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第1张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

一、概述

1.分类、功效与主治病症清热药根据其性能,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五类。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的作用。其中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证,清虚热药主治虚热证。

2.配伍方法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的虚实。若里热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里热兼阴虚者,应兼以滋阴里热积滞者,当配以泻下兼脾胃虚弱者,应辅以补脾。

3.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 溏 慎用苦寒药物宜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使用本类药物,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二、清热泻火药

1.石膏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本品甘寒,清热泻火力强,并能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治温病气分实热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证。本品善清肺热,常与麻黄等同用,如麻杏甘石汤。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本品善清胃火,与升麻、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治胃火头痛,可与川芎同用。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煅石膏外用,可收湿敛疮。

【用法】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常与石膏同用,如白虎汤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2)肺热燥咳。本品能清肺火,润肺燥,能治肺热或肺燥咳嗽。

(3)骨蒸潮热。本品滋阴降火,常与黄柏相须为用,如知柏地黄丸。

(4)内热消渴。治阴虚内热消渴,常配天花粉、葛根,如玉液汤。

(5)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玄参,如增液汤。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 溏 者不宜使用。

【比较】石膏与知母二药,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等。但石膏清解力强,重在清泻火热,并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常用于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煅石膏外用还能收敛生肌知母则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肾阴,常用于阴虚火旺证。

3.芦根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 痈 吐脓热淋涩痛。

4.天花粉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此外用于中期引产。

5.淡竹叶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6.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应用】

(1)热病心烦。本品清泻三焦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如栀子豉汤。

(2)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合用,如茵陈蒿汤。

(3)血淋涩痛。常配车前子、滑石同用,如八正散。

(4)血热吐衄:配黄芩、黄连、黄柏同用,治疗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

(5)目赤肿痛。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如栀子汤。

(6)火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蒲公英配伍。

【用法】煎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 溏 者不宜用。

7.夏枯草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 眩 晕,目珠夜痛。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

(2) 瘰 疬 , 瘿 瘤。可单用煎服或人复方用。

(3)乳 痈 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

8.决明子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 眩 晕肠燥便秘。

三、清热燥湿药

1.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 痢 等。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可单用或入复方。

(3)血热吐衄。用治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配大黄,如大黄汤。

(4) 痈 肿疮毒。常与黄连、栀子同用,如黄连解毒汤。

(5)胎动不安。有清热安胎之功。

【用法】煎服。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治肝火犯胃,常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

(2)湿热泻 痢 。为治疗泻 痢 的要药,与木香同用以调气行滞,如香连丸或配葛根、黄芩、甘草同用,即葛根芩连汤。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本品泻火解毒力强,可用治多种热毒病证。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4) 痈 肿疖疮,目赤牙痛。治胃火炽盛牙痛,可与升麻、生地等配伍,如清胃散。

(5)消渴。治胃火盛之消渴证,常与麦冬等同用。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3.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应用】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本品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常用治湿热带下、热淋。

(2)湿热泻 痢 ,黄疸。善除大肠湿热以治 痢 ,配白头翁、黄连等,如白头翁汤。

(3)湿热脚气,痿证。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等证,常配苍术、牛膝,如三妙丸。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本品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3)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内服外用均可。

【比较】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多种湿热与热毒病证。但黄芩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兼能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可用于血热出血与胎热不安等证黄连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尤强,并善清中焦热邪,并善泻心火、清胃火,为治心、胃火热证常用之品黄柏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并能退虚热,可用于阴虚发热证。

4.龙胆草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病证】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5.秦皮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 痢 ,止带,明目。

6.苦参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病证】湿热泻 痢 、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 藜 芦。

7.白鲜皮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四、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 痈 肿 疔 疮。为治一切内 痈 外 痈 的要药。还可用治肠 痈 、肺 痈 。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相须为用,如银翘散。也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如清营汤。

(3)热毒血 痢 。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 之效。单用浓煎有效,或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同用。

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2.连翘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1) 痈 肿疮毒, 瘰 疬 痰核。本品有“疮家圣药”之称。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常与银花等相须为用,如银翘散。

(3)热淋涩痛。兼有清心利尿之功。

【比较】金银花与连翘二药,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相须为用,治疗 痈 肿疮毒、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但金银花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能凉血止 痢 ,还可用于热毒血 痢 证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能消 痈 散结,为“疮家圣药”,并可治 瘰 疬 痰核。

3.穿心莲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用法用量】6~9g。煎服,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4.大青叶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本品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

(2)喉痹口疮, 痄 腮丹毒。本品能清火解毒,利咽消肿。

5.板蓝根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病证】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痄 腮,丹毒, 痈 肿疮毒。

6.青黛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主治病证】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咽痛口疮,火毒疮疡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1.5~3g。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7.贯众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毒发斑血热出血,虫疾。

8.蒲公英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

(1) 痈 肿 疔 毒,乳 痈 内 痈 。为清热解毒、消 痈 散结之佳品,为治疗乳 痈 要药。可治 痈 肿 疔 毒、肠 痈 、肺 痈 和咽喉肿痛。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治黄疸可配茵陈、栀子等,治热淋可配金钱草、白茅根等。

9.紫花地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0.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病证】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淋浊带下,湿疹瘙痒痈 肿疮毒。

11.鱼腥草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 痈 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 痈 吐脓,肺热咳嗽。本品以清肺热见长,又具消 痈 排脓之功,故为治疗肺 痈 之要药。还可用治肺热咳嗽。

(2)热毒疮 痈 。常与蒲公英、金银花同用。

(3)湿热淋证。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同用。

12.射干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应用】

(1)咽喉肿痛。本品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可与黄芩、马勃等配伍应用。

(2)痰盛咳喘。常与桑白皮、桔梗配伍应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 溏 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13.山豆根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病证】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14.马勃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5.白头翁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 。

【应用】

(1)热毒血 痢 。本品为治热毒血 痢 良药,如白头翁汤。

(2)疮 痈 肿毒。

16.马齿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 痢 。

17.鸦胆子

【功效】清热解毒,止 痢 ,截疟,腐蚀赘疣。

【用法用量】内服,O.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人煎剂。治疟疾,每次lO~15粒治 痢 ,每次10~30粒。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

18.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病证】 痈 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

19.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弓l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五、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热人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本品为清热、凉血、止血要药。常用治温病热入营血证,如清营汤也可用治血热出血证。

【使用注意】脾虚湿滞,腹满便 溏 者不宜使用。

2.玄参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治温病热入营分,如清营汤治温病邪陷心包,神昏 谵 语,如清宫汤。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治津伤便秘,常配生地黄、麦冬,如增液汤。

(3)目赤咽痛, 瘰 疬 ,白喉, 痈 肿疮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 溏 者不宜服用。反 藜 芦。

【比较】生地与玄参二药,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但玄参泻火解毒力强,可用于 痈 肿疮毒,咽喉肿痛证生地清热凉血作用较强,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

3.牡丹皮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治血热出血,可与生地黄、赤芍等配伍。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青蒿等药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4) 痈 肿疮毒。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使用。

4.赤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凉血、止血、散瘀消斑。善清肝火

(2)目赤肿痛, 痈 肿疮毒。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瘢 瘕 腹痛,跌打损伤。多配入复方使用。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不宜使用。反 藜 芦。

【比较】牡丹皮与赤芍,均味苦性微寒,均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具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的特点,血热、血瘀所致的病证常相须为用。同可用于治疗热人营血,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 癜 瘕 ,跌打瘀肿, 痈 肿疮毒等证。不同的是,牡丹皮兼辛味,清热凉血并能清透阴分伏热,可用于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及肠 痈 腹痛等证。而赤芍苦泄,散瘀止痛力强,血滞诸证尤为多用,并能泻肝火,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5.紫草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病证】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煎服。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 溏 者忌服。

6.水牛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主治病证】温病高热,神昏 谵 语,惊风,癫狂血热妄行斑疹,吐衄痈 肿疮疡,咽喉肿痛。

【用法】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六、清虚热药

1.青蒿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本品长于清透阴分伏热,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或热病后低热不退之证,常与鳖甲、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本品退虚热,除骨蒸,常配秦 艽 、鳖甲、知母等。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本品有截疟与解除疟疾寒热之功,可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

【用法】煎服,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2.白薇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地骨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应用】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本品善清虚热,除有汗之骨蒸。

(2)肺热咳嗽。本品清泄肺热,常与桑白皮、甘草同用,如泻白散。

(3)血热出血证。本品清血热而止血,常与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

(4)内热消渴。本品泻热而止烦渴,须与生地、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比较】丹皮与地骨皮二药,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均可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证。前人虽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丹皮长于清热凉血,常用治热人营血证,又能活血化瘀,用:于:多种瘀血证以及肠 痈 、 痈 疡肿毒等证地骨皮则长于清退虚热,多用于虚热证,并能清泻肺热,可用于肺热咳嗽,以及内热消渴证。

4.银柴胡

【功效】退虚热,清 疳 热。

5.胡黄连

【功效】退虚热,除 疳 热,清湿热。

【比较】黄连与胡黄连二药,均能清湿热,善除胃肠湿热,可用于湿热泻 痢 。但黄连为毛 茛 科植物的根茎,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强,并长于清心、胃之火,常用于多种热毒病症,以及心、胃火热证等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长于退虚热,除 疳 热,可用于阴虚发热与小儿 疳 积证等。

野菊花怎么晒干

野菊花怎么晒干1

野菊花晒干需要将采摘好的新鲜野菊花洗净,将其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暴晒,若光照较好,一般10天左右就可以晒干。晒干的菊花大多都已经变形,颜色和气味也比较淡,而且在储存期间容易生虫,若使用蒸晒法和烘干法,可降低干菊花生虫的几率。

野菊花的晒法

在8月份左右,将新鲜的野菊花采摘后,将其清洗干净。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在地上铺一层膜,蒋洗净的野菊花放在膜上,在阳光下暴晒。根据光照情况,光照较弱一般需要7天~10 天晒干,光照较强,一般4天~6天可晒干。不过会影响花的气味和颜色。

野菊花可以晒干,也可以阴干。将野菊花放在较为通风且干燥的`环境下,使其风干。变干的时间根据野菊花的数量而定,若数量较多,一般需要20 天左右,若数量较少,一般10天~15天可完全变干。阴干能够保留花的颜色、气味和形状,不过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可以用蒸晒的方法。用蒸气将野菊花蒸20分钟左右,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若数量较少,需要5天左右,若数量较多,8天左右可晒干。菊花可以快速变干,高温蒸气后,野菊花没有细菌和病虫。后期在储存时不会生虫,不过花朵颜色和香气会变淡,花朵也会变形。

利用烘干机可将野菊花烘干,烘干方法能够保证花朵不变形,颜色鲜艳和气味浓郁。烘干后的花朵已经除去病菌病虫,质量安全可靠,不过成本较高且不易运输。需要将花朵放在密封透气的袋中储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触水受潮。

野菊花怎么晒干2

野菊花有什么作用

1、 治疗湿疹

【材料】野菊花30g,白癣皮30g,苦参30g,黄柏15g,蛇床子15g,冰片3g。

【用法】将野菊花、白癣皮、苦参、黄柏、蛇床子一块放进砂锅里,加适量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大火烧开,改小火继续煮25分钟左右,关火后焖一会儿,加入冰片融化。冰片有挥发性,不宜煎煮。晾至合适的温度后倒进盆内,用毛巾蘸药液清洗并热敷患处,有清热燥湿、杀菌止痒的作用。

2、 治疗青春痘

【材料】新鲜的野菊花、紫花地丁各3份,白茯苓1份。

【用法】将茯苓磨成细粉,野菊花、紫花地丁洗净捣烂,和茯苓粉混合均匀,装入玻璃瓶中,密封冷藏备用。每次取适量,外敷在长青春痘的位置,有清热泻火、祛湿解毒、清除面部油垢的作用,祛除青春痘、淡化痘印。

3、 治疗热疮

【材料】新鲜的野菊花2把,清水2000~2500ml。

【用法】将野菊花洗净,放在砂锅里,加入清水,开大火煮沸,改中小火继续煮15分钟。晾凉后用毛巾蘸药液外敷患处10分钟。干品用50~100g。如果身上热疮比较多,可以多放点野菊花煮水泡澡。喝野菊花茶也有效,最好饭后服用。

4、菊花泡茶喝的好处

第一:治疗肿痛、恶风湿痹

老中医告诉我们,服用菊花茶能够很好的治疗各种中通问题以及头晕、晕眩等等的情况。另外,将菊花茶泡水喝还能够治疗皮肤死肌的情况。如果身体中出现了恶风湿痹的情况,那么服用之后还具有理气的效果,非常的适合一些老年人服用,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第二:清肝明止、解毒

将菊花茶泡水喝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对于各种风热可爱冒或者是头晕目眩、双眼通红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缓解以及治疗的作用。

第三:降低血压

菊花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这种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具有很好的扩张血管的功效,所以说服用菊花茶之后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第四:防辐射

如果是属于白领工作者,或者是需要天天使用电脑的人群,可以适量的多服用一些菊花茶,因为菊花具有很的防辐射的作用。想要令菊花茶的口感更好,也可以在冲泡的时候加入几块冰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5561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2023-04-18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