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年为十二个月。
3.闰年为十三个月。
4.阳历: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2422天。
5.阴历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
6.阴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
7.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8.农历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9.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10.和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
11.所以农历每年的天数不一样。
12.扩展资料: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13.农历中的阴历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和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
14.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
15.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
16.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
17.故二十四节气在公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
18.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农历的称谓的来源。
19.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
20.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农历每年的天数不一样,具体需要看年份。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
阳历: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阴历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
阴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农历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与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所以农历每年的天数不一样。
扩展资料: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中的阴历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
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故二十四节气在公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
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农历的称谓的来源。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历
您好。今年的农历二月初五是阳历2月27号。今年的农历九月十六是阳历11月1号。
两者相差248天,相当于35个星期3天,8个月5天。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农历(nóng lì)是中国传统历法,也有干支历、华历、夏历、中历等名称。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华历(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