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在临床上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猪副伤寒、猪痢疾有类症,具体鉴别如下:
(1)猪流行性腹泻:传播速度较慢,病死率较低,应用荧光抗体或免疫电镜,可测检出该病毒抗原和病毒。疗效不显著。
(2)猪轮状病毒病:8周龄仔猪和寒冷季节多发,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症状与病理变化均较轻缓。应用荧光抗体或电镜可检测出病毒。
(3)仔猪白痢:10~30日龄仔猪常发。呈地方性流行,季节不明显,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糊状粪便,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小肠卡他性炎症,空肠绒毛萎缩或有局限性萎缩病变,能分离出大肠杆菌,使用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4)仔猪黄痢:1周内仔猪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少有呕吐现象,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小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能分离出大肠杆菌。一般来不及治疗。
(5)仔猪红痢:3日龄内仔猪多发,1周以上很少发生。偶尔有呕吐现象,排红色黏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小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呈红色,坏死肠段浆膜下有小气泡病变,能分离出魏氏梭菌。一般来不及治疗。
(6)猪副伤寒:2~4月龄猪高发,无明显季节,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便秘与下痢反复交替,粪便呈灰白或暗绿色,皮肤有痂样湿疹。盲肠、回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伪膜,肝、淋巴结、肺中有坏死灶病变。能分离出沙门氏菌。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7)猪痢疾:2~3月龄猪多发,无明显季节,传播缓慢,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初体温略高,粪便有大量黏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大肠有黏液并有出血性肠炎,黏液表层坏死病变。能分离或镜检出猪痢疾密螺旋体。早期治疗有效。
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病、猪轮状病毒感染,在临床表现上都有拉稀、腹泻、粪便呈水样或黄绿色粪便等临床症状,但是各种疾病因它的传染源不一样,在临床上发病的特有症状也不相同,所以在诊断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四种病的临床诊断上,应按其特有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1)猪痢疾 又称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以断奶仔猪和幼猪血样下痢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病理剖检的特征是在大肠发生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发病无季节性,持续时间长,而且治愈后易复发,影响猪的生长。
(2)传染性胃肠炎 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大、小猪都可发生,以2周内的哺乳猪死亡率高。有的体温升高,以冬季发病较多。猪血痢没有呕吐和体温升高的症状,死亡率低。
(3)流行性腹泻病年年发生,季节性明显,发生在冬季,一般10月开始到来年2月止,呈地方性流行,不分品种、年龄均可发生。传染迅速,体温升高到40~41℃,剧烈腹泻。而猪痢疾和传染性胃肠炎发生无季节性,体温不高,腹泻不剧烈,传染的速度比较慢。
(4)轮状病毒感染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病,发病特点是幼仔猪发病率高,在80%以上,死亡率7%~20%,主要传染60日龄以内的仔猪,引起腹泻、死亡,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冬季。仔猪发病后因脱水严重、酸碱平衡被破坏,造成衰竭而死亡。猪痢疾、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病没有以上症状。
以上四种病从治疗上可用一些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同时对有高热的要加退烧药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