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和唐都都是四医大附属医院。
西京是第一附属;唐都是第二附属。
西京的外科手术等比较厉害。曾经有过国内第一例换脸手术等;
唐都的妇产科比较厉害;试管婴儿等在国内是领先的。
海南医学院的前身是海南医学专科学校,由创办于1947年的私立海强医事技术学校和创办于1948年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1973年设立直属附属医院。1977年起开办临床医疗专业本科。1983年并入海南大学,改称海南大学医学部。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海南医学院,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1994年获准授予学士学位。1996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学校。2000年校本部从海口市龙华路旧校区迁至学院路新校区。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与北京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现为海南省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学院占地面积557060.99M2,分城西、龙华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含附院)1300多人,专任教师320人,其中研究生学位占46.3%。分别聘请了近50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别顾问。下设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临床学院、预防医学系、护理学系、药学系、检验医学系、中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基础医学部、人文社会科学部、外语部、信息技术部、体育部等院系部;有6个基础实验室、5个专业实验室。设立附属医院3家(直属1家、非直属2家),病床总数2320张;临床教学(实习)医院20家,开放病床数6433张。另有教学基地9个。
学院坚持“立足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以多种模式拓展办学规模。目前开设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10个本科专业,课程总门数达207门。
校园已构成了主干千兆带宽、百兆到终端的校园网络架构体系,并以100Mbase的带宽连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海南省节点,实现了Internet的高速连接。建有学院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文件传输服务系统、电子社区,实现了校园Intranet功能。新校区已具备无线上网功能。图书馆是海南省唯一的部、省两级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有馆藏文献511584册,与CADLIS等国内数字图书馆等建立了广泛的文献传递服务关系。主编出版《海南医学院学报》、《海南医学院院报》等刊物。
学院基本上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7200余人,“十一五”末将达到12000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20000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在造就海南基层卫生骨干队伍、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医学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特色。
学院坚持“改重基础研究为主为重应用研究为主,改抓小课题为主为抓大课题为主,改分散单一研究为主为集体攻关为主”的科研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海南省的资源优势,将分子生物学、转基因研究、植物化学、干细胞研究、南药与海洋药物开发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近几年,科研工作发展迅速,先后成功申报了国家863课题2项实现海南省“零”的突破;“精子载体法转基因杂交水牛的研究”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发现并成功克隆出2个人类新基因,经审核已获准加入国际基因库(编号分别为GenbankAF157027和GenbankAF160979);获省级科技奖14项,在研国务院各部委课题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4项。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妇产科学、天然药物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病原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重点课程3门。已形成和正在培育分子生物学、生殖医学、热带医学等一批特色学科。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学院直属的附属医院,建于197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编制床位数513张,临床医技科室齐全,拥有螺旋CT仪等一批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人类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俗称试管婴儿),现已跻身国内一流水平,成为海南省唯一被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开展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医疗机构。
学院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在创新中加快发展。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即从2004年起,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建成国内独树一帜的热带医学医疗教育中心,进而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现代水准的医药大学。
这个学校我姐姐在读,很不错。环境也好,医学水准很高。
她的出生象征着中国医疗事业的巨大进步,给无数困难的母亲带来了希望。她是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路的尽头,总有人选择放手一搏,不计成败,赌输一场。郑的父母赢了这场赌局,他们赢得了他们的掌上明珠。他们还通过个人示范给世界各地的母亲带来了好消息和光明。
左长林和郑桂贞是一对农村夫妇。像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渴望有一个爱的结晶。然而,这对夫妇已经结婚多年,但从未有过自己的孩子。这对夫妇心中有一个不好的猜测,这促使他们计划去医院进行体检。像许多家庭一样,这对夫妇性格互补。老公左长林性格沉稳温和,不太爱说话,但是一个可靠的顶梁柱。他的妻子郑桂贞活泼自由。也许是因为她是农村老师,为人有些单纯直率,是个贤妻良母。左长林和郑桂贞几年没生孩子后开始去医院。
然而,这次去医院的旅行并不顺利。对于怀孕较晚的两个人,医院给出的结果是这对夫妇很难有自己的孩子。这种消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消息。作为一家之主,左长林依旧淡定;另一方面,郑桂贞受不了了,几乎心碎。
为了安慰妻子,左长林提议吃点药调理一下再试试,或者再去大医院看看,以免在医院误诊。听了丈夫的话后,郑桂贞平静了一些。然而,她在多次走进医院后被告知同样的结果。夫妻俩都心灰意冷,放弃了希望。
当郑桂贞快四十岁的时候,这对夫妇决定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们做不到的时候,他们放弃了。毕竟我太老了,就算能治好,以后怀孕的机会也不大。夫妻俩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但天上没有奇迹。听到否定的回答后,40岁的郑桂贞忍不住哭了,经过医院走廊的人们同情这个哭泣的女人。
在张丽珠和他的团队一夜之间的研究下,他们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迅速的进展。1988年3月10日,在张丽珠团队的研究下,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了。和她的丈夫左长林给他们的孩子取名郑朱蒙。一方面,他们想纪念和感谢张丽珠教授给了他们的孩子生命。另一方面,他们表明孩子是新学生,是他们的希望和掌上明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