搽剂是一种在皮肤表面揉搽或用软刷涂抹的外用液体制剂。 中药剂型之一,又称“擦剂”。可分为溶液型、乳剂型及混悬液型,一般以醇或油等为分散剂。
搽剂的读音:[chá jì]。
执业中药师考试科目:
中药执业药师要考四科。四个科目具体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员可免考2科:按照有关规定取得中药学或中医学专业高级职称并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可免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科目。
执业中药师考试科目时间安排:
第一天:9:00-11:3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时长2.5个小时。
14:00-16:30: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时长2.5个小时。
第二天:9:00-11:30 :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时长2.5个小时。
14:00-16:30: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时长2.5个小时。
药剂学是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中的重要考试科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杂容易记混。学习药剂学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帮大家总结液体制剂题目中出现比较多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理解有帮助。一、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因制备各种类型液体制剂的需要,需选择各类附加剂,起到增溶、助溶、乳化、助悬、润湿,以及矫味(嗅)、着色等作用。
(1)增溶剂:增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常用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2)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助溶剂多为某些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苯甲酸、碘化钾等,酰胺或胺类化合物如乙二胺等,一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多为大分子。
(3)潜溶剂:潜溶剂系指能形成氢键以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4)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梨酸与山梨酸钾、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其他防腐剂:乙醇、苯酚、甲酸、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硝酸苯汞、硫柳汞、甘油、氯仿、桉油、桂皮油、薄荷油等均可作防腐剂使用。
(5)矫味剂:甜味剂(蔗糖、单糖浆、阿司帕坦等)、芳香剂(香料与香精)、胶浆剂、泡腾剂等。
(6)着色剂:着色剂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①天然色素:常用的植物性色素中:黄色的有胡萝卜素、姜黄等;绿色的有叶绿酸铜钠盐;红色的有胭脂红、苏木等;棕色的有焦糖;蓝色的有乌饭树叶、松叶兰等。常用的矿物性色素是棕红色的氧化铁。②合成色素: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等。
二、表面活性剂分类
类别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高级脂肪酸盐
(通式为(RCOO-)nMn+)
碱金属皂、有机胺皂作O/W型乳化剂
碱土金属皂W/O型乳化剂
硫酸化物(通式为ROSO3-M+)
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
磺酸化物(通式为RSO3-M+)
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商品名为阿洛索-OT)、二己基琥珀酸磺酸钠(商品名为阿洛索-1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扎氯铵(商品名为洁尔灭)、苯扎溴铵(商品名为新洁尔灭)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卵磷脂
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聚山梨酯(吐温)、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
三、混悬剂
1、质量要求
(1)沉降容积比: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液的容积之比。F值在0~1之间,F愈大混悬剂就愈稳定
(2)重新分散性:优良的混悬剂在贮存后再振摇,沉降物应能很快重新分散
(3)微粒大小:混悬剂中微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悬液的稳定性,还会影响混悬剂的药效及生物利用度。
(4)絮凝度:β值愈大,絮凝效果愈好,混悬剂的稳定性愈高。
(5)流变学:由流动曲线的形状确定混悬液的流动类型,以评价混悬液的流变学性质。
2、常用稳定剂
类别
常用稳定剂
润湿剂
磷脂类、泊洛沙姆、聚山梨酯类、脂肪酸山梨坦类
助悬剂
低分子助悬剂
甘油(外用)、糖浆(内服)
高分子助悬剂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有:果胶、琼脂、白芨胶、西黄蓍胶、阿拉伯胶或海藻酸钠等。
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助悬剂有:纤维素类,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维酮、聚乙烯醇等。
硅皂土
配伍禁忌少,不需加防腐剂,但遇酸能降低其水化性,通常pH在7以上黏度更高、助悬效果更佳
触变胶
单硬脂酸铝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和一些氯化物(如三氯化铝)
四、乳化剂分类以及乳剂稳定性
1、乳化剂种类很多,可分为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固体粉末三类。
(1)高分子化合物乳化剂:常用于制成O/W型乳剂,易被微生物污染变质,需新鲜配制或添加适当的防腐剂。常见的有阿位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卵黄、果胶等。
(2)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这类乳剂中有较强的亲水基和亲油基,乳化能力强,显著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并形成单分子膜,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目前应用十分广泛。
(3)固体粉末乳化剂:常用的硅皂土、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白陶土等,能被水更多润湿,可用于制备O/W型乳剂;而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能被油更多润湿,可用于制备W/O型乳剂。
2、乳剂放置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
其中不可逆变化有酸败、合并与破裂分层、絮凝、转相是可逆的。
(1)分层:是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2)絮凝:ζ电位降低,出现可逆性的聚集现象。若絮凝状态进一步发生变化也可引起乳剂的合并或破裂。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
(3)合并与破裂:合并是指乳剂中乳滴周围的乳化膜出现部分破裂导致液滴合并变大的现象。破裂是指液滴合并进一步发展,最后使得乳剂形成油相和水相两相的现象。破裂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4)转相:由于乳化剂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如油酸钠本来为O/W型乳化剂,加入足量的氯化钙,转变为W/O型乳化剂,可使乳剂转变成W/O型乳剂。另外,向乳剂中加入相反类型的乳化剂也可使乳剂转相。转相时两种乳化剂的量比称为转相临界点,只有大于临界点才发生转相。
(5)酸败:是指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使其中的油、乳化剂等发生变质的现象。可加入抗氧剂与防腐剂等防止或延缓酸败的发生。
有碘伏、安尔碘、医用酒精。碘伏性质稳定、气味小、毒性低、无刺激性,可用于小面积皮肤、皮肤伤口的消毒。安尔碘的全称是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成分有效碘、醋酸氯己啶和酒精。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皮肤消毒液有哪些品种
皮肤消毒液是皮肤消毒药品,杀灭或者清除皮肤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皮肤消毒液一般用于局部消毒,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卫生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
皮肤消毒液属于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一般含有酒精或者碘伏,容易挥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