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复筛,出生后42天,与产妇复查同时进行,同样用耳声发射,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初步诊断。
3.三个月之内进行听力学诊断,看是否存在听力力损失,做的检查有ABR(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耳声发射等。
4.确定有永久性听力损失,6月之内选配助听器,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儿童精准听力干预所需要的检查
1.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是检查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是否完好,检查通路是从外耳,中耳到内耳毛细胞。
2.声导抗 检查中耳功能,是否有中耳炎。
3.听性脑干反应(ABR):一般医院做的是筛查型的Click-ABR,Click-ABR主要反应2000-4000Hz的平均阈值,对于精准的听力干预是远远不够的,从Click-ABR的结果我们无法得知孩子每一个频率听力的具体情况。所以,儿童进行精准听力干预,要做TB-ABR(分频ABR),TB-ABR可以检查出500-4000Hz每个频率的阈值,这就可以得知孩子的听力曲线。BC-ABR(骨导ABR),对于声导抗是平坦型,气导ABR属于轻中度的听力损失,怎么判断宝宝是否真的存在听力损失,就要用到BC-ABR(骨导ABR),相当于成人的骨导测试,看宝宝骨导听力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助听器的干预。
4.听性稳态反应ASSR 对于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小朋友,TB-ABR无反应,就需要做ASSR,一般听力越重ASSR与孩子的真实阈值越吻合。
5.影像学检查以及耳聋基因的检测,影像学主要检查耳部结构是否正常,听神经发育是否正常,耳聋基因的检测检查听力损失的原因。是否存在波动性听力损失的可能。
6.真耳分析 在选择了合适的助听器之后,宝宝不会像成人一样进行主观感受的表达,调试就要用到真耳分析,真耳分析可以检测大中小声的放大是否合理,小声是不是能够听得到,中声能不能听得清楚,大声会不会放大过多,最大声输出是不是会损伤孩子的残余听力,各声音的言语清晰度指数是否能达到60。简单来讲,真耳分析就是用来精准调试助听器的。
7.声场评估 带上助听器之后到底能够听到多少分贝,宝宝年龄太小又无法配合行为测听可以做 FF-Chirp ,相当于成人的声场评估,这也是客观的检查,不需要宝宝配合,只要睡着就可以做。
目前不少地区中考英语已加考听力,且分数值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听力部分一般是放在考卷的前面,因此听力的好坏不仅对考试的成绩、对考试的信心、考试的情绪,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英语听力的学习,人称“巩义俞敏洪”的张志立老师的建议只有一个:多听。但并不是说,只听就行,还是要有一定的方法。
方法一,随时随地法。
就是抓紧每一分钟,如上学放学的路上、茶余饭后的闲暇、睡前醒后的空档,见缝插针,有时间就戴上耳机,听、听、听!
方法二,集中分段法。
所谓“集中分段”,有两层意思。
先说“集中”,集中,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听一个内容。这一段录音资料没有听懂、听熟之前,先不听别的内容。再看“分段”。
分段,就是把一天的时间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听不同的内容。
这看上去似乎与“集中”有点矛盾,其实不然。这就好比“1+1>2”的道理一样。有时听听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转移一下注意力和紧张的神经,正是为了更好地“集中”。
方法三,先慢后快法。
为了建立起信心,开始时不妨听语速慢的录音带,然后再过渡到语速快的录音带。
有一位同学讲,她备战中考时,就曾先买来语速比正式考试慢一倍的录音带练习听力题。然后再买来语速与考试时一样的录音带,进行练习。
因为是分两步上的这个高台阶,所以并不觉得吃力。表面上是慢了,实际上并不慢。
方法四,先中后外法。
如今许多人都过于强调所谓原汁原味,去听外国人的带子。
其实完全没必要。有一位同学讲她就是先听中国老师录的录音带,然后才过渡到外国人录的录音带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事实上,就是一天到晚听外国人的录音带,只要是生活在中文环境中,仍很难练成什么“纯正”的口音。
方法五,词汇过关法。
听录音带时,要听课文,也要听词汇。
有一位同学的体会是,在某种程度上讲,听词汇比听课文更重要。她几乎每天都要听一遍中学课本的词汇册,天长日久。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听觉记忆”,以后碰上听过的词,脑子里一下就能反应出来。
就如同看熟了的老电影,听了上句都知道下句是什么一个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