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眨眼间就错过了”。事实上你的大脑会努力确保这种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
当我们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特殊事情上时,我们所有人的眨眼频率和眨眼模式并不一样。日本东京大学野珠巳博士说:“实验发现,人们每分钟眨10到15次眼,用来湿润和氧化角膜。每次眨眼持续100到150毫秒,这段时间里眼睛看不到东西。但我们似乎是在潜意识里为眨眼寻找到合适的时间。”
除了睡觉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眨眼。正常人大约每分钟眨10次眼,每次历时0.2~0.4秒,所以人们经常用“一眨眼的时间”来形容事情发生得很快,那么人为什么要眨眼呢?其实眨眼是一种高等动物才有的生理性神经反射,而且其中要数人类发育得最为完善。它有两大功能,首先是涂抹泪液,使泪液能充分发挥保护眼球的作用。你可能会以为,人只有在哭泣或是眼睛受到刺激时才会流泪,但其实泪腺是一刻都不停地在分泌泪液的,只不过平时分泌得较少,我们不易察觉而已。眨眼可以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球前方的角膜和结膜上,保持这些部位的湿润。角膜必须经常浸润在泪液里,否则就会变得干燥、浑浊,使人看不清东西,甚至导致失明。泪液还能起到冲刷眼球的作用,保护它免受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的骚扰。其次,眨眼是为了调节视网膜和眼外肌的活动,这两个部位只有在睡觉或眨眼时才能得到休息,如果老是睁着眼睛不闭,它们就会超负荷工作,对眼睛的健康不利。
综上所述,人为什么要眨眼?答案很简单——为了保护眼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