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常用的固定法有夹板固定法、自
制夹板固定法、自体固定法、三角巾固定法、颈托固定法。
1、现场骨折固定的目的
(1)、制动,减少伤员的疼痛,(2)、避免骨折端损伤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3)
减少出血和肿胀,(4)、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5)便于搬运伤员。
2、固定方法
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常用的固定法有夹板固定法、自
制夹板固定法、自体固定法、三角巾固定法、颈托固定法。
(1)、夹板固定法:适用于四肢和脊柱骨折的固定
我们以上臂中段骨折为例给大家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首先检查伤肢末梢血液循环(一
掐、二叩、三动),判断伤员运动感觉功能是否正常,用一块木头夹板从肘部到肩部放于上
臂外侧,夹板的长度要超过骨头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夹板和伤肢之间放衬垫,用绷带先
固定骨折部位的近心端,打结应打在夹板的边缘,再固定骨折部位的远心端,同样的打结
方法,然后屈肘位小悬臂带悬吊前臂于胸前,再用一条带状三角巾把伤肢固定在躯干上,
指端露出,检查末梢血液循环(一掐、二叩、三动),判断伤员运动感觉功能是否正常。如
果现场有两块夹板,就一块放于上臂的外侧,一块放于上臂的内侧,固定方法相同。
骨折固定需要根据骨折的部位选择固定的方式,固定的方式有内固定,比较常见的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打钢钉。另外一种固定的方式是外固定,比较常见的就是你说的打石膏。一般来说,如果是四肢关节骨折,造成关节错位等,是需要打石膏的。如果是脊柱的话,一般是采用内固定。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