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立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王自立,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9月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09年获“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17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自立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5载,先后创建了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肾病科,退休后依然担任脾胃病科和肾病科的技术指导。他也是全国最早的脾胃病学组的4位倡导人之一。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先后提出了“运脾思想”“柔肝思想”及“温阳思想”,其学术思想被列为“十五”国家 科技 攻关计划(课题号:2004BA721A01Z40)。“脾色环唇”特色辨证方法被列为“十二五”国家 科技 支撑计划(课题号:2013BAI13B00)。
他先后著有《生殖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医胃肠病学》《中医痰病学》及《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等多部著作,其中,《中医胃肠病学》于1999年3月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中医痰病学》于2005年10月获得中华中医药图书奖三等奖。发表论文10余篇。1988年创办《甘肃中医》杂志,并一直担任主编,该杂志曾获“中国中医优秀期刊三等奖”。目前更名为《西部中医药》,已被列入《国家 科技 核心期刊名录》。
他为甘肃省唯一一位连续6次担任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其第一批国家级师承弟子已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他弟子及再传弟子已有10余人成为甘肃省名中医。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次深入南梁、华池等革命老区,为老红军和基层老百姓义诊。积极参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伤员救治,以及甲流等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65年来,王自立主任医师始终奋斗在临床一线,至今仍坚持每周门诊3次,并承担全省疑难杂症的会诊工作、甘肃省保健局保健工作。多次为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张士卿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张士卿,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6月生,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原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被评为“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2003年荣获“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获 “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获“奥运火炬手”荣誉, 201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201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名中医”。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他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广涉诸科,尤擅儿科,提出“三因两辨一对症”的临证特色,善用和法、通法、运法、消法等法辨治儿科疑难杂症,用药平淡中和、寒温佐制、升降并调,方活药精,先后主持开发“开胃增食合剂”等16种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认真践行“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医者至道,虽逾古稀之年,依然坚守临床一线,年门诊量达15000余人次。多次下基层巡讲、义诊,2003年主动深入一线诊治非典患者,协同制订甘肃省中医药防治非典方案。
他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医儿科杂志》并担任主编,为中医儿科界同仁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面发展。主张“医道同参,文武双修”;推广敦煌医学,协编《敦煌医粹》,主编《实用敦煌医学汇讲》,筹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敦煌中医药馆;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合编出版《中医儿科学》、《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等著作10余部,执笔整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2部,主编出版《中医基础学》,主持完成“双龙雪莲酒的开发研究”等10余项科研成果,并先后荣获省 科技 进步奖1项、甘肃教委 科技 进步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等多项奖励。
先后培养硕士48名、博士3名,培养学术传承人7名。他培养的学生遍及陇原乃至全国,大多已成为医疗卫生界的中坚和骨干力量,部分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省级名中医。历任近10个专业学会副主委或顾问,多次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规划、政策的制订、咨询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