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于孕期营养的管理日益重视,因为孕期体重与营养管理好坏不仅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对胎儿远期的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孕妇在孕期增重偏高,产后体重滞留的风险就会增加。此外,孕期体重偏高的孕妇出生巨大儿的比率接近12%,而增重正常的孕妇出生巨大儿的比例接近8%。一项来自北京大学和雀巢联合发布的研究也表明,孕期体重增长过快的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期体重增长合理的孕妇。
我国孕期体重与营养管理存在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两种情形,一方面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由于孕期营养过剩导致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贫困地区又存在孕期营养相对不足的问题。并且目前我国没有孕期体重增长范围的官方标准,主要参考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OM)所推荐的妊娠体重增长的建议。此外,国内33%的父母对于婴儿体重正常值的认知存在偏差或认知不足的情况。
开展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项目的原因
一项对我国不同级别医院的调查显示,巨大儿发病率最高的一家医院在2005年时已达到15%以上的发病率,而随着孕期营养门诊的开展,几年前该医院的巨大儿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巨大儿发生率也从以前的7%以上下降到6.8%。可见,进行孕产妇的体重管理,能够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一项对孕期哺乳期妇女体重增长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43%的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而体重过重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疾病以及发生剖宫产、肩难产的概率较正常体重孕妇明显增加。IOM2009年修订的孕期增重指南指出,I度、II度、III度肥胖的产妇死亡率依次增加2倍、3倍、4倍,而出生体重超过4500克的婴儿死亡率也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根据孕前不同BMI的分组调查显示,孕前肥胖组较孕前体重正常组或孕前偏瘦组更容易患妊娠糖尿病。而同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孕前肥胖组发生剖宫产、巨大儿、子痫前期及早产的概率明显高于孕前体重正常组或偏瘦组。这表明,孕前体重过高以及孕期体重不合理的增长对于母儿结局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外一组发表于国际肥胖杂志的研究显示,妊娠体重与子代BMI及婴儿到成年的肥胖密切相关,而成年后的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也直接相关。可见,孕期体重的合理管理不仅对婴儿出生体重有影响,对其远期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我国开展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的意义所在。
此外,我国2011版三甲妇产医院评审标准将开展孕妇体重控制、孕妇营养课程等指标纳入评审指标。可见,进行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是国家妇产医院(科)质量管理提升的一项重要指标。
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需建立中国标准
国外一些国家有很多关于孕期体重管理的指南,我们较为熟悉的就是2009年IOM孕产期体重管理的指南,这一指南对于我国孕产妇的体重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也应该根据国内的数据制定一个适用于我国情况的孕期体重合理管理的建议。
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项目不能止于形式
如何能在达到孕期营养均衡同时又能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导致的不良结局?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孕期体重与营养管理这个项目,希望能够全面建设妇产医院“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平台,包括通过体重监测、风险评估和营养状况评估,为孕妇提供个体化、系统化的体重与营养管理和指导,以及通过对医务人员系统培训,对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的教育,提升妇产医院的质量标准,提高健康管理水平。但所有这些都不能够止于形式,如果仅仅将体重控制下来而因此导致胎儿低体重的发生,则会出现更多问题。因此,这个项目要落到实处需要立足于现有的基础,踏踏实实去做,培养一支专业的医护队伍,才能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真正提升项目的质量。
妇产医院进行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管理的意义
对医院而言,进行孕产妇体重与营养的管理能够提升分娩质量,一方面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保障产科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妇产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发展。而对医护人员而言,能够提高体重管理和临床营养以及健康教育等相应技能,改进日常工作效率以及提升学术科研及论文等学术水准。此外,对孕产妇而言,能够提升科学营养知识,降低剖宫产可能性,提高孕产妇体重管理达标率,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病率,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