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即“骨刺”,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骨刺”长期存在,且长“骨刺”的跟骨长期负重或负重过大,引起局部充血和发生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足跟才会痛。
2.跖筋膜炎
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3.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4.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5.跟腱炎
小腿肌肉疲劳或过紧,因而将负荷转移至跟腱,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一般性的自我鉴别诊断
足跟骨刺:
1.足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用手摸有麻痹的感觉;
2.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3.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
4.严重者无法踏地行走;
跖筋膜炎:
典型症状是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站立行走时,逐渐出现跟底及足心的疼痛,体检可有整个跖筋膜的压痛,以跟骨结节内侧处明显,足趾、踝关节在被动背伸时疼痛和压痛更明显。
足底筋膜炎:
病人经常感受到起始疼痛,即晨起或者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更加明显,行走数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时间增长或站立时间增加,疼痛又加剧。疼痛呈锐性疼痛而没有放射性。
如何预防和治愈脚后跟痛
1、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使用海绵跟垫,减轻足跟。
有些硬的皮鞋之类会造成脚后跟疼痛,这时候换一双稍微软一点的鞋子穿(但是不要穿很软的那种布鞋,建议穿休闲鞋),或者在硬鞋底下加上一副软一点有弹性的鞋垫,走路时尽量选择走平整的水泥路或石板路,少走凹凸不平的泥土路和很软的草坪。
2、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3、跑步机不能穿鞋底太硬的鞋子,跑步时脚不要过分屈曲(脚在触底时过分弯曲)。
4、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加强小腿肌肉的放松,用泡沫轴进行滚压松懈。用足底抓毛巾等方式进行力量训练。
5、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在热水中加大概二十毫升的醋,在泡脚的同时按摩脚底,疏通经脉,而且在平时注意对脚部保温,穿质量好一点的袜子,尤其是晚上睡觉要将脚包好,或者用暖脚袋。
还是建议不要了,最好给足底进行放松训练,缓解下肌肉疼痛,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放松肌肉方法:1、方法:这个动作比较简单,感觉就像在做足底按摩。站姿,把网球放在足部中间的位置,重心偏向网球,微微用力向下压,并且使网球在足底滚动找到痛点停留、按压。
2、次数:重复2一3分钟,交替另一侧。
3、为什么脚跟会疼:两个原因:一、缺乏锻炼;二、运动过度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