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糖溶液中的糖经体内代谢后成为低渗液,扩容作用相对较小,输液法补液时,盐水可以最快速度静点,并且可以同时开放多个静脉通道,同时补液扩容。此时,250ml盐水通常不到半小时就可以输完而先用糖就不可以快速静点了,因为糖用快了,会导致应激性低血糖,反而使病情越来越糟。输250ml5%的GS通常就要45-70分钟了,严重耽误抢救时间。
往往抢救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时,及时快速的扩容,可以让患者多一份生还的希望。
静脉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
先快后慢,是指休克期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的一半要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则在剩下的16小时内匀速输入;先晶后胶,是指先输入一定量胶体溶液,后输入胶体溶液。
意见建议:根据临床监护指标随时调整补液量、种类及速度,一般补液的原则就是这样的。
目前多采用平衡盐溶液来代替等渗盐水输液来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原理:
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平衡盐溶液主要是由无机盐、葡萄糖组成,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持pH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
0.9%氯化钠无菌水溶液。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液近似,钠的含量也与血浆相近,但氯的含量却明显高于血浆内氯的含量,因此生理盐水只是比较的合乎生理,其用途为供给电介质和维持体液的张力。亦可外用,如清洁伤口或换药时应用。
1.无形失水是皮肤蒸发和呼吸时的失水,每日约850ml,其中呼吸350ml,皮肤蒸发500ml。2.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的平衡是动态平衡,包括水平衡、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3.细胞外液最主要阳离子为Na+,阴离子是Cl、HCO3-、蛋白质。细胞内液最主要阳离子为K+。
4.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途径是血液的缓冲系统,肾是酸碱平衡调节的最重要器官。
5.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的水分向细胞外液转移导致细胞内脱水。口渴为其最早的表现和主要特点。静脉补液首选液体是5%葡萄糖液。
6.高钾血症病人应用钙剂的作用是对抗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7.血液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只要保持其比值为20:1,就能维持血pH值在7.35~7.45之问。
8.静脉补钾的首要条件是尿量>40ml/h。补钾时浓度≤0.3%(500ml液体中最多加入10%氯化钾15ml),输入速度<60滴/分,24小时补钾量不超过6~8g。只能静滴,严禁静推。
9.补液的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10.人体每日氯化钠的生理需要量为5~9g。
11.人体每日钾盐的生理需要量为2~3g。
12.低渗性脱水病人缺钠多于缺水。
13.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是血浆,占体重的5%。
14.等渗性脱水是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缺水、缺钠同时存在,大量补液时首选平衡盐溶液,可避免高氯性酸中毒。
15.体内HCO3-减少导致代谢性酸中毒。PaC02正常或下降。
16.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变化为细胞内液显著减少,细胞外液稍减少。
17.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的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可引起细胞水肿,细胞外液容量进一步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和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直立性晕倒为其主要特征。严重者可静补3%~5%氯化钠溶液(高渗盐水)。
18.代谢性酸中毒时,pH下降,HCO3-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
19.呼吸性酸中毒患者重要的是改善通气功能;呼吸性碱中毒治疗原发病最重要。
20.幽门梗阻易导致低钾低氯碱中毒。
21.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相同的症状是乏力、软瘫。
22.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深快,代谢性碱中毒病人的呼吸浅慢。
23.要素饮食属无渣饮食,含有各种分子水平的营养成分,适用于胃肠消化功能与吸收功能下降者。
24.由周围静脉实行全胃肠外营养,一般不超过14天。
25.通过鼻管灌注营养液时,最好让病人取半卧位。
26.全胃肠外营养,营养液可暂存于4℃冰箱,不超过24小时。
27.肠内营养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病情严重而不能进食者。
28.全胃肠外营养支持适宜消化与吸收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
29.全胃肠道外营养静脉导管内不可用作输入其他液体药物、输血等。
30.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误吸、吸人性肺炎。
31.中心静脉置管行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应考虑导管脓毒症。
32.高支链氨基酸配方适用于肝病病人,必需氨基酸配方适用于肾衰竭病人。
33.只要肠道有功能,尽量使用肠内营养支持。
34.测中心静脉压时测压玻璃管的零点应取平予右心房中点。
35.反映休克病情变化简便而有效的指标是尿量。
36.高钾血症常伴酸中毒,与低钾血症的共同表现是肌无力。其典型心电图表现是T波高尖。高钾血症患者出现心跳缓慢或心律不齐时,应用10%葡萄糖酸钙20~30ml缓慢静推,以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37.休克肺护理措施首先应采取呼气末正压给氧。
38.透析疗法是处理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方法。
39.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治疗休克的关键措施是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40.休克早期血压变化不大而脉压缩小。休克期病人血压明显下降而脉压更小。
41.纠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酸中毒纠正后可出现低钾、低钙。
42.休克代偿期微血管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
43.休克病人宜采取的体位有平卧位,最好是取中凹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
44.休克晚期血压更低,可出现广泛出血倾向及内脏出血。
45.血压低、中心静脉压低、尿量减少提示血容量不足。
46.血压低、中心静脉压高提示心功能不全。
47.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多系统器官衰竭。
48.观察休克病人的组织灌流情况最简单而可靠的指标是尿量。
49.肾性肾衰最常见的原因是挤压伤,因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管阻塞、坏死。
50.急性衰竭病人由少尿量进入多尿期,变化根据是尿量增加至每日超过400ml。
相关阅读:
《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最新版)
《外科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最新版)
《内科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最新版)
关于补液原则错误的是:先慢后快。
一、基本解释
补液的原则如下:先快后慢,一开始要快速,4小时以后减慢速度;先盐后糖,要先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然后再输注葡萄糖液;先晶体后胶体,晶体指盐水或者是平衡液,胶体白蛋白或者血浆等;见尿补钾,有尿的情况下,才可以补钾,如果无尿,不能钾。不然会导致钾升高,或者是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针对脱水的病因进行治疗,查病因,去除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二、详细解释
液体疗法,补液是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液体或控制液体摄入,维持人体体液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给药方法是口服,或通过胃管以及静脉输液,能不使用液体疗法则不使用,除非病情需要或医生建议。脱水补液需要根据脱水的多少决定补液量,根据脱水的性质决定补液的种类。
总结的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补液的黄金时间是第一天的24小时内,如果出现严重的脱水、失血性休克和严重的酸中毒等症状时,需要补充人体失去的液体量,原则是失去多少补充多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