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迁延性肝炎之因 (肝郁脾虚,湿毒阻遏,正虚邪恋)
慢性迁延性肝炎隶祖祖国医学“胁痛”、“黄疸”、“积聚”、“膨胀”范畴,其病机复杂,病程缠绵。
徐老认为,本病初始由于内有湿阻,外感湿热毒邪阻遏气机,升降失常,以致肝郁气滞,肝络血运受阻而成瘀。湿热瘀毒互结,日久正气受损,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机体无力抗邪外出,故病情缠绵难愈。肝病传脾,脾失健运,湿浊内停,久则生痰,痰瘀互结,则肝脾肿大遂生。因此,湿毒之邪是本病的主要成因,肝郁脾虚、正虚邪恋则是本病的病变基础。
2、 慢性迁延性肝炎之治、 (疏肝利胆,健脾和中,解毒清热)
徐老积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疏肝利胆丶`健脾和中丶清热解毒 的基本方:柴胡、桔壳、白芍、当参、白术、茯苓、茵陈、黄苓、薏苡仁、谷麦芽、甘草。此方为小柴胡汤、茵陈蒿汤、异功效、四逆散等复方组成。方用四逆散疏肝解郁,四君子益气健脾,苡仁、谷麦芽消食和中,茵陈、黄苓清热解毒退黄。随证加减:热毒雍盛者,加山栀、蒲公英、石打穿、半枝莲、半边莲;气滞血瘀者加丹参、川芎、橘络皮、生卷柏、赤白芍;脾胃虚弱者加木瓜、黄苓、砂仁、苡仁山药、山楂、白扁豆、芡实;肝肾阴虚者加太子参、枸杞子、沙参、山萸肉、天门冬、桑椹子、女贞子、旱莲子草。
3、 用药特点
3.1 顾护脾胃,贯彻始终、 徐老认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无论其病因为湿热、毒、淤或证虚属实,治疗以清利肝胆为前提,均须刻刻不忘顾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既可杜肝木之乘,又可滋养肝木,而遂其疏泄条达之能,有利于肝病的恢复。临床常见于肝病患者,如脾胃功能正常,则疗效较高,疗程缩短,病情缓解或恢复得快,如脾胃功能差,则疗效较慢;疗程长,病情缓解或恢复就慢。故在治疗慢性肝炎时,必须遵循“见肝病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加用健脾和胃药以消除恶心、呕吐、腹胀、食少等消化道症状。常用方剂多选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用药有白术、茯苓、薏苡仁、陈皮、砂仁、紫苏梗、鸡内金、焦山楂、麦谷芽、神曲等。同时徐老在治疗本病处方用药时最忌使用损伤脾胃之品,如需清热解毒时多选用性味甘寒之品,不用大剂或毫久用寒苦之属,化湿时以甘淡渗湿为主,不选用或久用苦辛湿温燥之品,以免耗伤脾胃之阴气,调补脾胃时多用性味甘平之品,不用滋腻厚味之峻补药,以免助湿生满,阻碍肝气之疏泄。
3.2 结合现代医学检测结果及药理研究灵活用药、 徐老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时,重视现代医学检测结果,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如抗乙型肝炎病毒方面,虚证常选用黄芪、人参、党参、生薏苡仁、银花藤、枸杞子等;实证常选用柴胡、半支莲、丹参等;黄疸较重,偏于湿热者选用茵陈、青黛、山栀、黄苓等;偏于血热者选用丹参、赤芍、丹皮、紫草等;降转氨酶等方面,湿热毒邪较盛,选用蒲公英、黄苓、垂盆草、石打穿等;兼血淤者选用丹参、赤芍、丹皮、白芍;肝肾亏虚者选用五味子枸杞子、白芍、茯苓、天门冬、木瓜、山萸肉、龟版、鳖甲;对血清白蛋白降地、巴戟天、龟版胶、白术、茯苓等;抗肝纤维化方面多选用丹参、赤芍、银柴胡、郁金、丝瓜络、橘络、片姜黄、木瓜、路路通、生卷柏、芦荟、乳峰等。
4、 病案举例
例1. 于某,男,34岁,农民。1996年发现乙肝,两对半小三阳,今年6月4日在当地医院检查肝功能,转氨酶125U/L。刻下:右上腹间歇性隐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舌质微红,苔薄黄,脉细滑。体检:神清,精神萎,心肺( ― )肝脾肋下未及,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中医诊断:胁痛(脾胃虚弱)。治拟健脾柔肝和中,清利湿热。处方:茵陈15g,柴胡6g,石见穿15g,生苡仁15g,茯苓10g,炒白术10g。甘草5g,丹参12g,炒黄苓4g,谷麦芽(各)15g,半枝莲12g。7剂。
初服后,胁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服21剂后,症状消失,查肝功能,转氨酸均至正常值范围。
例2. 高某,男,30岁,工人。1997年发现两对半小三阳,肝功能正常。刻下:胁痛时作时止,全身乏力,面色暗滞,食纳尚可,便溏,舌边尖瘀点、苔薄黄腻,脉弦数。体检:神清,精神不振,转氨酶250U/L,中医诊断:胁痛(气滞血瘀)。治拟疏肝利胆,活血化瘀。处方:柴胡4g,茵陈12g,赤白芍(各)10g,生苡仁15g,谷麦芽(各)15g,鸡内金10g,甘草5g。服药21剂后,褚症大减,查肝功能,转氨酶降至95U/L,继服2个月,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5、结语
徐老认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特点是肝郁脾虚,湿毒阻遏,正虚邪恋,治疗应以疏肝利胆、健脾中和、清热解毒为大法,肝、胆、脾、胃同治,脾气奸运,肝气条达,则湿热邪易法。
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
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
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
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
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
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
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
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
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
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
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
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
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
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
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
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
年曼声度曲。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
亦口技之苗裔也。
译文: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只见她随身携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卖药治病。村里的人听说后,便出来请她诊治。但这位青年女子说是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这时候,人们自觉地停止了喧闹,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当夜来临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青年女子在里边问:“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身份像女仆的说:“来了。”然后,这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他的身体像有千把斤重,背着他真累死人!”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坛,吵吵嚷嚷。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太慢。”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