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
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的分子中间,而不是以颗粒物的形式分散到溶剂里。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会解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的形式均匀的分散到水里,这样形成的才是溶液。
面粉投入水里,面粉只能以细小的小颗粒物的状态分散到水里。这些面粉的小颗粒虽然很小,但每个小颗粒中都会含有无数多个分子。所以面粉在水里不能溶解,也不能得到溶液。
关于溶液:
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分析这一定义,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同一溶液,溶质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因为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的。
2、同一溶液,溶剂只有一种。同一溶液里,不能够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都看作是溶剂。因为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3、溶液的特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是指在同一溶液中,无论取其上层、中层、下层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组成都是完全相同的。
稳定性是指只要外部条件不改变,即溶液的温度不变化,水分不蒸发,溶质和溶剂就不会分离。
4、溶液都是混合物。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对同一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水量的增多而加快;随与水接触面积的增多而加快。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
1、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影响物质溶解速率大小的因素首先是溶质本身和溶剂,再有压强、温度。溶质颗粒大小,气体,固体、液体等都有关系。溶解速率是指物质溶解快慢的程度,化学实验中通常采用搅拌、振荡或加热的方法来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搅拌和振荡有助于固体溶质微粒的扩散,因此当温度一定时,能加快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溶解度。加热能使固体溶质微粒、溶剂微粒运动速率都增大,使溶剂微粒对溶质微粒施行更多、更有力的碰撞,因此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加热既可以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又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有少数固体物质,如氯化钠,它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加热主要起加快溶解速率的作用,很少能增加它的溶解度。至于像熟石灰这样的物质,加热只是加快其溶解速率,溶解度反而减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