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现代人经常「胃痛」来袭,台湾人的胃到底有多差?「胃胀气」、「胃食道逆流」、「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国人最常见的4大胃痛毛病。保「胃」战,不妨就从搞定这些疾病做起。
【毛病3/胃炎——胃痛、呕吐、腹胀】
胃痛,也可能是胃炎引起。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发炎或糜烂出血的病症,都可称为胃炎。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闷痛、烧灼感、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嗝气,严重甚至会解黑便、吐咖啡色液体或血块等出血症状。
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之分
胃炎一般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
有可能是吃到 *** 性的食物造成胃黏膜肿胀发炎,或是吃到不洁的食物或饮水,因而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胃痛、呕吐,只要休息或治疗,饮食清淡,数天后就会改善。
◆慢性胃炎:
主要是肇因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是长期工作压力大,胃壁反复受到 *** 、长期发炎,会建议这类病患做胃镜检查,并且接受治疗。
常见7大发生原因
◎不规律的饮食方式
暴饮暴食,吃过热或冰冷的食物,或辛辣酸甜 *** 物。或是吃宵夜过饱,吃完立刻就睡,结果「胃过劳」而发炎。
◎药物造成
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阿斯匹灵、关节炎患者吃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或吃抗生素药物,都可能引发胃炎。
◎菸酒不离身
大量抽菸、过度饮酒,容易引发胃炎。
◎精神和生理压力
历经重大手术、大面积烧烫伤或是脑部伤害,可能诱发急性胃炎,或者过度劳累以及睡眠不足,都是发生胃炎的可能原因。
◎感染病毒或细菌
感染葡萄球菌、α链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病毒或细菌毒素等,也会引发胃炎。
◎化学 ***
胆汁逆流或误食腐蚀性的东西(像是农药、毒物等),也会导致胃炎。
◎自体免疫疾病
红斑性狼疮等自体免疫疾病,自体细胞会不正常攻击胃部,造成胃发炎。
哪些人是高危险群?
◆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良的人。
◆长期吃伤胃药物的人。
◆精神和生理压力太大的人。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
5大预防与治疗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吃东西、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吃生冷、坚硬、粗糙、烟熏、油炸以及辛辣 *** 性的食物。
2.注意饮食卫生: 不要吃不洁的食物、水果和饮水。
3.避免吃伤胃的药物: 如果有出现胃炎的不适症状,可与医师反映,并考虑是否换药治疗。
4.纾解压力: 尽量保持心情愉快,找出纾压方式。
5.药物治疗: 胃炎的治疗药物有制酸剂、黏膜保护剂、胃蠕动促进剂、胃酸抑制剂、抗生素等,医师会视病情开立处方。
【毛病4/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上腹痛、解黑便血便】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黏膜受到胃酸侵蚀造成表面黏膜组织受损,形成深入黏膜下组织的伤口,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国人的盛行率约10~15 %,是相当普遍的胃部疾病。
患者会有上腹部疼痛感,烧灼感、闷痛、钝痛、胀痛、压迫感;或是感觉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严重者会有解黑便(如沥青颜色的黑便)血便、吐血或吐咖啡色食物残渣等出血症状,甚至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若怀疑自己有消化性溃疡,可接受胃镜或消化道钡剂X光检查,确认病灶。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不同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表现的症状有点不同,陈青富指出,胃溃疡通常是吃饱饭后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则是饥饿时特别会觉得不舒服,尤其是饭后2~3小时或深夜时分胃部已排空时,特别有疼痛的感觉。
也有人患有消化性溃疡但症状不明显,直到健康检查才发现胃壁上有许多小小的溃疡痕迹,这是因为每个人耐受度不同,有人已到溃疡却没感觉,有的人痛到不行结果只是胃轻微发炎。但若症状严重却置之不理,可能出血至严重贫血昏倒、甚至穿孔导致腹膜炎,需要紧急开刀保命,不可轻忽。
常见5大发生原因
1.生活饮食习惯不良、三餐不定时定量、暴饮暴食。
2.容易紧张、生气,精神和生理压力过大。
3.喜好摄取 *** 性的食物:例如辣椒、咖哩、菸酒。
4.药物的 *** :例如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阿斯匹灵、类固醇等。
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哪些人是高危险群?
◆不良的饮食习惯的人。
◆抽菸喝酒的人。
◆长期服用伤胃的药(例如痛风、关节炎患者)的人。
◆精神压力过大的人。
◆曾经溃疡者,此病容易复发。
3大预防对策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纾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伤胃药物和食物: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菸、酒。已有严重胃部不适的慢性病患者,可与医师讨论换药;或是用药时并用胃药,减少伤害。
药物治疗1~2月可使溃疡愈合
一般而言,消化性溃疡可以药物治疗为主,有5种治疗药物可运用。经药物治疗1~2个月后,可以使溃疡部位愈合,但如果不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容易反复发作,如此可能使溃疡疤痕增生,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胃幽门出口狭窄阻塞,使食物无法下达肠道。避免消化性溃疡上身或再复发的根本之道,仍要从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做起。
5种治疗药物如下:
◎质子帮浦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伤口愈合,药效较长,为主要治疗药物。
◎H2组织胺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改善症状。
◎制酸剂:中和胃酸提升胃部酸碱值,可立即有效改善症状,但效果短暂。
◎黏膜保护剂:如铋盐凝胶制剂,保护黏膜帮助溃疡愈合。
◎若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以质子帮浦抑制剂合并抗生素(三合一疗法)治疗。
台湾人爱吃胃药?一年吃掉22亿颗胃药
胃片、胃乳......家家户户的常备药箱,几乎都看得见这些「护胃药品」。许多人一胃痛了,就会自己吞药来缓解胃痛,这作法是对的吗?
卫福部食品药物管理署依寰宇药品(IMS)资料显示,2013年台湾民众吃掉超过22亿颗胃药,其中制酸剂药品高达逾17亿颗,以单颗药品厚度0.2公分计算,民众一年服用制酸剂叠起来高度约有6693座台北101大楼。
调查也显示,民众普遍存在着「吃药伤胃」的错误观念,接近3成民众就诊时会主动要求医生另外再开胃药。
滥吃胃药,小心骨松症、失智症报到
陈青富指出,胃药大多为铝、钙、镁、钠盐类制剂,不建议长期服用,尤其洗肾病人更不建议。过去有案例显示,长期吃胃药可能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或老人失智症,更多的病人是长期吃胃药,胃药使胃内酸碱值升高,胃酸酸度变小,反而造成肠胃细菌过度生长,适得其反。
很多胃胀或胃病不适的人会就近在药局买胃药自行治疗,多半等到症状严重、反复发作、胃药已经无效才就医。陈青富提醒,轻微胃炎或许吃吃制酸剂就会好,但如果持续性腹痛、冒冷汗、甚至出血的症状,就应该尽速就医。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阿斯匹灵、类固醇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等药品确实很伤胃,非不得已必须使用时,可以跟胃药一起并服,保护胃黏膜,减少伤胃的副作用。但若一般的病症,医生开药时没有开胃药,就不必主动要求。
【内容出处:常春月刊 403期】
如果你存在下面这些症状,请一定要注意,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胃炎所导致的。
1、全身症状
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2、消化道症状
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
3、体征方面
腹部出现异常情况,往往和胃炎有很大的关系,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4、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
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5、胃口不好
没有食欲,胃口不好是胃炎最显著的情况。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6、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
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7、胃痛
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8、贫血、消瘦、不思饮食
无胃病近期才出现的,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9、呕吐、畏寒发热
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10、易腹泻
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