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还可以由于这种包覆作用带了其他的优点,如果壳中存在介孔,也会有其他性能。
1.壳可以保护核,使得核更稳定
2.表面修饰,而壳很活泼,譬如以二氧化硅为壳,由于硅烷试剂可选择较多,能修饰你想要的功能基团
3.核壳结构的电子结构可以杂化,从而优化性能,譬如CdSe包裹ZnS
4.核壳结构还能复合各种性能,譬如Fe3O4@Au,其既有SPR也有磁性
核壳结构不是合金。一、什么是核壳?
核壳是由一种纳米材料通过化学键或其他作用力将另一种纳米材料包覆起来形成的纳米尺度的有序组装结构。核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整合了内外两种材料的性质,并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是近几年形貌决定性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催化、光催化、电池、气体存储及分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关于核壳的制备方法:
简单地说,构造核壳结构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先成核,后包覆壳;另一种是一次性形成核壳结构。与以上合成策略相对应的是两种常用的纳米合金的合成方法:连续还原法(successivereduction)和共还原法(co-reduction),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合成核壳结构的双金属纳米粒子。
1、连续还原法过程是:先将一种金属盐还原来形成“晶种”M1(也就是核),再利用一个类似于“晶种生长”的过程,使另一种金属M2的原子沉积附着在已形成的M1金属晶种表面,从而形成M1-M2核壳结构。因为连续经历两次还原过程,故称为“连续还原法”,也称为 “晶种生长过程”,属于典型的先成核,后包覆壳的策略。近几年来,连续还原法被广泛用于合成各种核壳结构的双金属纳米材料。
2、共还原法也称为同时还原法:即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金属盐前驱体,还原过程中氧化还原电势更高的金属物种首先沉积成核,而电势低的金属后还原,在其表面沉积成壳,从而形成核壳结构。这是典型的一次性形成核壳结构的策略。共还原时金属的沉积顺序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络合剂(表面活性剂)而改变。
3、其他辅助手段:另外,还有微乳液合成法、溶剂化金属原子分散(SMAD)等。总的来说,液相化学还原是一个复杂的反应体系,涉及众多因素(温度、pH值、溶剂、金属前驱体、还原剂、络合剂/保护剂的种类及杂质离子等),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对产物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如粒子的平均尺寸、形貌、分散度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