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发生原因是有很多的,例如人们长期吸烟是很有可能会被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所困扰的,出现了这样的疾病我们患者会经常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的一些症状,总之疾病的危害性非常大,希望我们患者能够及早治疗和护理。慢性支气管炎可以用徳甫沁言靑茶中草药配方袋泡茶,沸水冲泡即可饮用,对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对非常不错。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喘气或者气急该症状尤见于老年患者,喘气性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气,常伴有哮鸣音。早期无气急现象。再次发作时,以及并发梗阻性肺气肿时,可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急,先有劳动或者活动后气喘,严重时动则喘甚,生活难以自理。
咳嗽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或者分泌物储蓄积累于支气管腔内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严重程度视病情而定,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从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者排痰。
咳痰由于夜间深度睡眠后管腔内蓄积痰液,起床后或者体位变更引起非常刺激排痰,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痰液一般为白的颜色粘液或者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
慢性支气管炎3款食疗药膳
杷叶粳米粥
取枇杷叶5~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将枇杷叶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加清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去渣后加入粳米,再加清水600毫升,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成粥。早晚各1次,趁温服用,3~5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痰热内蕴(咳嗽、痰黄或兼有发热)之咳嗽者。
冬虫草猪肺汤
取猪肺250克,冬虫夏草15克,生姜3片,大葱2根,植物油、食盐和味精少许。把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块用沸水过水,与冬虫夏草、生姜和大葱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炖2小时,加入植物油、食盐和味精即可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50毫升。适用于肺肾阴虚(咳嗽痰少、腰膝酸软以及潮热盗汗)者,也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者。
萝卜杏仁煮牛肺
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或猪肺)250克,姜汁、料酒各适量。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苦杏仁,煮熟即成。吃牛肺,饮汤。每周2-3次。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适用于肺虚体弱、慢性支气管炎等症。尤宜冬、春季节选用。
支气管炎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应从中医所说的咳嗽病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急性支气管炎属外感咳嗽,病因为风寒和风热。慢性支气管炎与肺脾肾三脏有关。由于病因不同,内脏虚实不同,故症状各异,常见肺虚寒夹痰饮、气虚痰浊、痰热、阴虚等症。
【方一】止咳汤(沈炎南)
【出处】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
【组成】桑叶9克,北杏仁9克,桔梗12克,甘草8克,紫菀9克,款冬花12克,百部9克,白前9克。
【功用】疏风散寒,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痰多色白,或痰虽不多,而难咯出,喉痒,或伴气促,尤宜于感冒之后,久咳不愈之症。
【方解】本方由《医学心悟》止嗽散化裁而成,随症加减,对新久寒热咳嗽皆宜。桑叶疏风清肺,北杏仁、桔梗止咳化痰,紫菀、款冬花、百部、白前宗止嗽散之意,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按语】若表寒仍在,恶风鼻塞,流涕者,加荆芥9克,薄荷6克,如肺热壅盛,咳嗽痰黄,咽干,口渴者去紫菀、冬花、加鱼腥草15克,如气逆,喘促,加苏子9克,五味子6克,如气阴已虚,咳而少痰,气短多汗,倦怠乏力者,加党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如久咳痰少,而难咯者,可另用款冬花10克,加冰糖适量,泡开水,代茶饮,以作辅助治疗,如表证明显,临床表现以感冒症状为主时,当应先行治疗感冒,待表证基本解除,咳嗽成为主证时方可应用本方。
【方二】宣痹加贝汤(孟澍江)
【出处】南京中医学院
【组成】枇杷叶9克,郁金8克,豆豉6克,射干5克,通草8克,川贝4克。
【功用】轻宣肺气,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风邪内伏;咳嗽不畅,夕咳甚则气急面红,咳势阵作而类顿咳,痰少胸痞者。
【方解】宣痹汤源出《温病条辨》,为湿温闭肺,清阳郁闭致哕而设,轻宣肺痹,清阳宣畅,肺气肃降,则哕而止。本方用于外邪闭肺,肺失宣降而咳嗽,实有“轻可去实”之意。用本方轻清宣通肺气,肺气一通其咳自平,药量宜轻不宜重。若痰多色白而黏加法半夏9克,陈皮6克,闷气加苏子8克。
【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三】清肺化痰健脾汤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鱼腥草30克,黄芩9克,薏苡仁30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甘草6克。
【功用】清肺化痰,健脾燥湿。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咳嗽、气喘、发热,咯吐黄痰。
【方解】鱼腥草、黄芩、桑白皮、薏苡仁清肺热,化湿痰;贝母、杏仁、桔梗止咳化痰;茯苓、炒白术健脾燥湿,丹参活血凉血。
【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方四】辛润止咳汤
【出处】《吉林中医药杂志》
【组成】半夏6克,细辛3克,生姜5片,炙远志6克,麦冬10克,炙马兜铃10克,炙枇杷叶12克,五味子6克,炒瓜蒌皮15克,天竺黄10克,炙甘草6克。
【功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频作,喉痒无痰。
【方解】细辛、生姜辛温散寒;炙远志、炙马兜铃、炙枇杷叶、炒瓜蒌皮、天竺黄清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该方甘凉清热,不燥不凉。
【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方五】芎桃丹汤
【出处】《新中药》
【组成】川芎6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紫菀10克,补骨脂10克,半夏10克。
【功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卧、胸闷。
【方解】川芎、桃仁、丹参活血化痰,补骨脂温补脾肾;紫菀止咳平喘;半夏燥湿化痰。本方重在活血与补益,适于久病咳喘者。
【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方六】平喘汤
【出处】流传民间
【组成】蚤休15克,黄芩15克,全瓜蒌15克,马兜铃15克,石韦15克,广地龙15克,穿山龙15克,百部15克,青黛10克,海蛤粉10克,法半夏10克,橘红10克,麻黄10克。
【功用】清热化痰,镇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方解】蚤休、黄芩、全瓜蒌、马兜铃、橘红清热化痰,石韦、广地龙、穿山龙镇咳平喘;百部、青黛、海蛤粉清热镇咳,法半夏燥湿化痰;麻黄宣肺平喘。本方平喘之力强,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喘。
【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按语】方名自拟。
【方七】敛肺止咳汤
【出处】流传民间
【组成】五味子10~15克,诃子5~10克,罂粟壳5~10克,白术12~30克,山药12~15克,菟丝子12~20克。
【功用】酸敛温补,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气管炎。
【方解】五味子、诃子、罂粟壳敛肺止咳,白术、山药、菟丝子健脾补肾,本方适用于肺气亏虚之久咳不愈。
【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按语】慢性气管炎属痰湿型者重用白术以增强健脾燥湿之能;属虚寒型者加干姜、附子、破故纸以温阳散寒;属痰热型者加黄芩、瓜蒌、大黄以清肺化痰;属阴虚型者加百合、麦冬、生地黄以滋养肺肾之阴。若兼有表证者,可去诃子、罂粟壳,或减少两者用量。外感风寒者,可加入麻黄、紫苏;外感风温者,可加入银花、连翘;外感湿邪者,可加入藿香、紫苏。若用于咳嗽缓解期发作前的预防治疗,可减去诃子、罂粟壳再加用破故纸、台参。
【方八】润喉止咳汤
【出处】流传民间
【组成】地龙、诃子、藏青果、乌梅、麦冬、防风各10克,蝉衣、五味子、射干、远志各6克,粉沙参15克。
【功用】清火利咽,润肺止咳。
【主治】慢性气管炎。
【方解】藏青果、蝉衣、射干清火利咽;诃子、乌梅、五味子敛肺止咳;地龙、远志、粉沙参止咳平喘,养阴润肺。
【用法】每日1剂,加水煎服。
【方九】止咳利咽汤
【出处】流传民间
【组成】制僵蚕、射干、浙贝母、红花各10克,桔梗6克,黄芪、丹参、玄参各20克。
【功用】清火利咽,益气活血。
【主治】慢性气管炎,喉痒咳嗽,咽痛、咽干者。
【方解】制僵蚕、射干清火利咽;浙贝母、桔梗、玄参止咳化痰利咽;红花、黄芪、丹参益气活血。
【用法】以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按语】咳声嘶哑、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者加牛蒡子6克,蝉衣3克,北沙参15克;胸闷乏力、舌苔薄白、舌淡者加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