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诊断。老年人常见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如下:
1、年龄因素: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有将近一半的患者都有高血压,而且部分患者没有被诊断出,实际上已经有高血压。因为患者没有到医院就诊或者平时没有症状,这种群体较多,所以提醒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要经常测量血压,尽早明确诊断有没有高血压,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是在20-30岁就已经有明确的高血压;
2、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动脉闭塞导致的血压升高;
3、饮食习惯异常:最常见的是高盐饮食;
4、日常活动量减少:如驾驶员、出租车司机高血压、心脏病,甚至心梗的比例较高;
5、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会导致血管痉挛、动脉硬化,出现高血压、心脏病。所以患者要做好情绪的自我管理,情绪调节,特别是在目前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环境压力都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心理调节是重要因素之一。
继发性高血压往往是由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动脉狭窄等问题引起的血压升高,这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老人的血压通常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波动,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不是一成不变的,老人的血压如果在这个范围内波动一般是正常的。如果老人本身有高血压,体位影响、情绪影响、用药不规律、睡眠不足、血管钙化等都可能会引起血压不稳定。1、体位影响:因为老人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可能出现失调的情况,容易引起血压忽高忽低。尤其在体位变化的时候,这种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就更加明显,比如老人在久坐之后突然起身,就会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
2、情绪影响:如果老人情绪易激动,或短期内情绪起伏较大,也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导致血压不稳定;
3、用药不规律:如果老人不规律服药,经常吃一顿漏一顿,自觉血压情况良好便自行停药,会引起老人血压不稳定;
4、睡眠不足:如果老人睡眠质量不好,夜间多梦、易醒等,不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出现血管异常收缩,会引起血压不稳定;
5、血管钙化:如果老人的血管钙化,血管弹性减弱,血压会变得不稳定,尤其是高龄老人,血管出现广泛钙化时血压不稳定的表现更明显;
6、其他:肾素为肾脏的肾小球旁细胞所分泌,主要参与组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机体的血压调节,如果老人的肾素水平分泌不平衡,就会引起血压不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