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低血氧的程度发生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对于机体的影响,对于人体也不同,主要是因为刚才所述说的三个部位的疾病。可以上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检测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支气管或者肺部等疾病,是否是真的有一些病变的发生,根据相应的症状,及时的进行治疗。
血氧低是氧分子不能进入血液中造成,在血气分析里可以根据氧分压结果来判断血氧分压低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急性缺氧时或者急性呼吸衰竭时,氧分压<90mmHg即是缺氧状态。Ⅰ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是氧分压<60mmHg,这时由于机体缺氧会造成脑细胞缺氧,从而出现嗜睡症状,持续严重缺氧会造成昏迷。氧分压低于60mmHg会造成心功能损害,造成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下降,严重可能会出现各类心律失常,心排量下降会导致血压下降。持续低氧血症会造成胃肠道缺血缺氧,造成胃肠功能损伤,造成肠功能紊乱、肠胀气,这是急性缺氧对肠道损伤的表现。早期缺氧病人可以出现出现烦燥、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在氧分压持续低于60mmHg会造成患者昏迷和多脏器功能损害,这是急性缺氧对病人造成的危害。在临床中或者日常生活中有慢性缺氧表现,比如在高原时氧气比较稀薄,患者会出现慢性缺氧,因为高原地区吸氧浓度达不到在平原地区或者海平面上吸氧浓度的21%。慢性缺氧持续时间较长时会出现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为了提高携氧能力,但是会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发生,最终造成器官慢性功能损害,因此这也需要重视。预防低氧气血症游牧时光简谱:低氧血症是什么?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 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支气管、肺病变等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导致缺氧的发生。因低氧血症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影响亦不同。低氧血症是呼吸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那么低氧血症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预防
1.1 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
术后早期,呼吸功能改变很小,拔除气管导管后病人舒适,减少了术后管理的复杂性。一般病人只要通气量、吞咽和咳嗽反射良好,体温36℃以上, 无寒战,循环功能及其它生命体征平稳,肺活量大于10ml/kg,吸气力大于2.66~3.33kPa(25-0~25cmH2O),即 可拔除气管导管。此外,病人的意识状态和感知能力的恢复可作为气管拔管的重要条件, 但 不是必须的, 具体视病情和特殊需要而定。
1.2 留置气管导管的管理
苏醒延迟、昏迷、吞咽中咳嗽反射不健全、通气量不足和需用机械通气的病人,术后应留置气管导管,有利于进行有效通气和吸引分泌物,减少误吸的危险,对老年人、咳嗽和吞咽能力减低者特别有益;也便于应用机械膨胀气道,预防肺不张。留置经鼻气管导管更为妥当,乐于为病人接受。气管套囊最好采用低压套囊(囊内压不能超过3.3 ~ 4.0KPa) ,以免影响气管粘膜血运(正常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为4.3~ 8.0kPa) 和局部气管粘膜损伤甚至坏死。病人难于耐受尤其留置经口气管导管者,可适当辅以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或苯二氮卓类药, 让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 以增加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
1.3 维持呼吸道通畅的基本方法
(1)下颌前推法(推下颌法):与头后仰、开口相结合,又称三合一气道开放法。急救者在病人头侧,用双示指置于病人下颌角处,将下颌前推同时使头后仰;用双拇指轻推下唇使微张。
(2)抬(提)颏法: 急救者在病人头侧,一手的四指置于病人颏下, 将颏向前向上抬起,并使病人头仰,拇指轻拉下唇,使口微开;另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协助头后仰。
(3)抬颈法:急救者一手置于病人颈下,使颈部抬升;另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后倾。但此法并无抬起下颌的功效、开放气道的作用不够完善,急救者的手臂易力不感支。
(4)器械辅助:常用的有口或鼻咽通气道、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内插管甚至气管切开和气管造口。
1.4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基本方法是翻身、拍背、咳嗽、雾化吸入。
1.5 支气管痉挛的解除
主要用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氨茶碱、二羟丙茶碱,有松弛气道平滑肌、抑制组织胺释放作用。如氨茶碱静脉注射负荷量5.6mg/kg,20min 滴完, 以后按每0.2~ 0.8mg/ kg·h 的维持量静滴,血药浓度保持在10 ~ 20μ g/ml。吸烟者剂量酌增, 而老年、慢性肾功能障 碍者酌减。血药浓度大于20μg/ml 可致中毒, 表现为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律失常、呕吐甚至惊厥(>30μg/ml) , 用药时最好监测心率、心律和血药浓度。其它尚选用抗胆碱药如异丙阿托品(ipratropine) 、选择性β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醇(舒喘灵,sulbutamol)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发生呼吸衷竭倾向者应施行机械通气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