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个月孕育出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妈妈为此身心付出巨大,因此在产后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必须得到精心的呵护才能使身心得到修复,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要让产妇坐月子休息的缘由。然而,应该如何照料产后的妈妈?这一看似简单的事,里面却蕴藏着不少的学问。
密笈——环境要清洁、舒适、方便
在妈妈未从产院回到家之前,准备居住的房间一定要进行清扫。如擦净灰尘、清洁床上用品。适宜的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25摄氏度。
夏天室内用空调器时温度不要过低,以防妈妈受凉感冒。如果使用电风扇,安放在吹不着妈妈的地方为宜;但温度也不宜过高,这样妈妈容易中枢。夏季做月子的妈妈多喝些含盐饮料或西瓜汁,保持尿液淡黄色,每昼夜尿量在300毫升以上,如果感到不适,可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但最好在给宝宝喂奶之后服用。
无论春夏秋冬室内均应开窗换新鲜空气,但同时也须注意勿让妈妈被风直接吹着;妈妈和宝宝的床应放在人们走动较少及安静的地方,这样能让他们安心睡眠。宝宝的床要靠着妈妈的床,以方便照料。
专家提醒
卫生间的马桶最好为坐式,尤其是产后有便秘和痔疮的妈妈。无条件可去市场上购置移动性坐式马桶。
秘笈二 保持充足的休息
因生产时妈妈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所以待宝宝娩出后,抓紧时间赶快休息,每天须保证8—9小时的睡眠。这样既可促进子宫复位,又可增进食欲,从而使耗损的身体早日恢复,并可促使乳汁分泌多多。
专家提醒
产后头两天要完全卧床休息。
秘笈三 衣着要合适
因为妈妈在产后通常要排出大量的汗,所以,衣着的款式应宽松、质地要吸汗,以免过紧压迫乳房而引起乳腺炎腹部可适当使用腹带以防腹部松驰下垂。而且,衣装的薄厚要适中,天气过热时不一定非穿着长袖长裤,头上包围巾;衣裤一定要勤换洗,特别是内衣和内裤,最好在产后的10天内每天更换。鞋子以布鞋为或,鞋底宜软,以防引起足跟、足底及下腹疼痛。
专家提醒
最好穿上袜子,因为光脚容易使足底受凉,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秘笈四 不可不做身体卫生
有的妈妈分娩后暑天不敢刷牙、梳头、洗澡,生怕损伤身体,其实这样反应对健康很不利。因为在分娩后,每天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高糖营养物,如果吃后不刷牙,会对牙齿和口腔粘膜有很大的刺激,最易引起牙周炎、牙龈炎和多发性龋齿;而且皮肤上有大量的汗液沾染、下身产生恶露或溢出的乳汁,这些会使皮肤很肮脏。如未能及时清洁,这些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散出很难闻的气味。一是使妈妈感到浑身不舒服,精神状态因此不好而不利于身体恢复;二是会积聚大量的病菌并使它们由此乘虚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做了清洁的妈妈通常会睡眠加深、食欲增进、气色好转。
正确的做法为产后第2天即要开始刷牙,最好不要超过第3天,如果会阴部无伤口及切口,在产后第3天即可淋浴,但不宜洗盆浴。为避免身体受凉引起日后身体疼痛,洗浴时室温应22摄氏度—25摄氏度左右,水温保持34摄氏度—36摄氏度,每次洗5—10分钟即可,洗后快一点将身体擦干,及时穿上衣服。避免身体被风吹着。
专家提醒
如果会阴伤口大或撕裂伤严重、腹部有刀口,则须等待伤口愈合再进行洗浴,可以做擦浴。
秘笈五 及早进行适当活动
在过去,一旦生下宝宝,妈妈马上卧在床上多少天不再下床,甚至进食和排泄都在床上,以为这样才能快速让身体恢复。其实,这样既不科学也不文明,只会使妈妈食欲不振、子宫恢复得更慢,而且也不便于恶露的排出。通常,在产后12小时后如果妈妈的会阴部无伤口,身体的疲劳已消失,便可坐起来进餐、进水,24好事后便可下床做一些替宝宝换尿布的事,或在室内走走。最好每天走动2—3次,以不感到劳累为原则。产后10天后即可做一些轻微家务,但切忌久蹲或用力过猛,以免腹压增高而使生殖器官受损。
专家提醒
产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以防因体虚而引起摔伤,且勿站立过久。
秘笈六 促使恶露尽快排出排净
产后妈妈的阴道内会排出类似月经样的液体和分泌物,这是子宫内残存的子宫内膜、胎盘剥离伤面的血液及子宫分泌的粘液混在一起形成的。一般在产后的头3天排出量较大,且含血液多和有血块,以后逐日排出量减少,颜色也渐变成浅红色。约1周后,恶露中基本不含血液,主要成分为大量的细胞、表皮的细胞,呈白色或黄白色,大约在产后2—3周时排净。恶露排出情况标志着子宫恢复得快慢及有无异常。
为使子宫尽快恢复,产后需注意常换洗内外衣裤、卫生巾、每天用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外阴以预防生殖器官的感染,及早下床活动也能促使恶露排出通常。产后即开始饮活血化淤的红糖水,产后5—7天,也可饮用“生化汤”、“益母红糖饮”等来加快产妇恢复进程,尤其是产后体质虚弱的妈妈,但糖尿病、高血压的妈妈不宜饮用。
专家提醒:如果恶露中有血块或血量增多、或有异味,都表明子宫恢复情况不良,可能有感染,应及早看医生。
秘笈七 八周内忌房事
子宫内的创面及子宫复位至少需8周时间,如果过早行房事,有可能将病菌带入,引起外阴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出血及会阴撕裂,严重者引起败血症。通常是做产后检查生殖器官已恢复正常、且产后以超过2个月方可行房事。
专家提醒
施行剖宫产的妈妈需在术后100天、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后方可行房事,以防怀孕做人工流产而使子宫破裂和穿孔。
秘笈八 家人关爱不可少
妈妈的身体经历了生产而疲惫不堪,内分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很多妈妈在产后出现易哭泣、忧郁、烦闷等情绪变化,大多发生在产后3天,并持续7天左右。这是由于分娩刺激而因引起的较强烈的精神反应,通常症状会很快减轻或消失。然而少数人却会持续较长时间,有的甚至发展为抑郁症。为此,除了要在产前从心理上做好各种准备外,在产后这一人生的特殊时期,家人一定要倍加理解和多加关爱。爱心爸爸最好能陪伴在妈妈身边,对于生男孩或女孩都不要埋怨,凡事主动去做,给妻子最大的方便。如果平素婆媳不和睦就不一定要她亲自来照料,不要让她因不好意思讲出口而暗自着急。夜间爱心爸爸要多帮助护理宝宝,不要怕影响自己的睡眠就到另一房间,让妈妈在产后处于愉快而无忧的情绪中,这样有助于身体恢复得更快更好。
http://act1.baobao.sohu.com/expert/article.php?id=7
高跟鞋不仅能增加高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吸引力、增进诱惑力。高跟鞋可以使女人步幅减小,穿上之后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的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俗话说得好“高跟鞋:女人无法摆脱的时尚,男人无法抵挡的诱惑!”一、简介
高跟鞋是一种鞋跟明显高出其他部分的鞋,可以让使穿此鞋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高跟鞋有很多种不同的款式,尤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鞋跟的变化是非常多的,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
二、文化历史
1、古代欧洲城市缺少下水道系统,高跟鞋是为了防止弄脏袜子和裤腿。
2、十五世纪中国明朝时期,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
3、十六世纪的法国宫廷服装师发明了高跟鞋。
4、十七世纪在西方高跟鞋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
5、十八世纪高跟鞋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
6、十八世纪末开始,人们开始尝试制造纤细的鞋跟。
7、二十世纪可爱的MaryJane鞋款首次推出。
三、鞋的蜕变
1、二十年代:凉鞋与高跟结合。
2、三十至四十年代:露趾被视为不雅。
3、五十年代至2011年:高跟鞋的蜕变。
四、文化思潮
1、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而追求时髦及效仿自己所嫉羡者也是很多人的天性。
2、在轻松征服男人此理念的鼓舞下便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穿高跟鞋,从而成为了一时的时尚。
3、高跟鞋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服饰选择而已,高跟鞋有着它自己的语言,高跟鞋本身是一种文化。
五、相关故事
1、15世纪的威尼斯商人为了防止妻子外出风流。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抬高王者的高度。
六、中国高跟鞋历史
1、中国在周朝就有“古代高跟鞋”。
2、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
3、明清两代,裹脚之风盛行,裹脚的妇女也有适合自己脚型的“高跟鞋”;满族妇女也有属于本民族风格的“高跟鞋”。
七、作用
1、贵族象征
1)穿着高跟鞋需要有贵族的物质基础;
2)高跟鞋需要有贵族的气质作为必要条件;
3)高跟鞋具有权力感,是权力的象征。
2、增加魅力
1)高跟鞋可以使女人散发出成熟的魅力;
2)高跟鞋可以增加身高,可以增加修长身材的美感;
3)穿着高跟鞋必然会对女性的臀、腿、腰部等起到塑型和突出的作用,会使得女性的曲线更加优美,女性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正是被高跟鞋所突出了的这些部分。
八、选择技巧
1、穿着要求
1)鞋子合脚;
2)鞋跟宽大;
3)不穿袜子;
4)自信心;
5)计划时间;
6)自备肌肉按摩膏;
7)避免不平路面;
8)拖着并肩而行;
9)只站不动;
10)不要抱怨;
11)鞋底脚弧度相符;
12)姿势正确;
13)注意场合;
14)注意休息。
2、穿着建议
1)背部酸痛感:在睡觉时换张软一点的床垫,减少背部压力;
2)脖颈僵硬:每穿2小时高跟鞋,双脚休息15分钟,并做些中度脚部按摩,不要戴过重的项链;
3)神经性头痛、眼痛: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绿色蔬菜,不要戴隐形眼镜;
4)平衡感缺失,晕车、晕机:每天做1-2次“手指练习操”;
5)下肢浮肿、发胖:多多敲打腿部经络,每天敲打2-3次。
3、孕妇忌穿
1)身体支立不稳,由于身体加重,脚的负担加重,走路或站立,都会使脚感到吃力;
2)鞋底、鞋帮较硬,不利于下肢血液循环;
3)孕妇最好穿软底布鞋、旅游鞋。
4、产妇不宜
1)骨盆前倾,腰部后仰,人体负重力曲线大大改变,过度的腰部后伸、背肌收缩绷紧,腰椎小关节和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关节囊和腰背肌易发生劳损,引起腰痛;
2)腿部、会阴和下腹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也会引起腰骶部疼痛;
3)产妇坐月子期间可以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以穿布鞋或拖鞋为好。
5、少女不宜
1)少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足骨、脊柱、骨盆都未发育成熟,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弯曲、变形;
2)影响将来生育;
3)可能患平足症或痉挛性足痛,甚至走不成路了。
九、注意事项
1、健康隐患
1)扁平足
长期穿着高跟鞋,由于身体的力量集中在脚掌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平分于整个脚掌,使行走姿势不良造成足肌无力,进而发展为痉挛性平足症。
2)甲沟炎
如果趾甲受挤压、反复外力冲击伤,容易导致嵌甲和细菌感染引发甲沟炎。
3)趾头变形
长期穿高跟鞋还会导致趾头变形,常表现为锤状趾、拇囊炎、拇趾外翻、小趾内翻等症状。
4)膝关节炎
经常穿高跟鞋会显著改变踝关节的正常功能,行走时人体必须由髋和膝关节代偿以保持步态稳定,长时间的紧张与压力可导致髌股关节腔内关节退行性改变,从而诱发膝关节炎。
5)脚踝损伤
穿着高跟鞋还会改变脚和腿部肌肉形状,由于脚部主要靠脚趾尖向前移动和站立,从而加剧了小腿肌肉的收缩,长时间腿部的拉紧状态会导致腿部肌腱缩短,进而伤害保持人体平衡的脚踝;在穿高跟鞋时,脚跟被垫高,受压缩的跟腱柔韧度变差,易产生跟腱炎。
6)尿失禁
穿高跟鞋时迫使前脚掌承受过多压力,从而使身体其他部位,如膝关节、盆骨等部位吸收更多震荡力,盆骨及其附近肌肉所受压力愈大,包括尿道括约肌在内的肌群会退化得愈快,令尿道控制排尿功能减弱,所以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可能会引致尿失禁。
7)腰背痛
穿上高跟鞋后,人体负重力线大大改变,骨盆前倾腰部后仰,过度的腰部后伸使背肌收缩绷紧,腰椎小关节和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下去关节囊和腰背肌即发生劳损,引起腰痛。
2、防治隐患
平时多做一些踝关节、腿部和腰部的松弛运动,舒展筋腱,用来对抗高跟鞋的损伤:
1)腰部运动:身体站直,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左手叉腰(拇指向后,四指朝前),向外、向上举起右臀,用腰部力量来带动身体左侧弯。此动作与反向动作各5次;
2)腿部运动:端坐在椅子上,挺胸、抬头、向后收肩,背部紧靠椅背,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双脚放于地面,屈膝成90°;双手手掌按住椅面后, 深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向前伸直腿部,并压平脚板,维持此动作5秒钟后,让足部与腿部呈90°,维持此动作也是5秒钟;然后恢复原位,同时吐气。6——8次为一组,每天做数次;
3)每天在睡觉前用温水泡脚也能有效的缓解高跟鞋对脚部带来的劳损。
3、克服脚痛
1)穿上一层薄袜子;
2)购买贴合脚底的鞋款;
3)预先估算自己会走多少路;
4)只在需要的场合穿高跟鞋;
5)步伐正确。
十、我赠言
1、放松运动
1)踮脚尖动作:踮起脚尖维持5秒钟再放下,慢慢地重复做10次;
2)踩网球动作:买一颗网球或棒球,踩在脚底下前后滚动,来回按摩脚弓,活络脚底的血液循环。请选择独处的时候,因为刚脱下高跟鞋做这个动作,会舒服到会翻白眼;
3)夹脚趾动作:取出小姐们在擦指甲油时会用到的“泡棉分趾器”,所有脚趾一起用力夹紧,维持6秒钟后放松6秒,然后重复夹紧放松10次;
4)拉脚板动作:取出毛巾后坐下,单脚伸直,单脚屈膝,抓住毛巾两端套住伸直那支脚的脚板,朝身体的方向拉。撑住6秒之后放开,然后缓慢重复动作10次。
2、温馨提示
1)穿平底鞋难受因为小腿后侧肌肉缩短了;
2)容易崴脚是因为踝关节不稳定;
3)足弓拉力大是因为鞋跟太高了;
4)前脚掌会觉得累因为身体重心前移了;
5)2厘米鞋跟最舒适的角度更符合脚部曲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