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游戏,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体验使力过程。身体重心更稳固,对身体更有自信,也会爱上动身体,享受挑战身体的乐趣!
小小孩走起路,外八步,像只摇摇晃晃的小鸭子,真是可爱。看着肉嘟嘟,O字型的双腿,有些爸妈难免会担心,万一他长大了,还是这样的O型腿,该如何是好?
其实,因为髋骨角度改变,小小孩在0~2岁的阶段,腿型会呈现两侧对称的膝内翻O型腿,2~4岁间,再逐渐转变为膝外翻的X型腿,等到4岁后会逐渐修正为正常腿型,这样的变形状况,称之为生理性变形,是小小孩生长过程中必经的正常发育现象。
不过,上述生理性变形的阶段,如果常让小小孩用「W型坐姿」坐着,长久下来,会阻碍他的髋关节内收,影响骨盆和足部发育,习惯性的会将足部内侧的骨头往下压,形成了扁平足,走路也容易重心朝内,而变成内八字。
W型坐姿,由于与地板接触面积最大,对小小孩来说,是最稳固,也最省力的坐法。除了留意孩子的坐姿,避免错误的W型坐姿,影响未来的发育,平时可以透过好玩的大力士游戏,让孩子感受使力过程中,身体重心转换,提升孩子的全身肌耐力,尤其是腰腹和腿部部分的肌肉。
爸妈和孩子面对面站着,亲子双掌相对,再用力推!看谁是最厉害的相扑力士?玩的过程,爸妈适时提醒孩子,站稳双脚,感受一下双脚并拢,还是双脚微开,哪一种站姿,重心比较稳呢?特别引导孩子去感受腿部是哪里在用力?身体重心是在脚?在手?还是在肚子?爸妈可别真的用力推,只要用力承接孩子推来的力道,「演出」难分难舍的拉锯战就好。
大腿在内侧小腿在外侧,臀部贴地,脚呈现W字状的坐姿,俗称“鸭子坐”。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坐姿,也被称为“萝莉坐”,因为坐姿和鸭子相似而得名。鸭子的女生很可爱,所以在动漫中经常看见。比如说斗罗大陆中的小舞,不过小舞这鸭子坐是被菊斗罗给吓得,大家切勿轻易模仿。
W型坐姿可能会导致孩子没办法发展出惯用手,因为当人在W型坐姿的时候躯干没办法旋转,所以就只能用右手拿右边的东西,用左手拿左边的东西…这种限制的躯干运动可能有害于发展传统的运动技能。而盘腿坐或者双腿前伸可以让孩子,甚至成年人,更容易地利用他们的运动范围。
W型坐姿会限制身体的运动范围,进而导致孩子的柔软性变差,长久下来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书写和动手能力等手部延伸的动作。
宝宝约略到了1岁左右,父母常会发现宝宝的坐姿呈现W型坐法(亦即大腿外开、两只脚弯曲于 *** 后方),这个对成人而言相对吃力的W型坐姿,让不明白原因的家长有些担心,着急著是否需要立即矫正。
宝宝初期发展的自然过程
孩子七个多月时,搭配手掌撑着地面坐起,视野变得辽阔,大大满足了他对世界的好奇,此时的坐姿因为是从躺着翻身而起,所以双脚会向前或呈现类似盘腿的坐姿,但当宝宝逐渐学会站立与行走,席地而坐就很容易变成W型坐姿,其中原因在于,一方面孩子的筋骨尚在发育当中,还很柔软,这个动作对他而言很轻松,另一方面,则是W型坐姿对还在发展平衡感的宝宝而言,此种坐法底面积相对大、也相对稳固,他不需多耗费心神留心自身的平衡问题,而能专注地在眼前的游戏或玩具,因此,这个坐姿属于宝宝初期发展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暂时性的现象
W坐姿与熟知的人体力学或关节角度有所牴触,一般会担心孩子因为W型坐姿而容易有骨头脱位的风险,但事实上孩子的肌肉张力仍在发育中,筋骨很松,所以才会有暂时性的W型坐姿出现,建议家长可以观察,如果孩子在地面上游戏时,有时蹲、有时盘腿、有时跪、有时在小椅子上玩,W型坐姿与其他姿势的出现频率都很平均,那就是正常的发展过程,但如果宝宝每天、每次都只有单一坐姿(W型坐姿),或是3岁后,W型坐姿仍出现的很频繁,那就必须留意。
一般而言,W型坐姿虽然能够确保宝宝游戏时的稳固程度,但随着孩子长大,对环境的反应越发灵敏,W型坐姿反而不如盘腿坐姿容易立即移动(例如:若要闪躲丢过来的球,盘腿坐姿比W型坐姿容易站立或变换姿势),因此,为了更灵巧地完成活动,当孩子的动作发展趋于成熟,他会逐渐自我修正,越来越频繁地从W型坐姿转换成其他方便移动的坐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