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是组成离子型化合物的基本粒子。离子型化合物在任何状态下(晶体、熔融状态、蒸气状态或溶液中)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因此,离子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就是说,离子的性质,即离子的三种重要特征:离子的电荷、离子的半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类型(简称离子的电子构型)是决定离子型化合物的共性和特性的根本原因。
(1)离子的电荷
离子电荷对于离子的性质以及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同一种元素,当形成不同电荷的离子时,由它们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铁元素能形成Fe2+、Fe3+两种离子,这两种离子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就大不相同。Fe3+比Fe2+的正电荷多,在一定条件下,Fe3+能夺取1个电子变成Fe2+,而相反,Fe2+则有失去1个电子变为Fe3+的倾向。Fe3+在溶液中能跟SCN-离子作用生成血红色的Fe(SCN)2+离子,而Fe2+则不发生这种反应;Fe3+在水溶液里呈黄色,Fe2+在水溶液里却呈浅绿色等。
(2)离子的电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类型不同,对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Na和Cu离子的电荷数相同,都是+1价的离子,它们的离子半径也很相近,Na的半径是0.095 nm,Cu的半径是0.096 nm,但它们相应的化合物的性质却有较大的差别:如NaI易溶于水,而CuI不易溶于水。这主要是由于Na的电子构型(2s2p)和Cu的电子构型(3s3p3d)很不相同。
(3)离子的半径
原子或离子的绝对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并非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而通常说的离子半径是指离子的有效半径,它是通过各种结构分析实验测定两个异号离子A和B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核间距d求算出来的。而d等于A的半径r1与B的半径r2之和,即
d=r1+r2
由此可见,离子半径只能近似地反映离子的大小,离子半径随配位数、离子的价数等等而改变。
离子半径求算时,必须假设某个离子的r1为已知,然后依据r2=d-r1公式求出r2。1926年,戈尔德施米特由晶体结构数据确定了氟离子和氧离子的半径分别是0.133 nm和0.132 nm,然后以此为基准,一一推算出其他各离子的半径。】
应聘时主要查的是是否有传染性疾病甲乙肝。血液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
体检中血液检查的作用:
血液检查是检验多种疾病的主要项目,如化验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值,就可以初步诊断是否患有贫血或出血性疾病等通过对白细胞计数分类的检查,可以对感染恢复期、过敏现象、白血病等有很好的筛查作用检验血小板的数量是否符合标准,防止血小板减少症造成在止血,伤口愈合等恢复期的不良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