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叶片与蒸腾失水关系,要保证叶片的正常生活必须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让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3)由于A装置内具有叶片,在不断的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此A装置塑料袋内壁上会凝结有水珠,其散失的水分来自于锥形瓶内的水分,故锥形瓶内的水位也下降;B装置由于没有叶片,枝条不散失水分,因此,B装置的塑料袋内壁上不会有水珠,锥形瓶内的水位也不会变化.
(4)滴入红墨水后,A内的植物由于蒸腾作用,是茎能吸收水分,使叶的叶脉也变红,而B就不是很明显.
故答案为:(1)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
(2)让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3)A装置塑料袋内壁上会凝结有水珠,其散失的水分来自于锥形瓶内的水分,故锥形瓶内的水位也下降;B装置由于没有叶片,枝条不散失水分,因此,B装置的塑料袋内壁上不会有水珠,锥形瓶内的水位也不会变化.
(4)A中的叶脉变红,因为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a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试管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并进行了充分搅拌,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c试管中虽然加入了唾液,但由于没进行充分搅拌,唾液与馒头碎屑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消化完,因此滴加碘液后会部分变蓝色.(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a与b、b与c,实验组分别是a和c,对照组都是b.
(3)将馒头撕碎和进行搅拌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4)消化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其最适温度是人体内的温度,即37℃左右;因此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度温水中的目的是为了使唾液淀粉酶发挥最大的催化作用.
(5)饭粒和馒头中含有的淀粉没有甜味,麦芽糖具有甜味;在口腔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咀嚼饭粒或馒头时会越嚼越甜.
故答案为:(1)变蓝色;不变蓝色;部分变蓝色
(2)b;a、c
(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4)消化酶在该温度下催化能力最强
(5)饭粒和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
(1)甲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含有无机盐;乙试管盛有蒸馏水,没有无机盐.各培养一颗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两周后,甲试管中的幼苗生长健壮,而乙试管中的幼苗则叶片发黄、矮小.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2)如果想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变量是否有含氮的无机盐.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则需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在甲试管中盛土壤浸出液,在乙试管中盛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植物烂根,应该做的是 定时通入空气,因为植物的根需要进行 呼吸.
(4)不同的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技术叫无土栽培.
故答案为:(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含氮土壤浸出液;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3)定时通入空气 呼吸
(4)无土栽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