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 同年留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妇产科
1961—1970年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任住院医师
1971—1975年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任主治医师 讲师
1981—1982年 在上海复旦大学妇产医院进修妇产科内分泌 1983—1987年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任副主任医师
1987至退休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任主任医师 教授
社会任职:1992年任第二届妇产科内分泌学组委员,并连任第3、4届委员 1992年任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会 副主任委员 1995年任黑龙江省第4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会 主任委员
1992—1996主办3届妇产科内分泌学习班,出版医学专著9部,其中3部作为主编,《男女生殖器畸形》一书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文章4篇,曾获省级医学科技进步奖一项,2等奖2项,3等奖一项。
肖凤云教授重点从事妇产科内分泌工作25年,专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血,闭经及不孕 ,尤其擅长治疗各种性发育异常所致生殖器官畸形,肖凤云现在哈尔滨南岗区邮政街166号(邮政街和阿什河街交口处,帕弗尔酒店对面)济华医院2楼妇科
电话:0451-53624144
肖老师手机:13603618628
张老师手机:13351981990
肖老师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日上午
一、哈尔滨医科大学王牌专业介绍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第二类特色专业)、预防医学(第一类特色专业)、麻醉学(第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第一类特色专业)、药学(第一类特色专业)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专业
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
黑龙江省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麻醉学
黑龙江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
黑龙江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生物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
黑龙江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外科学、妇产科学、内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眼科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二、哈尔滨医科大学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由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2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
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现有教职工16958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2人、“*”6人、“*”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4人。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授权点6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校本部有本科专业18个。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7972人,研究生5799人,留学生641人。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3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1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A类(A-)、8个学科进入B类(2个B+、3个B、3个B-)。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2个。建立了北方医学转化研究合作中心。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主编教育部、卫健委“十二五”规划教材63部。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国家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9项。“十二五”以来,立项教育科研课题689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827篇,其中SCI收录5篇。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8528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8项。获各种奖励87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研究)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9805篇,其中SCI收录7161篇。编写出版著作628部。拥有有效专利434件,发明专利182件,软件及著作权10件。
面向未来,学校以,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