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最终可导致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但其损害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症状。
糖尿病早期: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症状。患者仅在检查时可发现血糖升高,病程较短或血糖升高限时,可以完全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具体血糖多高才会开始出现症状并没有具体的指标,每位患者都有很大的特异性。
典型症状:最常见的是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由于血中的血糖造成渗透压增高,引起口渴饮水而导致的;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会增多,从而引起口渴、乏力、体重的减轻;机体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因此饥饿多食。
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会没有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的前阶段,会出现午餐或晚餐前的低血糖症状。共同特点主要就是没有特征性,临床上患者一般以其他症状就诊,偶然发现血糖的异常。
急性并发症:在应激等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突然加重,一般是由于急剧增高的血糖造成机体渗透压异常,继而在不同器官造成相应的影响,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恶心、腹痛,多尿加重,嗜睡、视物模煳、头晕、唿吸困难、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等。
慢性并发症:一般要长期高血糖的患者才会出现,也会有患者因原发症状不明显,而因并发症来首次就诊。常见有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反复的感染、糖尿病足、皮肤瘙痒、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合并高血压等。
所以,糖尿病的损害非常广泛,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早期甚至没有症状,因此定期检查血糖才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糖、脂及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替,并互相制约.体内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通过共同的中间代谢物,三羧酸循环和生物氧化等联成整体,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说起糖,人们自然会想到砂糖、冰糖、红糖及糖果。实际上人们说人们谈糖色变,吃糖要长胖,吃糖要得糖尿病,特别是一些爱美的青年女子,不仅怕吃糖,对吃甜食,甚至于水果也敬而远之。尽量少吃糖,似乎已是而今人们饮食生活的准则。医学家和营养学家的研究证明,人们对糖的这些认识是错误的,吃糖不仅无害,而且有益身体健康。 说起糖,人们自然会想到砂糖、冰糖、红糖及糖果。实际上营养学家说的糖,包括的范围更广。
它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糖在生物界分布极广,几乎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体内都含有,尤其以植物界最多,约占干重的80%左右。人和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生产”糖,人体内的糖主要是由食物提供。
糖由碳、氢、氧几个元素组成,其中的氢、氧比例大多数又与组成水的比例相似,所以糖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我们平时所吃的水果糖、红糖、白糖和冰糖,统称为蔗糖。蔗糖只是糖类的一种,其它像淀粉、麦芽糖、乳糖和葡萄糖等都属于糖类。
对于糖,现在“平反”的主要是以下几条: 吃糖不会使人发胖 据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吃糖少的人比吃糖多的人更易患肥胖症。 因为肥胖者常是由于吃脂肪太多,运动太少和营养过剩的缘故,并不是吃糖太多引起的。
事实上糖能降低食欲,可避免进食太多。 吃糖不会造成糖尿病 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复杂,它是胰岛功能受损引起的,正常的人吃糖不会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糖也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