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知道的一点,内观在现代人看来属于一种唯心主义的东西。不是说现代人做不到,即使在现代,也有很多人说可以内观经脉的存在,但是因为它属于唯心主义,是真是假咱们无法判断。
其实像经脉这种东西本来在早期西方医学上就不认同。因为解剖实在解剖不出来经络,所以早期的西方医学是不认同的,但是因为中医确实有疗效,能够做到治病,甚至很多西医不能做到的中医都能做到。所以到现在他们也渐渐认同了。而现在一些厉害的中医大师都将医馆开到了美国等地,一些明星、官员之类的也经常去找中医调养身体,所以中医是很厉害的。
但是为什么还有人说现代人做不到内观经脉?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普遍世界观。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信奉唯物主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除了极少数人能够发现,其他人都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普遍有人不相信也是横正常,也就有说法说现代人做不到内观经脉了。不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向来有着大隐于民间的说法,所以我相信在民间还是有着这方面的高人存在的。但是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不欢迎甚至有点排斥这种存在,所以他们很多都不在显露了。
而且中医上的东西很复杂,不仅需要天赋,而且还需要一位名师言传身教才能够做到很好的传承,所以从一开始就很难够做到像西医那样能够普遍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劣势。我相信,在中国民间还是存在着很多能够内观经脉的存在,特别是道家的一些门派等。
技巧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算你的四诊功夫再高,也不能判断出具体病情,更何况下药?中医在过去都是先背汤头,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理论,再学四诊,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能坐堂的.至于实践经验,是需要自己下工夫,经常的去实习,跟一些一线中医师学习,多抄方子,多询问,多比较,多看医案.有条件就在诊所自己实习,因为四诊是中医必须熟练掌握,别人是不能替代的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提到: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认为,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而且还要在行医救药的过程中,注重品德,也就是医德。从唐朝的孙思邈之后,中医就一直都讲究医德。2018年时期,世界卫生组织第1次将中医列入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里面。
而中医也有很多经典代表典籍,比如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在公元前3000年时,中医就已经诞生,但那个时间段还是远古时期,甚至夏朝都还没有建立,中医也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具体落实到某一个社会职位或者文学记录当中。
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念,这才慢慢有了一个雏形。被记载了下来,而人们所能够找到最早的中医文学记录,是关于解剖和医学分科,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4诊的知识。慢慢的,人们就开始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艾灸和汤药。
再到东汉期间(25年—220年),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学者。比如说张仲景研制了八法,也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还有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扩张了中医的研究领域,因为华佗是一位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术的中医学者,同时还研究出了五禽戏。
到了唐朝时期,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已经成为了时代优势。在这一时代中诞生出来的中医学者们也数之不尽,而孙思邈其实也算是集大成者。孙思邈在继承了古往今来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将医德发挥到了最高点。孙思邈之后人们一直都称:大夫不仅仅要行医救人,而且还要讲究医德,进一步的完善了中医的系统发展。
但是对于为什么古代中医学的成绩要比现代更显著一些。可能分为三个原因。第1个原因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传统的医学典籍已经慢慢消失了。所以现在中医学者很难继承古人们的智慧。就比如说在考古界虽然出土了很多竹简,但是这些竹简一旦被挖出来之后很容易就氧化。
慢慢的,人们也就失去了一些古人的医学典籍。这时候想学习、想传承都很难。而有一些家族可能会有这些典籍,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但是传内不传外,所以也就出现了局限性。
第2个原因是因为社会地位的影响。因为在古代时期医学者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并没有农民的社会地位高,所以愿意学医的人相对而言比较少,传承的可能性就不大。传到当代社会中,最正宗的中医学者可能都已经不纯了。
第3个原因就是没有人愿意承担重任。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大家会发现社会风气越来越复杂。民国时期很多人都想参军当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都想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又都想着当网红和当明星,慢慢的也就忘了传统的中医理念,导致了无人继承的状态。所以现在学中医的人要么就是学的不正宗,要么就是没有人去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