恐。
(2)、水恶地贫瘠。
(3)、邪气、贼风、疾风之穴kou。
(4)、阴湿多疫疾之地。
(5)、环境大气污染严重。
(6)、反天时而逆行,心术私恶。
(7)、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病从口入。
(8)、七情太过、以妄为常。
(9)、贪婪地破坏自然生态,有人曾说:人类一狂妄,上帝就发笑。
不知风水可启蒙、破坏风水近乎愚。风水环境是人的根本需求和载体,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风水养人,人养风水,才是幸福长寿之本。
2、阴阳调和、平衡是四季风水养生的关键。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圣贤说的。阴阳失调,人生百病。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总概括,是一分为二,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水火、昼夜、男女、阴阳电等皆分阴阳。人在与自然相处和对待自己,时刻要维持阴阳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即适度调节、取中而用。比如大树荫,可以减裁而不砍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动静合宜。五味平和,七情和调。其实,阴阳非一个玄学的代名词,它在四季风水自然中贯穿人的一生,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往往纠缠繁杂的事物,而忽略了这个大题目。大千世界,现象万千,归总是阴阳的变化,前面说的“守之以一”,就是风水自然与养生的基本法则和最高境界。人生处处皆风水,世间万物分阴阳。
3、风水养生从心开始
对自然风水的选择、热爱、敬畏、感恩,呵护及顺应是从人心出发的,人不能绝对选择所居的地方,时常身不由己,不是任何人都能集居吉福之巢。风水在山川,风水在心中,本土即风水,山水并非无灵无情,好的风水就在你的内心深处,即便是好风好水,一旦人心不择,万事万物皆生了缺陷,人的情绪低落,九寨沟被誉为“上帝的乐园”也成了不削一顾,心情好“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人的心态使沙漠变绿洲,荒山变果林,污水沟变清泉。正所谓“相随心转”、“境由心造”,人有善念,天必从之。人有灵气,山水便有神韵,怨天尤人看不见好风水。因此,风水养生不赞成对自然过份干扰肆虐,胆大妄为将自讨苦吃。贪婪自私是养生大忌。居之吉,则常养,合理地与自然山水交往,共存共荣。如果不从自己做起,从人类自己的善美心性做起,纵然拥有更多的财富,一时行乐,但不是养生之道,只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
4、风水养生是生存的艺术
古代风水学著术甚多,传统风水讲究堪察山水地势的龙、砂、水、穴、向。十分重视龙脉,陪衬、选址,水势流向和风向,称为五步法。阆中就是教材模式,中轴线上的吉穴,也就是现在的中天楼。其它地方采取补不足、损有余的办法加以补充和调整,就是养护。古人说,居之吉,则常养。比如阆中西北方嘉陵江边的防洪护城汉代石堤,雅称为鱼翅,可以减水势之猛,减弱风力,起到护卫城廓的作用。大凡凸显之处阳气盛,可多植树。荫密之地可使之稀疏,水泛可导引,这是简单的平衡法。天气,直接影响生态,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太过叫做六淫。而雨、露、冰、雪、霜、雾明晦等等是气之变,正常有益,非常态则有害,这些是风水的重要元素。早在两千年以前,古人已对四季风水与养生祛病延年进行了精辟的研究。
综上所述,只不过略谈一些比较浅显实用的概念常识,简要归纳如下三字法则:
法阴阳,和术数,调刚柔;
安居处,节饮食,起居常;
不妄劳,顺四时,适寒暑;
和喜怒,寡嗜欲,形神俱;
养自然,淳朴风,享生乐。
天地大文章,风水真学问。
人爱大自然,四季常康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