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可能是拉伸的时候受伤
如果是按压后疼痛
可能是穴位
有些穴位按压后有酸涨的感觉
主要是区分是不是正常的疼
如果不正常的情况
尽早去医院全面检查
以前有个人皮肤上有多一块黑斑
起初不疼不痒
就不以为意
结果检查后发现是皮肤癌
一些小的症状都不应该忽视
红花油、跌打损伤膏之类的,试试
如果能缓解就继续用
注意副作用
如果不是肌肉拉伤
就尽早检查
虎口处有一穴位——“合谷”,具体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按压可以止胃痛,也能抑制呕吐和头晕。
所以,是穴位疼的,就无大碍
这里的“五行”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双五行穴位是指人体脚部的五个穴位:至阴穴(五行属金)、涌泉穴(木)、里内庭穴(水)、睡眠穴(火)、太冲穴(土)。因为左右足部各有这五个穴位,所以称之为双五行穴位。
双五行穴位又称双五行穴位按压支撑力,是从根据古代中医按摩学提炼出来的一种按摩手法。是指借助外力干扰,对这五个不同的穴位实施不同力度的按压,从而起到有助于解除疲劳,理气活血,调理内分泌,排毒,护胃,同时提高睡眠质量,并有美白和长寿的功效。
万物土中生,人要接地气,力从地起,气从足生,通风纳气,五气生循,穿经走脉,最是养生。双五行穴位按压支撑力按摩理论就是以“纳气走穴,五行相生,同频共振”的独特人体足部养生祛病理论。
《黄帝内经》有记载:足部五行穴与人体三阴三阳关系的论注: 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太冲穴:五行属土。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黄帝内经》曰女子二七十四岁,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失眠穴:五行属火。失眠穴,经外穴名。顾名思义,即为治疗失眠的穴位。位于足底跟部,当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即脚跟的中心处。
里内庭穴:五行属水。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按摩里内庭穴的作用与好处:去除口臭、治疗牙痛、急性胃肠炎、胃疼、食物中毒等。
涌泉穴:五行属木.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主治: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2.头痛,头晕;3.咯血,咽喉肿痛;4.小便不利,便秘;5.足心热;6.奔豚气。
至阴穴:五行属金。人体穴位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