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遗传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一直是各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往基于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表明,汉族群体母体遗传结构存在南北分化。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有限的样本和低分辨率的数据,导致对汉族群体整体母体遗传结构缺乏清晰的认识,促进汉族群体母体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仍不清楚。
昆明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明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小组获得并分析了来自中国33个省(或省行政区)2万份汉族人群的高分辨率mtDNA突变数据(4004个位点)。
结果表明:汉族群体的母体遗传结构有南北分化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水系间的遗传结构差异比南北差异更为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之间的遗传分化。D4、B4和M7单倍型群对三大水系的遗传多样性贡献最大,且大多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巧合的是,这三大水系也是中国谷子农业(黄河流域)、水稻农业(长江流域)和热带农业(珠江流域)的起源(或扩散)中心。进一步的种群动态分析还表明,这一时期不同水系的种群数量急剧增加。这些证据表明,汉族人口的母体遗传结构保留了更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传印记,史前农业在不同流域的起源和扩散是促进汉族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
至于网传的汉族小脚趾分瓣(学名:跰趾)等,有研究表明北方整体偏高,超过70%,但在浙北汉族中亦达60%多【3】,所以与传说的“山西大槐树移民”、”匈奴人特征基因“等都没什么关系。目前尚未发现决定此性状的基因。
单眼皮、蒙古褶算是东亚和北亚人群的代表形状,所以也不局限于汉族,目前也未发现与这些性状有关的基因。
关于肤色和眼色。
所谓的肤色实际上本身就是渐变的,色素的深浅并非跳跃值,且与个人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目前所知的几种浅肤色突变有SCL24A5 - rs1426654、OCA2 A481T - rs74653330, OCA2 H615R -rs1800414等,其中rs1426654主要存在于高加索人种内,目前被认为是对高加索人种肤色变浅贡献最大的突变,该突变产生的年代大约是5000-12000年前,因此,1万年以前世界上可能是不存在白种人的。
而rs74653330、rs1800414则基本只存在于东亚人群中。因此导致东西方人肤色变浅的基因突变是不同的,且并非单基因控制,现代人类无论皮肤的色素值还是肤色成因都不能简单归为三类。
1.从基因学角度来看,汉族本身是一个概念,而非一个血统。历史上人口流动社会变迁,造成很多民族尤其是大民族,存在非单一的血统。区域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重大关系主要有两类:a,同源,即某一区域的少数民族与该区域汉族属同一祖先的后代,例如西南地区的汉与苗、汉与羌、汉与土家等,汉族同这些民族都源于6000年前的古羌族,属同宗同源;b,融合,汉族与少数民族接触中,不可避免的会因通婚等原因而产生混血,现代基因研究发现,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基因差别很大,而与当地少数民族差异则较小,这就是融合的结果;2.长江黄河流域是主要的发祥地,并不是说仅此两处,例如岭南、海南、通古斯等多个发祥地并不在长江黄河流域,即便是长江黄河流域的发祥地,也不是聚在一起的,而是分散于多个地区的,只是从地域分布上比较集中,文化上比较相似而已。
3.姓氏与基因有一定关系,一个姓氏的后人必然带有先人的基因,但这种关系不是铁定的,例如古代的赐姓,少数民族取汉姓,养子,以及受外族的性欺凌,这些都会导致一个姓氏的后人完全没有该姓氏先人的基因。
父母对子代提供了“平分秋色”的基因,但由于性染色体的特殊性,使得追踪y染色体(男性)更加容易。
汉族人高鼻梁来自民族大融合所造成的产物,汉族不断和少数民族进行融合,导致自身基因发生改变,慢慢有了高鼻梁的人中出现。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民族大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族人的基因。
原始黄种人跟北欧人长得很像,现代北欧国家有很多黄种人血统,但是他们长得不像中国人,这说明黄种人长得本来就像白种人。那些深眼窝尖窄脸的人实际上是血统比较纯的黄种人以东亚汉族人为例,汉族父系遗传95%的父系遗传都属于黄白人种。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民间尊崇孔子和儒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