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不是什么具体的节日,和平时的日子一样;
中国有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
扩展资料:
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同时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巳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
腊月初一当天要吃爆米花、瓜子、花生、炒豆、鸡蛋等食品,营养美味寓意还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是一年的岁尾,预示着年终岁末的来临,年关已近,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节食品。“民以食为天”,腊月初一是进入腊月的第一天,古有腊月初一咬灾的习俗,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无病无灾。有5种腊月初一吃的传统美食,吉祥寓意好,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1.爆米花
有句民谣叫“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这天要爆米花,取其“蹦”的意思,表示把灾祸都崩走了,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油和糖倒入锅里,中小火熬化成糖浆,倒入玉米粒翻炒让玉米粒都均匀裹上糖,翻炒到有玉米爆花时就盖上锅盖,开始听到噼里啪啦食物声音,不断摇晃不让其焦糊,待没有玉米粒爆开时关火,将爆米花倒出展开晾凉,又酥又脆。
2.炒豆
腊月初一也称炒“炒豆节”,据说早上让小孩吃一些炒豆是可以咬掉灾病的,也意味着过年开始进入倒计时。黄豆洗干净控干水,直接放入锅里小火不停翻炒,直至炒出香味,豆子有些裂痕了就可以放盐出锅了。一天吃10颗左右,很健康的小零食。
3.花生
花生俗称(长生果),有健康长寿的寓意。腊月初一吃花生主要是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保持健康和青春。锅中放入油,不用太多,冷油倒入洗净擦干水分的花生米,小火不断翻炒,花生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颜色也会变深一些(约8~10分钟左右),炒好的花生米装入盆中,趁热撒盐翻拌均匀,冷却后即脆口。
4.瓜子
进入腊月这天,人们也常会吃瓜子,瓜子的寓意非常好,在古代象征着“银子”,抓瓜子寓意为抓银子,来年财运亨通。现在卖现炒瓜子的都找不到,只能自己动手,更干净卫生,颗颗清香。先将生葵瓜子平铺在烤盘中放入烤箱中烘干水分,从烤箱里取出放在炒锅里了,加入大料和盐一起小火翻炒,炒至瓜子微微发黄就好了。
5.鸡蛋
腊月吃鸡蛋的寓意有很多,蛋象征着团聚、和和美美,故又称“团圆蛋”。在腊月吃鸡蛋意味着大家的生活都会非常美满、蒸蒸日上。煮鸡蛋时,可以放点食盐和白醋,白醋可以起到轻微软化蛋壳的作用,方便剥壳,而食盐可以让鸡蛋入味。
腊月初一可以吃爆米花,大豆,花生,黄豆,瓜子。
1、爆米花
小时候的民谣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这里的蹦也就是崩的意思。在农村老家,每年的腊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炒爆米花”。
2、大豆
腊月初一也称炒大豆节,因为这一天习俗是炒豆子,炒豆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沙土炒玉茭花,有沙土炒黄豆,有用糖水炒冻豆,有用泼水炒酥豆。故而每逢此日,民间称为炒豆节。民间百姓有一句俗语:“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3、花生
花生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寓意多子多孙儿孙满堂,又称为“长寿果”,有健康长寿的寓意。小时候,每到腊月,父母就会在大铁锅里面炒制花生,它们买来的时候都是生的,将其炒熟了才可以吃。一盘花生,一盘瓜子,再加上一盘糖果,是过年桌上必备的。
4、黄豆
腊月吃炒黄豆寓意生活圆圆满满,同时也寓意着下一年是一个大丰收的一年。舀一碗黄豆,用清水洗净捞出,有的甚至不洗就倒进炒锅里,点炉、烧火、不停翻炒。
炒到差不多的时候,黄豆开始爆皮,发出劈里啪啦的脆响,继续不停翻炒,炒到黄豆外皮略带焦色且每一颗黄豆都出现爆裂,就可以出锅了。
5、瓜子
瓜子是与从向日葵的花瓣上摘取下来的向日葵花瓣上的瓜子数量非常的多,因此其意义跟花生一样就是多子多福,在腊月过年的时候人们也常会吃瓜子,对于一大家子人来说,希望家里人丁兴旺的,多子多福,是比较好的寓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