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有痰,早晨痰多,是鼻炎引起的。你观察下平常有没有鼻涕或者鼻屎、吹冷风或吃热辣食物流鼻涕,或者鼻腔后面到咽喉处的位置是否有黏黏的东西粘着。有其中一种情况就有鼻炎了。喉咙的痰就是鼻炎的脓性分泌物被鼻纤毛运到咽喉处,由于较为黏稠,粘在咽喉处形成的。由于晚上睡觉躺着,一整晚的分泌物堆积在鼻道或咽喉处,所以早晨起床痰更明显。(如果张嘴呼吸胸部没有异样的震动或者声音,痰就和下呼吸道没有关系。)所以要彻底解决痰的问题,只需要好好调理治好鼻炎, 以后注意感冒的预防,避免因感冒引发新的鼻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因为鼻炎是由长期或反复感冒、孕期激素水平增高、生活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等, 导致鼻纤毛大量死亡而降低鼻腔排毒能力,有害物停留鼻腔,造成鼻黏膜损伤而引发。 鼻炎的炎症部位会分泌大量脓性物质,即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致炎物质,由于过于黏稠,鼻纤毛无法及时运送出去,鼻涕在鼻腔内堆积导致鼻腔炎症不断恶化,容易引发鼻窦炎。同时,也更容易引起感冒,形成鼻炎→感冒→鼻炎加重→更易感冒的恶性循环。同时, 这些含有大量致炎物质的鼻涕会被鼻纤毛运送到鼻咽处,由于过于黏稠,无法滑入胃中进行灭菌,就粘在鼻咽、咽喉处。里面的致炎物质刺激咽喉软组织,引发咽喉炎,严重时表现出咳嗽症状。这些分泌物如果从口中吐出,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随鼻炎发病。这也是单独治疗咽炎效果差的原因。要彻底治疗鼻炎,可直接用鼻舒乐洗鼻器和生理精盐温和浸洗和调养鼻腔各个柔嫩组织, 彻底清除组织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和其它有害物质。一般早晚各洗一次。要达到效果注意一定要按照方法使用(注意别用劣质的或者食盐,鼻黏膜本身很容易受损,安全和健康同样重要)。随着鼻咽处刺激物的消失,咽炎、痰就会自然消失。
同时,鼻腔内没有了刺激物,各组织炎症将会慢慢消失。鼻纤毛的生理环境得到提高,负担减轻,鼻纤毛的排毒能力逐步恢复。鼻腔内由先前的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病变组织细胞逐渐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替代,鼻炎也就治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如果使用不正确或洗鼻液不好, 鼻腔仍将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物的损伤,会影响治疗效果。刚开始如果想早点见效,也可以增加使用的次数。这是理疗法,对身体非常安全,可以放心用。恢复健康的鼻腔也会提高进入下呼吸道的空气质量,对整个呼吸系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尤其在雾霾天使用可以提高鼻腔对雾霾颗粒的过滤能力,保护呼吸系统健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会远离你。 早晚使用也可预防感冒、流感、鼻炎、鼻窦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防止鼻炎、鼻窦炎术后复发。所以,这个方法用好了,将受益终身的。
二氧化氮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转换信息
第十七部分:来源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转换信息
第十七部分:来源
编辑本段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氧化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di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0
CAS No.: 10102-44-0
分子式: NO2
分子量: 46.01
分子结构: 二氧化氮 分子是V形分子、极性分子。
二氧化氮 (NO2)在21.1℃温度时为红棕色刺鼻气体在21.1℃以下时呈暗褐色液体。在-ll℃以下温度时为无色固体,加压液体为四氧化二氮。分子量46.01,熔点-11.2℃,沸点 21.2℃,蒸气压101.3lkPa(2l℃),溶于碱、二硫化碳和氯仿,微溶于水。性质较稳定。
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3NO2+H2O=====2HNO3+NO↗
4NO2+2H2O+O2=====4HNO3
但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并不会完全反应,所以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存在,为黄色.
因此硝酸溶液会呈现黄色
编辑本段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二氧化氮 10102-44-0
编辑本段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气体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衷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编辑本段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编辑本段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 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代烃灭火剂灭火。
编辑本段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编辑本段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5℃。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编辑本段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5[NO2]
前苏联MAC(mg/m3): 2
TLVTN: ACGIH 3ppm,5.6mg/m3
TLVWN: ACGIH 5ppm,9.4mg/m3
监测方法: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编辑本段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 -9.3
沸点(℃): 22.4
相对密度(水=1): 1.4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2
饱和蒸气压(kPa): 101.32(22℃)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158
临界压力(MPa): 10.1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制硝酸、硝化剂、氧化剂、催化剂、丙烯酸酯聚合抑制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编辑本段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硫、磷。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126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编辑本段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3012
UN编号: 1067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编辑本段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 类有毒气体;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的液化或压缩品被划为第一类 A级无机剧毒品。
编辑本段第十六部分:转换信息
二氧化氮可以转换成四氧化二氮,方程式为2NO2 ==== N2O4,正反应是放热。
在高压下,或低温下主要为四氧化二氮。
编辑本段第十七部分:来源
二氧化氮除自然来源外,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城市汽车尾气。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也可产生一些二氧化氮。据估计,全世界人为污染每年排出的氮氧化物大约为5300万吨。
另外,闪电也可以产生NO2,在闪电时,由于空气中电场极强,空气分子被撕裂而导电,雷电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的热,是已经呈游离状态的空气成分N2、O2结合。
N2+O2===2NO,NO进一步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 2NO+O2===2NO2,NO2与云结合成HNO3,3NO2+H2O=2HNO3+NO,与雨水一起落下,成为天然氮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