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包括三类:1、自身抗体,2、常规检查,包括一般免疫功能、三大常规, 3、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自身抗体:
一、抗细胞核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检测指标,对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敏感性几乎为100%。但其特异性差,因此,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ANA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以HEP-2细胞和鼠的肝组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其最大优势就是除了能够判断血清中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及其滴度,而且能够对自身抗体进行初步分类,这对于区分疾病有一定意义。如均质型可能是SLE或药物性狼疮等;核仁型可能是硬皮病;核膜型和多核点型可能是PBC;着丝点型可能是硬皮病的局限型,也可能是PBC;颗粒型则可能是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当然,这只是根据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尚不能做出定论。ANA只能作为筛选实验,阳性时,一定要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检测。
临床实验室
抗dsDNA抗体:该抗体可能是ANA中的均质型或是ANA阴性。最近研究发现,也可能是颗粒型或核仁型。其靶抗原为dsDNA,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95%以上,已被列入SLE的诊断标准之一。而且,该抗体会在SLE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几年就呈现阳性,因此,可以作为SLE的早期预测指标。但该抗体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多见于活动期的SLE,阳性率为70%-90%,因此,阴性时并不能排除SLE。目前已经明确,该抗体参与SLE的发病。
抗Sm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型,通常伴随抗U1RNP抗体而出现,基本不单独出现。靶抗原为snRNP,亦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99%,而且能够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另外,也可以作为SLE的早期预测指标。该抗体敏感性更低,阳性率约为20%。阴性时也不能排除SLE。
抗U1RNP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型,靶抗原为核糖核蛋白。是混合结缔组织病(即SHARP综合征)较为特异的抗体,是该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但该抗体也可出现于SLE、干燥综合症等类风湿性结缔组织病。
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此两种抗体是ANA中的细颗粒型,但在IIF检测中也常为阴性。靶抗原分别是60和58KD的SSA蛋白和48KD的SSB蛋白。此两种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指标之一。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阳性率可达到88%-96%和71%-87%。此外,亦可以出现于RA、SLE、新生儿狼疮伴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PBC等。 临床实验室
抗核点抗体:分少核点型(1-5)和多核点型(5-20),前者靶抗原是p80盘曲蛋白,后者靶抗原是Sp100和PML。少核点型多见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也可见于SLE和PBC等。多核点型常与AMA并存,多见于PBC,特别是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抗核膜抗体:又称抗核周因子抗体,靶抗原是核孔复合物(包括gp210和核孔蛋白p62)和板层素B受体。该抗体在PBC中亦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此外抗板层素B受体抗体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综合征及SLE等。抗gp210抗体和核孔蛋白p62抗体对于判断PBC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前者阳性常提示PBC有向肝衰竭发展的危险性。
抗着丝点抗体:其靶抗原是着丝点蛋白CENP-A、CENP-B和CENP-C。该抗体与硬皮病局限型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CREST综合征,即钙化症、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趾)症及毛细血管扩张。该抗体在PBC中亦较为常见,可以为PBC提供预后信息。此外,该抗体还见于SLE等疾病。
抗SCL-70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核仁型,其靶抗原是拓扑异构酶Ⅰ。该抗体是硬皮病弥漫型较为特异的抗体,并常预示着预后不良。此外该抗体也可出现与多发性肌炎、IgA肾病等患者。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抗PM-SCL抗体和抗RNA多聚酶抗体:此三者抗体均多为ANA中的核仁型。抗原纤维蛋白抗体的靶抗原是U3nRNP,抗PM-SCL抗体的靶抗原是核仁中的颗粒成分,抗RNA多聚酶抗体是RNA多聚酶Ⅰ和Ⅲ。此三种抗体在硬皮病中亦较为常见,亦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临床实验室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其靶抗原是参与DNA复制的一种辅助蛋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敏感性很低,在平时检测中很少见,也很少见于其他疾病。
此外还有抗中心粒抗体、抗纺锤体抗体、抗核仁形成中心抗体、抗Ku抗体、抗Mi1及Mi2抗体、抗分离带抗体等等,但这些抗体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或尚缺乏特异性。
二、抗细胞浆
要想提高免疫力,就要想办法多吃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食物和营养素,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下面7点,你的免疫力就会变得更强。1、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大约进行30—6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练太极,拍打,都可以锻炼身体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氧量,也可以增强体质,身体的免疫力自然比一般人都要好。
2、习惯早睡早起,尽量保持在晚上十点钟左右睡觉,不要超过11点,而且要保持有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我们的免疫力就能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即使身体接触到细菌病毒也不容易感染。
3、每天都保持快乐愉悦的心情,如果碰到很大的压力,要懂得自我放松,比如说进行短暂的深呼吸或冥想。让自己的身体总保持在愉悦放松的状态。因为当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心情不好,心理压力很大,工作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这个人就会一直处在应急的状态,身体的养分就会大量消耗,免疫力就会受到抑制,当遭遇细菌病毒的时候,自然也就容易感染。
4、经常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说鱼肉豆蛋奶。蛋白质是增强体质的基础营养素,蛋白质也是制造抗体,白细胞,各种免疫细胞的主要原材料,所以蛋白质充足的人免疫力自然强。
5、经常吃含锌高的食物,比如说生蚝,牡蛎,海鲜,山核桃,动物肝脏,坚果等等。锌可以促进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和活力,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能够快速地战胜细菌病毒。
6、经常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比如说经常吃鲜枣,樱桃,蓝莓,山楂,猕猴桃,草莓等等,这些水果含维生素C都很丰富。维生素C有助于激活身体免疫系统,快速地提高免疫力去对抗细菌病毒。
7、经常吃营养丰富完整的一些食物,比如说蛋类,奶类,种子类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有人体30—40多种营养成分,营养很完整均衡。经常吃这样的食物,身体的养分充足,体质自然好,免疫水平自然会比一般人都要高。其实懂得保养的人,还会习惯性地补充一些浓缩的天然营养素,比如说蛋白质粉,多种营养素片,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A,益生菌等等,免疫力自然就会比别人强。
功效:
1.预防乙肝
免疫求蛋白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就是肝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长听见的一种。专家指出,这种免疫求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现如今已经将这种免疫求制作成药,服用后便可起到预防乙肝的作用。而且乙肝免疫球蛋白来自于经乙肝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过高科技的提取以及灭活病毒,冻干制成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药品。专家提示,如果服用免疫球蛋白的话,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这样才能起到预防乙肝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患者,更应该及时服用这种防感染药物。
2.阻断母婴传播
专家指出,免疫球蛋白还具有清除游离hbv的作用,也就是,阻断母婴之间乙肝感染等各种感染病的作用。同时专家特别提醒一些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最好是从怀孕孕28周时间开始,每个月都应该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子宫内的传播以及感染,从而保护胎儿的健康以及健康生长发育。同时新生儿在出生后也应该及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除此之外还应该同时接种乙肝疫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并且还具有提高婴儿的免疫力的作用。
3.清除游离hbv
免疫球蛋白还具有预防以及防止感染的作用,并且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是可以用于具有感染hbv的乙肝患者的。尤其是一些防医务人员以及接触hbv感染人群,还有就是一些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小于10iu/l的人群。比如像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经常会在工作时皮肤破损,如果不慎接触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感染乙肝。因此一旦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就应该在12个小时之内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而等到一个月时间后还应该再重复注射一次,这样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4.乙肝病毒患者
还有就是其它任何意外接触乙肝病毒的人群或无乙肝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尤其是一些已接种疫苗但尚未产生抗体、保护性抗体不足的乙肝易感人群,在乙肝病毒暴露之前都必须要采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来起到最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资料:中国医学教育网,中国医药学论坛
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Ab)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
免疫系统由免疫组织、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免疫球蛋白是免疫活性分子中的一类,而免疫活性分子包括免疫细胞膜分子,如抗原识别受体、分化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以及一些其他受体分子等;也包括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分子,如免疫球蛋白分子、补体分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