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母乳性黄疸,其他的病理性黄疸是 不会自行消退的。
母乳性黄疸之外的病理性黄疸是需要口服药物或者采取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严重的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如果宝宝的黄疸持续超过2周还没有消退的迹象,黄疸指数还偏高,因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比如说脑瘫。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几种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钜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峯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1、准妈妈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黄疸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
2、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3、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应给新生儿注意保暖,今早开奶,一般建议宝宝出生半个小时内就进行母乳喂养。
5、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溼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相关文章:
宝宝最近黄疸降了还会升高。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在早期,尤其是在新生儿一周内。症状可能发生在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这也是一些疾病的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脑损伤。一般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4~5天达到高峰。以后,黄疸逐渐消失,一般2周左右黄疸会完全消失。一般黄疸下降后上升明显,黄疸下降后恢复的是病理性黄疸,此时有可能是宝宝生病了。
建议立即去医院,明确需要时及时在医院治疗。婴,这也是一些疾病的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脑损伤。一般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4~5天达到高峰。以后,黄疸逐渐消失,一般2周左右黄疸会完全消失。一般黄疸下降后上升明显,黄疸下降后恢复的是病理性黄疸,此时有可能是宝宝生病了。儿出生后三天左右出现黄疸,这叫生理性黄疸。正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会在14天左右消退,无需任何治疗,预后良好。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出现黄疸,而且黄疸程度深,进展速度快,接下来消退,接下来又出现黄疸,就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停产后长时间反弹,也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会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缓慢。
胆红素聚集在一起而上升,黄疸就会加重,所以原因很多,也可能是因为下降后,宝宝是母乳喂养,但母乳喂养后,多数不出现两周,所以这种宝宝黄疸下降后两周内,两周后又上升,是母乳性黄疸引起的,如果这种情况不是很高,需要继续喂母乳,只需要配合晒太阳,吃点黄药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