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沸沸扬扬的多宝鱼风波可以说是“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不但导致北京市禁止销售多宝鱼,很多人吃鱼的时候也忐忑起来,不知道自己吃的鱼是否安全。有关人士指出,要想让百姓吃得安心,首先要从源头上抓管理,其次是管好流通领域和销售环节。与此同时,消费者最好也掌握一些鱼类饮食健康知识,保证自己的饮食安全。
鱼儿吃药,不是鱼的错。多宝鱼出了问题,“一棍子打死”的确可以反映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心。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就禁售,那想想蔬菜里的农药残留,猪肉里的瘦肉精和注水肉,水发产品里的甲醛……那真的说不准什么时候人们会发现没的吃了。因此,政府部门该做的、该想的是让老百姓如何能安全放心地吃到鱼,而不是让某种问题鱼从百姓的餐桌上消失。
◆吃了药的鱼有何危害?
鱼肉中可能残留的药物有三类。
一是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国际国内均为禁用渔药,人体长期大量摄食含硝基呋喃类药物的食品存在致癌可能;
二是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它既可以杀菌,又可以作为染料使用。一般来说,渔民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等,或是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不过如果它在鱼体中残留时间太长,就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副作用,对人体绝对有害;
三是抗生素药,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均是抗生素类药。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副队长周凤武指出,为了加大鱼的产量,养殖者一般会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前者如孔雀石绿,有可能致癌,后者如抗生素,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产生耐药性。
崇文区卫生监督所所长王刚说,国家并不禁止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添加药品,但有严格的用量规定,而且在鱼上市前一个月不能再投药,让鱼经过自然净化后再上市。
◆怎样吃鱼才安全?
要保证老百姓吃鱼安全,首先必须是政府部门从源头上抓管理,在流通中严格规范,对市场多监管,这需要渔业、工商、卫生等部门团结协作。如国家要严格规定鱼类养殖业中的药物使用情况,使其规范化。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抓好产品的流通和加工环节。卫生部门要严格监管鱼类市场,保证餐桌、菜篮子的安全。
王刚说,对销售鱼类的摊贩的卫生监督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如要求摊贩保持鱼类的新鲜,使用的容器要定期消毒,控制交叉污染等。
作为鱼的“终结者”,消费者也得掌握一定的知识,让自己吃得更健康。
王刚提醒市民,最好到正规的大型市场购买鱼类食品,要从感官上多加辨别,挑选鲜活的鱼,千万不能吃死的、看着不新鲜的、变了质的鱼。
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
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
另外,若是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也该警惕。对于不易识别的鱼,在吃前要尽量浸泡,这样即使鱼经过了孔雀石绿溶液的浸泡,也可以稀释,减轻对人体的毒害。
周凤武还提醒市民,尽量吃野生的鱼类和海鱼,而且不要长时间吃一种鱼类,饮食结构要合理。
购买活鱼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时鱼也要尽量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也可以使用洗涤液来去除毒素。鱼千万不要长时间存放,吃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洗净、去掉。做法上,尽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记者 杨凤立)
你好,龙虾就有可能会引起过敏症状的,而要服用头孢拉定,一般是有炎症的人,是不宜吃龙虾之类的食物的;如果与抗生素类药物同时吃也会引起药物过敏的。龙虾和头孢克肟分散片一起吃会引起过敏的,不能同时吃。还有就是吃龙虾时,有没有同时喝酒,如果喝了酒,在48小时内不能服用头孢拉定。一般情况下消炎药,就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不要吃虾、羊肉等发物不利于疾病恢复,不利于药物发挥作用。
如果已经吃了为慎重起见,最好去医院让医生看看 自己最好不要私自用药,可以口服点抗过敏药物西替利嗪治疗,不要吃海鲜了头孢拉定胶囊,适应症为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予以采纳!谢谢!
对于水产养殖,网上流行很多谣言,有的说水产养殖过程中都会投放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人吃了对身体不好;还有的说近几年海上事故、污水排放等造成海水污染,海水养殖的海鲜许多市民感到不放心所以不敢吃,这让一些海鲜爱好者深深地担忧,难道养殖的海鲜真的像网传的那样可怕吗?我们还能不能放心地去吃海鲜了?为了打消疑虑,知力君邀请到全国水产养殖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柳学周教授,为大家一一解答关于水产养殖的那些事儿!
1.水产养殖多用抗生素,长期食用可增耐药性?
专家解答:有关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等问题,百姓是有很多误区的。首先,国家对水产养殖使用的药物有明确的规定,有些药物是明文禁止使用的,如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等易产生药物残留的药品。有些药物是可以使用的,这些可用药物经短时间的休药期可以在体内代谢消除,并不产生残留。目前,国家对上市的水产品均进行药物检验,有药残的残品不准上市并会受到重罚。养殖业户也会考虑养殖成本和企业信誉,从而拒绝使用禁用药物。目前市场上的养殖海产品基本未发现药残超标等现象,可以放心食用。
2.海参等海鲜养殖中常用避孕药,吃多了会导致不孕不育?
专家解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中并不存在使用“避孕药”的现象。首先,在科学研究试验方面根本没有做过使用“避孕药”的试验依据,如何使用无人知晓。海参的生长周期要三年以上才能达到性成熟,假如采取所谓避孕养殖的话则养殖周期会更长,根本没有必要。
其次,海参等养殖生物一般采取大水面池塘养殖方式,泼洒避孕药、抗生素成本会很高,一般药物有效浓度都按每方水多少克使用,而养殖池塘面积一般都为几十亩以上,水深2米以上。真的用药的话,一个池塘要使用数百公斤药物,大家想一下,人用避孕药价格昂贵,如此大量使用,买得起吗?养殖水要每天更换,天天如此用药,从养殖成本上,根本不可能。
再次,海参主要摄食有机碎屑、微藻等,人工饲料按其营养需求也都制备成粉状物,添加避孕药等则会分解到水中,无法摄食吸收。因此,从养殖生物的生理生态需求和生产实践方面分析,上述说法都无道理。
3.海水受到环境污染,附近海域受污染的海水养殖的海产品不能吃?
专家解答:如果自然海区受到污染,要看是何种污染源,比如化学污染、农药污染、重金属、赤潮等,如污染严重会造成生物的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通过对养殖用水的处理,反而可以避免上述污染的现象。养殖产品经人工控制养殖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质量。
4.野生的海产品比水产养殖的营养价值高、品质更优良?
专家解答:这是个认识和消费习惯的误区。首先,已成功开发的养殖海产品在品质上与野生产品不存在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其次,在正确的养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应该更安全,因为养殖产品是在人工控制的良好的养殖环境下生产的,养殖用水是经过科学处理消除有害物质后使用的,养殖用饲料都有其科学的营养配方,有利于生长和品质改善,养殖产品从亲本的良种选育、幼苗科学培育、健康清洁生产方式等养殖全链条有效控制到达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优良品质。
5.流传的一些区分野生和养殖的土方法,是否正确?
网上流传的区分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土办法举例:
区分黄鳝:人工养殖——颜色偏淡,野生的表面色很深;还有就是看尾端,人工养殖比较圆润,野生比较尖而细。
区分黄鱼:养殖的黄鱼体形相对较肥胖、肚大,吃起来肉质松软;野生大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红艳、鱼体更修长苗条、肚小,野生黄鱼的嘴巴、眼圈会显得大一些,鳞片粗大,尾巴上的鳍比养殖的要长要宽,肉质排列也相对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头”,口味鲜美。
区分带鱼:人工养殖的带鱼有粒状硬骨,而且比较肥,而野生的没有硬骨,也比较瘦。
大致区分根据:较之野生的海产品,人工养殖的海鲜体重比较重,体长较短,身形肥胖,内脏脂肪多。口感上可以尝到饲料沉积的味道;而野生的体型瘦长,脂肪含量相对少。口感上味道较为鲜美,不用放太多配料就能感受到鲜甜的滋味。
专家解答:上述说法有些是不对的。目前,区分野生鱼和养殖鱼尚无精准的科学研究依据,养殖业者根据自身经验,大多采用外观形态来判别。人工养殖的鱼苗未经优选会出现个别畸形、体色异常等现象,要求养殖前挑除掉;若使用的养殖饲料不当,会出现脂肪过多积累(如养殖大黄鱼的大肚现象)。正确的养殖方法养出的鱼应该与野生鱼没有什么区别。从口感上判断也不完全准确,人们对口味的追求各不相同,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通过对品味的定向选育可以培育出良好品味的养殖鱼。
其次,带鱼目前还没有开展人工养殖,没有养殖带鱼产品。所谓“人工养殖的带鱼有粒状硬骨,而且比较肥,而野生的没有硬骨,也比较瘦。”这种说法不存在。发现的带鱼有粒状硬骨可能是野生带鱼自身所带的,尚无具体研究结论。
6.野生和养殖的海鲜我们该如何挑选和区分?如何认证和辨识生态标签?
专家解答:从食用角度出发没必要一定要进行区分。许多海鲜如贝类,多采用滩涂底播的方式进行养殖,不存在野生与养殖之分。大多数捕捞的鱼虾蟹等海鲜上岸后基本都是死的,且只有捕捞成本,价格会低;而养殖鱼上市基本是活鱼,有一定养殖成本,价格会略高。所谓生态标签是指认证的绿色产品,有特定商品标识,大多都标识在产品外包装上,可通过企业注册的商标来追溯和识别。
7.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在国内外市场的现状和市场比例?有哪些技术保障水产养殖的食品安全?
专家解答:我国是世界水产品消费和水产养殖大国。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2014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4500多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700多万吨。我国水产养殖产品基本上是在国内市场消费,同时,每年也进口大量的水产品。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进步,目前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有诸多养殖技术可以保障养殖食用产品的安全。从养殖生产全产业链来看,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保障了亲本和苗种的种质资源的安全性;养殖环境的有效控制,保障了养殖水质安全;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全价饲料的应用,保障了摄入品的品质安全;健康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抗风浪网箱养殖、生态友好型池塘养殖、海区筏式养殖、海洋牧场等)、疫苗防病等疾病综合防控技术,控制了药物的使用,保障产品的无药残生产;养殖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了全产业链的监控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