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子亩产最多是400斤。
瓜蒌名栝楼,栽种后2~3年结果,10月前后果实先后成熟,等果皮有白粉并变成浅黄色时分批采摘。
扩展资料:
栝楼(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是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因本种为传统中药天花粉和栝楼,故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广为栽培。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
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
参考资料:栝楼-百度百科
①中耕除草:于每年的春、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②追肥:在第一年种植后,苗高15厘米以上时,每667米施腐熟的人畜粪尿2500千克;6月中旬追施1次尿素,每667米 20千克;8月上旬追施1次复合肥,每667米 25千克。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时,每667米用腐熟厩肥1000千克、饼肥50千克、尿素15千克、土杂肥500千克混合堆沤后,于植株根际周围开沟施入;第二次于6月中旬开花前,每667米用腐熟厩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土杂肥500千克混合堆沤后,于植株根际周围开沟施入。③搭设棚架:在植株茎长30厘米以上时,每株保留粗壮茎蔓2条,搭棚上架。棚架高约1.5米,一行栝楼、一行柱,柱间距2~2.5米,上部用铁丝拉网,高粱秆、竹竿编织。④整枝摘芽:茎蔓上架后及生长期中,及时摘除生长过密和细弱的分枝、徒长枝等,使茎蔓分布均匀。⑤人工授粉:早晨8~9时,用毛笔、棉花等蘸取雄花花粉,逐朵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⑥灌水排水:栝楼不耐旱、怕涝,天旱时要及时浇水,在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⑦越冬管理:寒冷地区在封冻前,每株留30厘米长的茎,用30厘米高的土堆堆埋以防止冻害,翌年春季扒开土堆,使植株抽芽生长。⑧病虫害防治:栝楼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斑枯病和根腐病等。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喷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斑枯病在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 2~3次;根腐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栝楼的虫害主要有黄守瓜、栝楼透翅蛾和蚜虫。黄守瓜幼虫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灌根,成虫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栝楼透翅蛾于7月至9月下旬撒施西维因粉剂,消灭羽化的成虫和入土做茧越冬的幼虫;蚜虫每667米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加水40~60千克喷雾。2020-05-12 09:02中国江苏网官方帐号关注
中国江苏网5月12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顾士刚 陈琛)近日,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黄圩村修良中药瓜蒌家庭农场里,初夏的风吹拂着瓜蒌翠绿的嫩叶,几个农妇手中的工具如蝶般飞舞,扶藤、捋叶、清理多余藤蔓。
瓜蒌产业是官山镇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的一个探索,目前该镇3000亩瓜蒌田,亩均收益可达70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认准就干,村两委把关
2017年,黄圩村村民杨修明打工路过安徽省潜山市,发现当地很多人种植瓜蒌,恰好他的工友也是潜山人,就向工友咨询了种植瓜蒌情况。返乡之后,杨修明与叔兄弟杨修良商议,想在家乡包地种植瓜蒌。创业的念头在兄弟二人脑中一经萌生就一发不可收拾。两人跑遍大半个安徽省和临近的宿迁市去考察,义务帮工学技术找门道。回村后,兄弟俩向黄圩村书记黄振书讲述了他们想在本地种植瓜蒌的想法。在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和村民议事会后,村里决定以800元/亩的价格先期流转土地400亩给他们,并帮助配套道路等必要基础设施。
“草要除干净。”杨修良熟练地修苗、牵藤,笑着介绍,“都是干了一辈子的庄稼活,不懂的地方,还有镇里的技术员过来教,干得挺有劲!”
“瓜蒌可以连续采摘,年年受益,瓜蒌种植第一年的产量稍微低一点,2019年我们每亩收瓜蒌籽350多斤,行情每斤18元左右,瓜蒌壳也有350多斤,行情每斤8元左右,不算我们套种和养鸡、养鹅等收益,扣除人工费、土地承包费等,每亩净收入7000元,而且储存不受环境限制,啥时候价格高了,啥时候卖。”算起这笔经济账,杨修明心里乐开了花。
花香蝶自来,异乡人流转土地植瓜蒌
48岁的安徽省泗县人张尧本是当地种植瓜蒌大户,他在2018年和2019年从收购商嘴里反复听到睢宁县官山镇的瓜蒌籽质量好、产量高等消息。在官山,50克瓜蒌籽只需150-160粒,而正常的要170-180粒。2019年10月12日,张尧到官山镇了解情况,官山镇政府有关人员向张尧介绍了官山镇气候与土壤情况,科学解释了官山镇适合瓜蒌生长的原因。为鼓励扩大种植瓜蒌产业,官山镇出台政策,给所流转的土地一次性奖补1500元,帮助农户或企业主在起步时轻装上阵。经过充分的了解,张尧消除了疑虑,跨省到官山镇开始了瓜蒌种植项目。
“现在地里瓜蒌苗长势非常好,前期投资的200多万元,估计今年能收回来,在这里创业,村干部经常来问问有什么困难,附近村民来这干活,都像干自家活,我有信心明年大丰收。”张尧说。
瓜蒌+N,富了百姓笑开颜
自己发家致富后,杨修明没有忘记众乡亲,他要带着大伙一起种瓜蒌致富。
通过言传身教,官山镇多户村民靠种植瓜蒌走上了致富之路。黄圩村村民黄桂生高兴地说:“俺算是沾了杨修明的光,以前种粮食,一亩地一年也就收入千把块钱,和种植瓜蒌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俺种了120亩。”
黄桂生站在自己的瓜蒌园里认真规划着:这块30亩地套种大青豆,估计能多收1000元/亩;东边的50亩,在瓜蒌地里养草鹅。“一开始种植瓜蒌的时候,地里杂草较多,人工除草费时费事,养鹅,鹅吃草,省了人工。鹅粪回地,肥了瓜蒌,少了污染。而且瓜蒌地里放养的草鹅相比同等的饲料喂养的草鹅,肉中的微量元素更容易让人体吸收、消化,在市场上市后供不应求。去年,我们村的草鹅收入就有20多万元。”黄桂生幸福地盘算着。
“原来我们只能靠庄稼谋生,我们这上了年龄的,原来都找不到活干,现在庄稼也种着,没事了就到这个瓜蒌基地来干活,一天五十元钱,有了钱了心里就不愁了。”前黄村村民朱述花说。
从村里开始发展瓜蒌产业开始,她就与村里的其他村民一起在基地里打工,从前期平整荒地、起沟、铺架、缠钢丝、铺网子、施肥到瓜蒌的管护,近一年过去了,就近务工的村民们也有了不错的收入。
对于家中有两个孩子在读大学的赵传达来说,村里发展产业不仅带来了就近务工的机会,更解决了收入和发展无门路的困难。“现在国家政策好,村里发展瓜蒌产业,我们不用再到外面打工,就近就可以就业,光前期的栽种和管护就挣了4000多元,再加上分红还有1000元左右,现在的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赵传达说。
修良中药村瓜蒌家庭农场日常管理需要60多人务工,高峰期时要100多人,基本上都临近村的60多岁的不能外出打工的人。瓜蒌种植让农户在收获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工资拿,多途径地实现了增收的目标。
官山镇党委书记何平介绍,预计今年官山镇的瓜蒌基地面积可超3000亩,瓜蒌产量可达45万斤,规模上去了,产量增加了,优质产品的价值必须显现,官山镇的产业发展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