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第一章 骨 学
第一节 总 论
掌握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构造(骨质、骨膜、关节软骨、骨髓)。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了解骨的血管和神经。
第二节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肋和胸骨)。
1. 椎骨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的共同特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包括骶骨和尾骨)。
2. 胸骨
掌握胸骨的分部、一般形态、胸骨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3. 肋
掌握肋的一般形态。了解特殊肋的特征。
4. 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
二、颅
1. 掌握颅的组成、功能以及各分离颅骨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形态特点。
2. 掌握颅底内外面的形态结构:重点是与血管、神经有关的重要孔裂的名称、位置。
3. 掌握眶、骨性鼻腔的构成及交通、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
4. 了解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
5. 了解新生儿颅的特点。
6. 掌握颅的体表标志。
第三节 附肢骨骼
掌握四肢骨的组成(肢带骨和游离肢骨)。
一、上肢骨
1.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及各骨间的位置关系。
2.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及手骨的主要形态特点,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
3. 掌握上肢骨的体表标志。
二、下肢骨
1.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各骨间的位置关系。
2. 掌握髋骨的组成以及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的形态特点。掌握跗骨的排列位置。
3. 掌握下肢骨的体表标志。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总 论
了解骨连结的分类:纤维连结、软骨和骨性连结和滑膜关节。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和辅肋结构(滑膜襞、滑液囊、韧带、关节唇、关节盘)。掌握关节的分类和关节的运动。了解关节的血管和神经。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一、躯干骨的连结
1. 脊柱
掌握脊柱的组成和分部。
了解椎骨间的各种连结。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掌握椎间关节的构成。了解环枕、环枢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掌握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掌握脊柱的运动。
2. 胸廓
掌握肋与胸椎的连结和运动。了解肋与肋软骨和胸骨的连结概况。
掌握胸廓的构成(胸椎、肋和胸骨)、形态、整体观和运动。
二、颅骨的连接
1. 了解颅骨的连结形式。
2. 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运动。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了解掌指关节、手指骨间关节的运动。
二、下肢骨的连结
1. 掌握骨盆的组成及一些重要的解剖标志。了解骨盆的性差。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了解跗骨间关节的运动。了解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形态结构特点。
2. 了解足弓的形态结构。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论
了解骨骼肌的构成(肌腹、肌腱)、形态和起止。掌握肌群的配布和运动时肌群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滑液囊、腱鞘等)。
第二节 躯干肌
一、背肌
1. 掌握斜方肌和背阔肌的位置和功能。
2. 掌握骶棘肌的位置和功能。了解背部筋膜的配布。
二、胸肌和膈
1. 了解胸部肌的名称、位置和层次。
2. 掌握胸大肌和前锯肌的位置和功能。
3.掌握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的位置、层次、纤维方向和功能。
4.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膈的三个裂孔的名称、位置和穿行结构。
三、腹肌
1. 掌握腹肌的名称、位置、层次、纤维方向和功能,以及腹肌所形成的腹直肌鞘、腹白线和腹股沟韧带。
2. 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和内容物以及管的四个壁和两个开口(皮下环和腹环)。
3. 掌握海氏三角的位置。
四、颈肌
1.了解颈肌的名称、位置和层次。
2.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功能。
3. 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和一般功能。
4. 了解斜角肌的位置。掌握斜角肌间隙的位置和通过物。
五、了解躯干肌的肌性标志(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胸大肌、腹直肌、胸锁乳突肌)。
第三节 头肌
1. 了解面肌的名称、位置和一般功能。
2. 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3. 了解头肌的肌性标志(咬肌、颞肌)。
第四节 四肢肌
一、上肢肌
1. 了解上肢肌的配布和分群。
2.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功能。
3. 了解肩胛下肌、冈上、下肌、大、小圆肌的位置和功能。
4. 掌握前臂前群和后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层次。
5.了解手肌的名称、分群、位置。
6.了解上肢的局部记载(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以及肩袖的概念。
二、下肢肌
1. 了解下肢肌的分群与配布。
2.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内收肌群的位置和作用。
3.了解小腿肌的分群、名称、位置。掌握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4. 掌握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和髌韧带、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跟腱、足背的趾长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
5. 了解下肢的局部记载(股三角、收肌管和腘窝)
内 脏 学
第一章 总 论
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
二、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第二章 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
第一节 口腔
一、掌握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
二、了解唇、颊和腭的形态。
三、掌握腭扁桃体的位置。
四、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掌握乳牙和恒牙的牙式;掌握牙周组织的构成。
五、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了解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掌握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
六、掌握口腔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第二节 咽
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了解咽淋巴环的位置。
第三节 食管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和主要毗邻。掌握食管的狭窄处,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第四节胃
掌握胃的形态、位置、主要毗邻。了解胃壁的构造。
第五节小肠
一、掌握小肠的分部。
二、 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主要毗邻及构造。
三、掌握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
第六节 大肠
一、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形态学上的特点。
二、 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三、 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四、掌握直肠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五、 掌握肛管的形态、肛门括约肌的配布及作用。
消化腺
第一节 肝
一、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主要毗邻。
二、了解肝的分叶与肝段概念。
三、肝外胆道系统
(一) 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二) 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
(三) 掌握胆汁的排出径路。
第二节 胰
掌握胰的形态和位置、主要毗邻。
(附) 腹 膜
一、掌握腹膜、腹膜壁层和脏层、腹膜腔的概念。
二、掌握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和腹膜外位器官,了解腹膜被覆脏器的不同情况的临床意义。
三、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一) 掌握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掌握大网膜和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
(二) 掌握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
(三) 韧带:了解韧带的构成;了解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脾的韧带的名称和位置。
(四) 掌握腹膜腔的分区。
(五) 了解十二指肠空肠隐窝、盲肠后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掌握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第三章 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鼻
一、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
二、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三、 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了解各窦的形态特点。
第二节 喉
一、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
二、 掌握喉软骨的名称和彼此的位置关系。
三、了解喉软骨的连结、喉肌的作用。
四、 掌握喉腔的形态结构、了解活体上用间接喉镜检查所见的结构。
第三节 气管和支气管
一、掌握气管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
二、掌握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学上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节肺
一、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二、 了解肺段的概念。
第五节 胸膜
一、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二、掌握壁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的位置。
三、掌握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 纵隔
掌握纵隔的位置、分部,并了解其组成器官。
第四章 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肾
一、掌握肾的形态、位置、主要毗邻和肉眼所见的构造。
二、掌握肾的被膜及肾的固定装置。
三、了解肾段概念。
第二节 输 尿 管
一、掌握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及其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二、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了解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 膀 胱
一、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主要毗邻。
二、掌握膀胱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三、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节 尿 道
一、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二、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位置、开口部位。
第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内生殖器
一、掌握男性生殖系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二、睾丸及附睾
(一) 掌握睾丸、附睾的形态和位置。
(二) 了解睾丸和附睾的结构。
三、输精管和射精管
掌握输精管的行程、分部和特点。射精管的合成和开口。掌握精索的组成、位置及被膜。
四、精囊腺
掌握精囊腺的形态、位置。
五、前列腺
掌握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
六、尿道球腺
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
第二节 外生殖器
一、阴囊
了解阴囊的形态、构造。了解睾丸的被膜(掌握睾丸固有鞘膜和鞘膜腔)。
二、阴茎
(一) 掌握阴茎的分部及其构成。
(二) 掌握阴茎包皮和包皮系带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 男性尿道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掌握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两个弯曲并了解它们的临床意义。
第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内生殖器
掌握女性生殖系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一、卵巢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二、输卵管
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
三、子宫
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主要毗邻和固定装置。
四、阴道
掌握阴道的形态和位置及阴道穹的构成及毗邻,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五、前庭大腺
了解前庭大腺的位置和开口。
第二节 外生殖器
了解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掌握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位置。
[附] 乳 房
掌握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并了解其一般位置。
会阴
(一) 掌握会阴的境界和组成。
(二) 了解尿生殖三角和肛门三角的位置,掌握尿生殖膈和盆膈的构成及通过物,了解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和作用。
(三) 了解坐骨肛门窝的位置。
脉管系统
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一、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二、掌握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三、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四、了解血管吻合、侧支循环、微循环的概念。
第二节 心
一、掌握心的位置和外形,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二、了解心的构造。
三、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四、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较大的分支和分布;心大、心中、心小静脉的行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
五、掌握心包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的体表投影。了解心瓣膜的体表投影、听诊部位。
第三节 动 脉
了解动脉在整个人体中的分布规律。了解器官外、内的血管配布规律。
一、肺循环的动脉:
掌握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行径。掌握动脉导管索 (动脉韧带)的位置,了解未闭锁的临床意义。
二、体循环的动脉: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部。掌握升主动脉的分支(左、右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一)颈总动脉
1. 掌握左、右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的位置。了解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
2. 了解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
3.掌握颈外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的脑膜中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4.掌握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的摸脉点和止血点。
(二)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动脉
1. 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
2. 掌握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位置。
3. 掌握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的摸脉点。
(三)胸主动脉
1.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主要分支、肋间后动脉的行径、分支。
2.了解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的行径。
(四)腹主动脉
1. 掌握腹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分支。
2.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位置以及它们各分支的行径和分布。
3. 掌握肾动脉、精索内动脉或卵巢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五)髂总动脉
1. 掌握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的起止、行径。
2. 掌握子宫动脉的行径、分布、及其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3. 了解髂内动脉其分支的分布概况。
4. 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布。掌握腹壁下动脉的位置。掌握股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活体触摸点。
5. 了解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阴部外浅动脉和股深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第四节 静 脉
掌握动、静脉的区别和静脉的结构特点。了解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导静脉等)的特点。
一、肺循环的静脉:
掌握肺静脉,了解左、右肺静脉的行径。
二、体循环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
1. 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组成、行径和属支。
2. 掌握颈内静脉的起止、行径和收受。了解其属支(主要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及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3. 掌握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径和收受,颈外静脉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径及临床意义,了解上肢的深静脉。
5. 了解奇静脉的行径和收受。了解椎静脉丛的位置、收受和交通。了解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行径和收受。
(二)下腔静脉
1. 掌握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和髂内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的起止、行径。掌握肾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的行径。
2. 了解下腔静脉、髂内静脉的收受以及髂外静脉的属支。
3.掌握下肢的浅静脉(足背静脉弓、小隐静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行径。了解下肢的深静脉。
4.了解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支。
5.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及属支。肝门静脉系的结构特点及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交通部位。掌握上、下腔静脉间的交通途径。
第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总论
掌握淋巴系的组成及配布特点。
第二节 淋巴导管
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径及其收受范围。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和收受范围。
第三节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一、掌握头颈部主要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各群淋巴结的输入和输出。了解颈淋巴干的形成和收受范围。
二、掌握锁骨下淋巴结、腋淋巴结各群的分布和收受范围及其临床意义。了解锁骨下淋巴干的形成和收受范围。
三、掌握胸壁和胸腔内的各主要淋巴结群(如纵隔淋巴结、肺门和气管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的位置、收受范围和临床意义。了解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受范围。
三、掌握腰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位置和收受范围。
掌握腹腔淋巴结、胃周围淋巴结的分布、收受范围及临床意义。了解腰淋巴于和肠淋巴干的形成和收受范围。
四、掌握髂外、髂内淋巴结的分布、收受范围。
五、掌握腹股沟浅、探淋巴结的分布及收受范围。
第四节 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掌握胃、直肠、子宫、乳腺等器官的淋巴流向。
第五节 脾
掌握脾的位置、形态特点和体表解剖。
感 觉 器
第一章 概述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舶概念。掌握感受器的分类。
第二章 视器
第一节 眼球
一、掌握眼球的外形。
二、掌握眼球的组成、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掌握眼球折光装置的各种形态结构。
四、掌握房水循环。
第二节 眼副器
一、了解眼睑、结膜、泪器的位置、形态结构。
二、掌握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的名称作用。了解眶脂体、眼球筋膜和巩膜外腔。
三、掌握在活体外眼所见的各结构。
第三节 眼的血管和神经
一、血管
(一) 了解眼动脉的起始、行径和分布。
(二) 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行径、分支和分布。
(三) 了解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的收受、注入及其临床意义。
二、了解眼的神经支配。
第三章 前庭蜗器
了解前庭蜗器的分部及各部的机能。
第一节 外耳
一、了解外耳的组成。了解耳廓的外形。
二、掌握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弯曲。
三、掌握鼓膜的形状、位置和分部。
第二节 中耳
一、掌握中耳的组成。
二、鼓室
(一) 掌握鼓室的位置、六个壁及各壁的毗邻和主要结构,并了解它们的临床意义。
(二) 掌握听小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了解听小骨的作用。
三、咽鼓管
掌握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四、乳突小房;掌握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
第三节 内耳
一、掌握内耳的位置和分部。
二、骨迷路:
掌握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三、膜迷路:
(一) 掌握膜迷路的分部及其与骨迷路的位置关系。
(二) 了解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形态及其机能。
(三) 了解声波传导的途径。
四、内耳道:
了解内耳道的形态。
[附] 其它感觉器
一、了解嗅器的位置及构造。
二、了解味器的位置及构造。
三、了解皮肤的概况及功能。
神 经 系 统
第一章 总论
一、了解神经系统的一般机能和神经元的主要结构。
二、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
三、掌握神经元的分类。
了解感受器、效应器和突触的基本概念。
了解神经胶质的简略概念。
四、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①神经核与神经节。②
纤维束与神经。③灰质、皮质。④白质、髓质。⑤网状结
构。
第二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 神 经
一、掌握脊神经的合成、区分和成分;了解脊神经的走行,分布规律。
二、了解脊神经后支的分布概况。
三、脊神经前支。
(一) 掌握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和各主要皮
支的浅出部位及分布概况。了解颈丛肌支的分布。
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
(二) 掌握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的发出、行程和分布情况。
了解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在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以及肌皮神经和腋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
掌握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三) 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程、分布概况及其皮支的节段性分布。
(四) 掌握腰丛的组成及位置。
掌握股神经的行程、位置、主要分支及分布情况,并了解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了解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位置及分布概况。
(五) 掌握骶丛的组成及位置。
掌握坐骨神经的发出、行程及分布。
掌握胫神经的行程、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了解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掌握腓总神经的行程、位置;腓浅、腓深神经的皮支分布区及支配的肌群;了解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不同表现。
掌握阴部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区。
了解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的位置、分布。
第二节 脑 神 经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序号、连接的脑部和进出颅部位、性质、纤维成分和分布概况,脑神经上感觉神经节的名称、位置及副交感神经节的名称、位置。
一、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
二、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行程。
三、掌握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支配眼外肌的情况及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分布与机能;掌握睫状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了解动眼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四、掌握滑车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布。
五、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节的位置、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皮肤的感觉分布区。
掌握眼神经的主要分支(额神经、鼻睫神经、泪腺神经)及其分布概况,上颌神经(续为眶下神经)的主干行程及分布概况,以及下颌神经的主干行程、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经神、颊神经)、及其运动、感觉纤维的分布概况。
六、掌握展神经的行程、分布。
七、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鼓索、表情肌支)的分布概况,了解其损伤后的表现。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
八、掌握前庭蜗(位听)神经(蜗神经、前庭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九、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舌支、颈动脉窦支)分布概况;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了解舌咽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行程及其各种成分的纤维分布概况;掌握喉上神经的位置、分布;掌握左、右喉返神经的行程与分布;了解心支、支气管支、食管支的分布;掌握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分布概况。
十一、掌握副神经主干的行程及分布概况;了解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二、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了解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了解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分布和机能概念。
一、内脏运动神经
掌握内脏运动神经的结构特点,并了解其机能概要。
了解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一)交感神经:
1. 交感神经的概况
掌握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以及它们的串接方式。
掌握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分部。掌握主要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了解灰交通支和白通交支。
2. 交感神经的分布
掌握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位置、节前纤维来源、节后纤维分布概况;掌握颈胸神经节的组成。
掌握胸部交感干神经节节前纤维来源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掌握内脏大、小神经的起始,节后神经元胞体的位置和节后纤维的分布。
掌握腰部交感干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掌握盆部交感干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二) 副交感神经:,
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1. 颅部副交感神经: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睫状神经节)和节后纤维的分布、功能。了解面神经、舌咽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及节后纤维分布概况;了解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概念。掌握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部位与分布概况。
2.骶部副交感神经:掌握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情况。
(三)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双重分布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二、了解各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纤维来源和分布。
三、了解内脏感觉纤维胞体的位置和机能概念。
四、了解牵涉痛的概念。
五、了解眼、心、肺及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和血管的神经支配概况。
淋巴结是什么东东?如果你没有概念的话,抬起手,低下头,摸一摸下巴外侧的下颌骨内侧,是不是牙痛,或咽喉肿痛的时候,在那里可以发现一枚,甚至几枚小疙瘩。等炎症消退了,小疙瘩也就消失了。
人体的“金钟罩铁布衫”-淋巴结
只有哺乳动物才有的报警装置,是人体的免疫器官。
淋巴结遍布全身,分为浅群和深群淋巴结。我们能摸到的只是浅表地方的淋巴结,比如,颈部,颌下,腋窝,腹股沟等。深部淋巴结位于胸,腹部脏器的周围,以及大血管的周围。
全身淋巴结有800多个,非常小,柔软,正常人淋巴结很小直径都在0.5cm以内。表面很光滑,像豆子一样,呈现一种高贵的灰红色。
淋巴结一般成群结队的出现,每个淋巴结之间有1-2根细细的淋巴管相连,想象一下,我们身上有一条800颗淋巴结串起来的大型珍珠衫,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金钟罩铁布衫”一样,保护着我们身体。
淋巴结的所谓“排毒”与乳腺癌的关系
每一个淋巴结就是一个生产身体免疫细胞的加工厂,不但生产淋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还运输过滤淋巴液。淋巴结对细菌的清除率达到99%。但是对于病毒和癌细胞清除率就很低了。
因此,被一些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忽悠,穿过紧的内衣,淋巴结受压不能“排毒”,容易得乳腺癌,当然是错误的了。因为淋巴结只杀细菌,对于癌细胞和病毒的杀伤力,取决于病毒,癌细胞与淋巴细胞三者之间谁比谁强大。用仓央嘉措的一句诗:排不排毒,癌细胞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淋巴结为啥肿大呢
古代有一位西周的君王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bao si)一笑。多次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烽火台作用一下子被周幽王玩坏了,起不到报警的作用了。
淋巴结就是人体的报警器,烽火台,当身体的某一处器官发生感染时,细菌就顺着淋巴液经过淋巴时,淋巴结受细菌和毒素的刺激而肿大。当我们发现淋巴结时,就在周围找一找,顺藤摸瓜地找到有感染的部位。因此,不是淋巴结自己出了问题,而是它在报警和抵御细菌,告知周围有感染情况发生。
正常与异常淋巴结区别:
正常淋巴结,较小,比较柔软,0.5cm左右,表面光滑,活动也好,按压不疼。
炎症淋巴结,较大,较硬,炎症引起的淋巴结,按压疼痛,表面光滑,局部炎症好了,淋巴结自行消退。
乳腺癌淋巴结,像石头一样坚硬,较大,表面也不光滑,与皮肤粘连在一起。一般癌细胞顺着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结是什么意思:
我们经常听到医生谈前哨淋巴结,“前哨”顾名思义,就是在最前面放哨的淋巴结,就是烽火台的最前线,第一站淋巴结。当乳腺癌发生时,如果医生发现第一站的淋巴结都没有癌细胞转移,说明发现得太早啦,阿弥陀佛,可以不用清扫腋窝淋巴结了,少了不必要的伤害。
淋巴瘤是什么:
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淋巴结肿大,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都受到伤害。如果怀疑淋巴瘤的时候,可以做淋巴结或其他受器官的病理检查。
淋巴排毒科学吗;
首先,文胸过紧不会引起淋巴结受压,从解剖学上看,人体乳房90%以上的淋巴向上回流至腋下,锁骨部位,不向文胸下缘引流,因此,文胸不会导致淋巴淤积。
乳腺增生和疼痛的原因,是内分泌周期性刺激,乳腺的周期性变化出现的增生修复不全,而和毒素没有直接关系。
其次,“排毒”在论文网站中,发现相关文章41篇,其中淋巴相关文章30篇进行了科学批判,分别用事实证明,没有淋巴排毒,属于“伪科学”,剩余9篇有中医论文表示中医的毒是“风,寒,署,湿,燥,火”六大病邪。西医的“毒”是病毒细菌。因此,中医排毒里没有淋巴,西医排毒没有这个名词。人体的所谓的细菌99%都可以在淋巴结消灭掉,和尿液汗腺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因此,也不会排出来淋巴毒素。
乳腺癌是怎么来的:
引起乳腺癌的基因已经明确,也确定乳腺癌可以遗传。人类的进化,是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基因不停调整,进化来的。乳腺癌细胞本来是人体的正常细胞,出现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是决定让人今后得何种病的因素。当特定情况出现时,为了适应环境,基因产生了变异。因此,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比如:熬夜,肥胖,吸烟,不锻炼,激素失调,晚婚不哺乳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规律的事情。会有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产生。
人类的疾病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也会因生活习惯的改变,引起基因突变,造成癌症的发生。
大多数基因储存的信息更像菜谱,菜谱只是规定了做菜的每一步流程,最终做出来的菜色却因人而异谁做出1000道一样的宫保鸡丁。(悉达多·穆克吉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癌症医生,研究员)
最后,如何“百毒不侵”的秘诀是,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膳食,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靠外界干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