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红枣杂粮粥
原料:小米1把、赤小豆1把、枣(干)40颗、南瓜1个
做法:
1. 大枣清洗干净后浸泡30分钟,清洗后后把南瓜切成块;红豆和小米清洗干净。
2. 把所有食材都放入高压锅里,加水,没过食材,大火,高压锅上汽后改中火继续煮15分钟即可。
黑豆杂粮粥
原料:黑豆、黄豆、红豆、芸豆、花生、糙米、小米、大米、糯米、黑米、苞谷榛、燕麦片
做法:
1. 所有食材放入碗里,淘洗干净,倒入电压力锅的内胆。
2. 将内胆放入锅体,并轻轻旋转内胆,内胆里加入1杯水,按“营养饭”按键到“煮粥”即可。
养生杂粮粥
原料:黑豆10克、红豆10克、花豆10克、薏米10克、绿豆10克、糙米15克、燕麦、黑米少许、冰糖3粒
做法:
1. 将除了燕麦以外的材料提前4小时用清水浸泡。
2. 砂锅中放入清水烧开,捞出豆类、糙米、黑米放入开水中,用汤勺搅拌一下防止糊底,改成中小火慢慢炖煮。
3. 汤水再次烧开后,将火力调成小火炖20分钟,看到豆子都开花后,放入燕麦,冰糖煮沸即可。
核桃杂粮番薯粥
原料:核桃、百合、莲子、花生、红豆、红糙米、小麦、番薯
做法:
1. 红糙米、红豆小麦、莲子、百合需要清洗后浸泡约半小时;核桃、花生洗净;番薯去皮切成块。
2. 当小麦、红糙米浸泡至软后倒入压力锅内,红豆与百合一起加入,后再放入核桃与花生,注入适量清水。
3. 大火煮沸至压力锅冒汽关掉火,让其继续焖约半小时以上,待气排完之后再打开锅盖倒入切好番薯,盖上锅盖继续煮约10分钟熄火,压力锅气排完之后打开锅盖即可食用。
南瓜杂粮粥
原料:南瓜、糙米、玉米碴、小米、大米
做法:
1. 糙米提前浸泡12小时;南瓜去皮去籽,切成丁状。
2. 所有食材入锅,加入适量水煮成一定稠度的粥即可。
红豆莲子杂粮粥
原料:糯米15克、薏米25克、赤小豆15克、莲子10颗
做法:
1. 莲子、红豆和薏米用水冲洗干净,浸泡半小时。
2. 锅中加适量水,煮开,放入泡好的莲子、红豆和薏米,大火煮半小时,放入洗净的糯米,中火煮半小时,开始用勺子搅拌,煮至粘稠,盛出即可。
补血杂粮粥
原料:紫米、薏米、黑米、花生、小米、玉米、红米、糙米、眉豆、绿豆、赤小豆、红糖
做法:
1. 将所有材料冲洗干净,入水浸泡过夜。
2. 锅里加足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2-3个小时,放红糖调味即可食用
杂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什么是粗粮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粮食品,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拓展资料: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五谷杂粮"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
"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五谷杂粮"说之所以盛行,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五谷: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于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东南地区,这正是秦汉以来被称为“地广人?钡某?街?亍K未?戏饺丝谝殉??狈剑?腥斯兰剖?:4;此后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却后来居上。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