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育的五大特点
新生儿发育的五大特点,根据新生儿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是否符合标准和正常,这样能够帮助新手父母更好的照顾孩子,下面一起看看新生儿发育的五大特点。
新生儿发育的五大特点11、外观特点
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皮肤表面有一层薄白色胎脂。足月儿胎毛不多,仅在颅部或额面、骶尾部可见;胎毛多,未脱落表示未成熟。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保护功能不强,稍不注意容易损伤,细菌感染后容易发生脓疱疮、疖子和其它病症。新生儿头颅较大,头长占身长1/4,颅缝可能未闭或颅骨边缘重叠(为产道内受挤压所致)口腔粘膜光滑薄嫩;牙龈及上腭可见白点为上皮珠,粘液腺阻塞,对吸吮无妨,不可挑破。
2、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因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过多,故须对新生儿注意保暖,防止低体温,以免引起硬肿症。
3、体重
新生儿由于排胎粪,皮肤也开始排泄水分,一般吃奶又较少,在出生后4~5天内,会出现重量性的体重下降,约下降出生时体重的3%~9%,随后体重逐渐回升,大约在第10天左右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但如果喂养不当,或奶量不足,都可影响体重的增长。
4、新生儿黄疸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5、新生儿消化道
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不足30毫升的流食,两周内可逐渐增到50毫升左右,新生儿胃容量小,胃的位置呈水平位,故常见新生儿哺乳后溢乳或吐奶。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粪便,呈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称为“胎便”,它是胎儿在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角化上皮和肠道分泌液、胆汁等混合物,以后随着哺乳,转为过渡性粪便,逐渐转黄色,胎便约于3~4日内排尽。若出生后24小时尚不见胎便排出,应检查婴儿肛门、腹部,有无肛门闭锁或其他异常。
新生儿发育的五大特点2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什么
1、身体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来说体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这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大出生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小。
2、身高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新生儿平均有0.5厘米的差异。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3厘米,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3、头尾发育规律: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变量较小,从新生儿到成人,头围相差也就是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增长两三厘米。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小头畸形、脑积水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4、囟发育规律:很多人认为,宝宝的囟门是命门,不能碰,碰了囟门会变哑。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也有个 体差异。但宝宝前囟门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门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新生儿期保健的要点是什么
1、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物,频繁吸吮促进乳汁分泌;有助于胎便排出,促使黄疸消退。
2、被服:选择柔软,吸水,宽松,透气,颜色浅淡的棉织品。尿布要勤换洗。
3、保温:室温20-22℃之间,湿度55-65%。空调不宜过低可在27-28℃左右为宜。
4、脐带:脐带保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每日用碘伏棉签清洁,不用龙胆紫、消炎粉、脐带粉。
5、皮肤粘膜: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尤其是皮肤褶皱处的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擦伤,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不要挤压婴儿乳房硬结。
新生儿发育的五大特点3新生宝宝的生理发育有以下特点:
1、体重增加迅速
新生儿刚出生时体重约为3000克,身高约50厘米。过三四天后,体重会稍微有所减轻,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周后,体重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以后,新生儿的体重会以平均每天30-40克的速度增长。
2、不停地睡觉
新生儿没有昼夜之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经常是小肚子一饿就会哭起来。等吃完奶、换好尿布,马上又会接着睡,每天就是如此反复生活。
3、容易溢奶
新生儿的食道下部括约肌松弛,容易溢奶,并且消化功能不完善,如提早喂淀粉(米、面)类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4、有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均比较高,黄疸也较普遍。
5、体温高
新生儿的体温比成人高,常在37℃左右。吃奶后和哭后就更高。新生儿自己还不能适当地调节体温,所以,父母要注意,不能让他太热也不要让他太冷,要将室温保持在20℃左右。当新生儿的体温在37. 5C以上或36C以下时,就是生病了。
6、呼吸数、脉搏数高于成人2倍
刚出生的新生儿的呼吸运动较浅表,呼吸频率较快,呼吸不规则,呼吸以膈肌为主。新生儿由于是腹式呼吸,所以,在测量新生儿的呼吸数时,要把手轻轻放在新生儿的小肚子上,数肚子上下运动的次数。测量脉搏则要把手贴在新生儿手腕的动脉部位。
7、头大、心跳快
与四肢相比新生儿的头要相对大些,但因为他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神经鞘没有完全形成,触动身体的某一处,全身都会抖动。这时,新生儿的心脏速度可达到每分钟120 ~140次,常可听到杂音,以后会逐渐减慢。
8、大便多样
新生儿出生后,马上就会排出发黑的胎便,但慢慢就会正常了。大便次数和形状因新生儿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不用担心。大便颜色有绿色或金黄色,撒尿的次数也各不相同。不论是哪种样子,只要新生儿吃奶吃得好、睡觉睡得好就没问题。
9、脱皮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有脱皮的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这种脱皮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于洗澡时自然脱落即可,无需特别的保护措施或强行撕下。注意:若出现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其他症状,则需要就诊。
宝宝抵抗力差,免疫力低,所以就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而宝宝发烧有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此时就可以利用体温计来测量。如果通过体温计测量宝宝的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那证明宝宝是属于发烧。那体温计多少度正常?
体温计多少度正常
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成为10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1/10度。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曲颈,在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颈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
体温计多少度正常?
可以通过测量腋下、口腔和肛门的温度来判断孩子是不是发热。以腋下体温为例,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肛门内、口内、腋下的温度相差依次为0.5℃,以腋下为最低。也就是说当腋下温度是37℃时,如果同时测量肛门内温度应该38℃,口腔内测量就是37.5℃。但是需要注意两点:其一,人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会有周期性波动,清晨最低,下午和傍晚最高夏季比冬季体温稍高。其二,对于小儿来说,尤其是小婴儿剧烈运动、饭后(吃奶后)、哭闹、 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以造成体温升高达到37.5℃(腋下),甚至达到38℃。所以家长再给孩子测量体温时要注意以上的情况,给予正确的判断。
如何给婴儿测量体温
最方便且最能准确测量婴儿或较孩子童体温的是肛温,确定要让孩子舒适地侧躺,然后温度计的顶端要完全插入肛门中。
量幼儿体温时,请先让孩子躺下。以一只手提高宝宝的双腿,用另一只手将温度计插入,拿体温计的方式和拿汤匙一样,并用小指抵住宝宝的屁股,这样一来即使宝宝乱动,温度计也不至于伤害到宝宝(照片7)。测量时间大概1~3分钟。
如果怀疑有腹部发炎的状况,如:盲肠炎,则必须同时测量肛温及腋温,并注意两者的温差。要确定温度计顶端放在腋下中心,上手臂要靠紧胸部,肩膀及手臂要并拢,腋温测量时间需要五分钟。尽管如此,所测量到的数值还不是很准确,真正的体温通常比腋下测得的温度多0.5℃。在盲肠炎的情况中,温差通常更大。
一般来说,成人比较喜欢测量口温,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在家中准备第二支温度计,其测量时间及准确度和肛温一样。我们建议采用不含水银的温度计,一旦摔破比较不具有毒性。所有其他的方式,包括红外线体温计都不太真实可信,或常常有误差,且不环保。
●温度在37.5℃(99.5℉)内为正常。
●温度在37.5℃~38℃(99.5℉~100.5℉)为上升,但只是稍高。
●温度38℃(100.5℉)或更高,即为发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