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时,古人都有哪些御寒的方法?
如今有长到脚踝的羽绒服、羊驼毛的围巾,那古代穿什么抗冻?看过《红楼梦》的应该都对其中“晴雯补裘”这出很难忘,宝玉的雀金呢大氅烧了个洞,晴雯拖着病身补到和原来一模一样。
要论保暖的材料,肯定要数动物的皮毛了,灰鼠皮、狐狸皮拿来做大氅、披风、帽子,厚实保暖。根据沈从文先生在其晚年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说法,《晋书·五行志》称两晋时,袴褶服更多用毛织物作成。
而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还有露指短手套。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带有精美的刺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虽然这首中学课本中的《卖炭翁》已经不能完整背出,但是那寒冬中单薄的身影,尤其是“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情让人难以忘怀。
白居易另一首诗《问刘十九》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镜头一转到相对富裕的人家,小火炉已经出现。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
再看更遥远的汉朝时期,我们知道有“椒房”这个说法,这个名字的来历正与房间的保暖有关。《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
寒冷对于没有暖气的古代人来说,一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甚至比饥饿还要难以抵挡。即使是繁荣的北宋京城,在一到寒冬的时候,都时长会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这也让御寒成为仅次于应对饥荒的头等大事。那么古代人都有哪些御寒的方法呢?
吃火锅御寒
火锅是在中国很早就出现的一种饮食方式,在三国时期魏文帝喜欢吃的"五熟釜",就是分为几个各自的锅,和现在的鸳鸯锅有异曲同工之妙。火锅在古代又被称呼为"暖锅",尤其是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是王孙贵族最喜欢的一种饮食方式。不但味道鲜美,还可以边吃边考好,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穿裘衣御寒
穿裘衣是古人最主要的御寒方式,最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据说黄帝在讨伐蚩尤之后,西王母还给他赠送了一件玄狐之裘。皮裘是人类最原始的服装之一,不过富人和穷人的裘衣是有很大区别的。富人多以貂、狐、羊羔皮制成裘衣,而穷人则没那么多讲究,能够有一块裘衣御寒就已经很满足了,大多数人都只能多添几件麻衣而已。所以,杜甫才会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用暖炉御寒
暖炉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取暖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手炉、足炉、熏炉、火笼等等。富贵人家的取暖物品多属于金属制造,上面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每一件流传到现代,都可以被称呼为珍贵的艺术品。
壁炉、火墙、火炕
壁炉、火墙、火炕的出现对于穷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在此之前穷人都是用火塘取暖。这也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只需要在地上挖一个小坑,在上面生上火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但是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却缺乏持久性,需要人不断的添材,否则火一熄灭照样会让人冷得受不了,而火墙和火炕的出现则代表着更加先进的技术。所以秦汉之后的宫殿大多都采用这种技术来建造暖阁,让皇帝生活的地方即使是在冬天也一样温暖如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